没眼镜,古人近视了咋纠正?办法很简单,比吃啥都有效,还不花钱
原题:“近视眼”人何时开始使用眼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人的视力很成问题,“四只眼”越来越多,古代怎么样?现代纠正近视眼的常规手段是佩戴眼镜么古人患了近视后,又是如何纠正视力的?这篇文章就来说说此事。
图:明代《南都繁会图》中戴眼镜的老者
古人称视力为“目力”,《孟子·离娄上》中所谓“圣人既竭目力焉”之“目力”,指的就是视力。与“目力”意思相同的还有“眼力”一词,这也是古人对视力的说法,北宋词人张先《虞美人·恩如明月家家到》中即称:“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
对于视力问题,中国古人很早就重视了,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目不丧明”、“疾盲”等这类有关视力出问题的记录。从甲骨卜辞来看,殷商时眼病已经不少,现代流行的“红眼病”疑似已流行,有“目丧火”的说法,从商王到王室大臣,都曾出现过“目祸”、“目疾”。
虽然商周时中国人的视力问题已有记载,但国民视力开始下降并非此时,而是从隋唐时起。到宋朝时,中国人的视力水平下降问题变得严重,知识分子和读书人中间的近视眼增多了,正因此才引起了文人和社会的关注,反映到唐诗宋中就是相关词句增多。
图:古代眼镜
为什么唐宋时“近视眼”多了起来?应与“印刷术”和“科举制”的使用与实施有密切关系,印刷术可使字体变得更小,但字小读起来费劲;科举取士便人们的读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了起来,造成视力下降。唐姚合在《武功县闲居》诗中便称:“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中国古人的视力问题发现很早,但中国人戴眼镜的历史并不悠久。
从考古发现来分析,先秦时人们已借放大镜来“看得更清楚”。虽然笔者这一观点并无出土实物可以直接证明之,但从已出土甲骨卜辞上的字体“小如粟米”的情况判断,当时刻辞的巫师,应该有“放大镜”一类的工具,不然不可能刻出那么小的字来。
1977年春,在时陕西歧山县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宗庙)基址的西厢二号房十一号窖穴中,出土了一万六千多片甲骨。经初步整理,出现刻字的卜甲二百余片,皆为残片,计有六百多个单字。
图:古代带柄单片镜
1980年第2期《考古与文物》曾发表了相关报道,披露了这批甲骨的整理情况:“这批卜甲文字系用锋刃器刻成,特点是小如粟米,要用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试想,现代人都要用五倍放大镜,甲骨上的文字才能看清楚,当时的刻写者不用“放大镜”怎么刻字?
当时的放大镜用何材料做的?那时人们并不会制造玻璃,但已开采和使用与玻璃有相同功能的水晶,加工水晶饰物了,就此可以推测,如果当时真的已使用“放大镜”,那么质地应该是水晶。
这一推测,为东汉时期一只水晶放大镜所证实。此放大镜现在收藏于南京博物院,为金圈嵌水晶片,可放大5倍。整个放大镜直径1.3厘米,镜片直径1.1厘米,系1980年从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中出土的,墓主为广陵王刘荆。
图:邗江甘泉2号汉墓出土水晶“放大镜”
这个放大镜镜片磨制精细,事实上就是一种单片眼镜。这种单片镜,很小巧,方便携带,可观察细微物体,使用时不是戴在眼上,而是手执之覆于书上移动阅读。这种单片镜,西方人的叫法更贴切,称之为“读书石”。
就在刘荆墓发现“单片眼镜”前后,在南京北郊郭家山1号东晋墓中,又发掘出了一只直径 2厘米的水晶镜片,这只镜片的磨制工艺更高,镜面上凸下凹,为工艺更复杂的特种“老花镜”。而在此之前,从安徽亳州曹操家族墓中,还曾出土了5件聚光玻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笔者曾去亳州博物馆访问,了解相关情况。
图:南京郭家山1号东晋墓出土的水晶“老花镜片”(正面)
那么,中国的近视眼从何开始利用镜看学习、工作的?在北宋时已出现。清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眼镜”条引北宋刘跂《暇日记》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说得很清楚,北宋司法官员史沆已用水晶镜看阅读肉眼不易看清楚的卷宗了。
图:古代进口眼镜
单片眼镜的出现,为日后双片眼镜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而单片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镜框上装上手柄,更方便使用认字和观察细节了,此即现代的“放大镜”。放大镜对眼睛老花的古人来说,是一大宝贝,受到老年人的青睐,一直到现代,都有老人在使用。
但是,单片镜使用颇不方便,也不便纠正视力,双片眼镜的出现才是真正的眼镜。中国何时正式使用眼镜的?从古人笔记所录来看,正是在读书人视力水平下降,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严重的宋朝。
宋朝读书人已使用名叫“叆叇”[ài dài]的眼镜,此即明张自烈《正字通》中所谓“叆叇。眼镜也”。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中有这样的说法:“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图:精美的老式眼镜盒
到明末时,通过配眼镜来纠正视力已很普遍,制作眼镜成为一门手机,还出现研究眼镜的专著《镜史》。《镜史》的作者是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他对近视、远视都自己的看法。对如何“近视眼”的成因及纠正方法,他在《镜史》是这样说的:
“凡人目不去书史,视不逾几席,更于灯烛之下,神光为火光烁夺,则能视近而不能视远。又有非由习贯,因先天血气不足,视象不圆满者。用镜则巧合其习性。视远自明。量人目力广隘,配镜不爽毫厘。”
视力下降后,除了载眼镜,古人还怎么纠正?古人会通过医药手段,如通过针灸、服药来恢复视力。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六上(七窍病上)中,列出的医目、护目、明目诸药方多达71方,不少都是很好的视力保健品,如有一种“神曲丸”,效果出奇得好:“主明目,百岁可读注书方。”
图:古代女生读书学习场景
视力下降大都是用眼不当造成的,与读书过度有关,苏辙在《夜坐》诗便称:“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陆游也有同样的感觉,《夜坐闻湖中渔歌》感叹:“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
所以,古人认为纠正视力的最好办法,还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这办法很简单,却比吃啥都有效,还不花钱。刘禹锡即持这种观点,他建议减少阅读,以保护和恢复视力,其在《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诗中称:“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中国考古百年 | 想了解仰韶文化?快来打卡这处考古圣地!又一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侯俊杰迎着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曙光,踏着仰韶文化和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蹒跚的脚步,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在克服种种困难中艰难推进,在防疫战疫的严峻形势下有序施工,已经初显新姿、呼之欲出。历史底蕴深厚的仰韶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1921年该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地而得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06:260000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洞穴壁画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山脉之一。它位于亚洲的中国和尼泊尔之间,跨越了2400公里,拥有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峰和景观。其中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海拔高达8848米。这一山脉被誉为“天空之境”,吸引了许多冒险家和探险家前来探索。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2:10:350000藏在博物馆里的“兔”
2023年,癸卯新春意味着十二生肖中兔年开启!01唐十二生肖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墓出土卯兔在十二生肖中排位第四,方位为正东,时辰代表早上5点到7点。生肖兔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文博圈唐代苏鹗《苏氏演义》中道:兔十二属配卯位,处望日,月最圆,而出于卯上。卯,兔也。其形入于月中,遂有是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47:280001方辉:考古,不止是考古
现如今的考古学,虽然不似电视剧里的那般神奇魔幻,也是科技感十足的,考古,已经不仅仅是考古了。一个又一个实验室,有的可以研究植物的成分,有的可以研究骨骼的构成,还有的可以通过同位素研究来判断人类的迁徙……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考古学者们做不到的。相比从前,现在的考古学者更像是一个侦探,通过时光遗失在遗址中的蛛丝马迹,还原古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8:360000郭静云:上古信仰考证方法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8-21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一、观察礼器纹饰的观点和解读方法简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09: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