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里盗出随品葬贿赂蒋介石,棺材板卖英国人,谁呀比孙殿英还贼精
原题:李品仙寿春挖宝案(再续)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连发了两篇国军将领李品仙,在安徽寿春盗墓挖宝的事。这个故事并未说完,这篇再来说。

图:现代盗墓现场,头骨已被挖出
⊙一对大铜碗贿赂蒋介石
李品仙在寿春的盗墓行径,当时受到各方面的强烈谴责,还引发了民国军政界的派系斗争。在听说李品仙的事情后,陈诚、方治等桂系的劲敌,乘机向桂系发起责难,让桂系头目李宗仁、白崇禧感到难堪。李宗仁亲自打电报给李品仙,追问是怎么一回事。
李品仙做这一切时,正是抗日烽火连天之际,大好河山被日本人侵占、同胞遭糟蹋,李品仙却只想着个人发财,连墓中的烂木材也不丢弃,大家对他的愤怒可想而知。李品仙知道在这关头挖宝的后果的严重性,但他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快就被捅出去,心里很紧张,连面见蒋介石都不敢,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上报民国政府,称自己挖掘古墓是出于保护古物的目的,不致使宝物落入日本人之手,云云。此“说明”一式两份,分别呈报给了蒋介石和李宗仁。

图:汉代“黄肠题凑”墓考古现场
此事虽然严重,但在官场上可大可小。李品仙一方面公开辩白,企图减轻罪过;一方面赶紧在背后活动。孙殿英盗皇陵事发后为了推卸罪责,用赃物打点各路要人,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也不知道李品仙是不是受了孙殿英的所为的启发,也用所盗获的宝物贿赂党国要人,希望摆平此事。
李品仙贿赂的“党国要人”主要是两位:一位是民国政府老大蒋介石,一位是桂系军阀老大李宗仁。
送蒋介石的宝物有:大铜碗、大铜瓢各1对;翡翠1只(此物球状,绿色,直径约有1尺,已分裂成两大块,上面雕有花纹,颜色非常鲜艳,疑是其他玉种)。

图:古代铜碗

图:汉代铜瓢
送李宗仁的宝物有:大铜碗、大铜瓢各1对;宝剑1把(此剑长约3尺,剑柄上也有浮雕的龙。出土时,此物摆放在棺前正中位置。擦去剑上的泥,光彩耀目,非普通的宝剑所能比拟)。
上述给蒋、李二人的厚礼,是李品仙派自己的亲信副官去执行的。对其他官场重要人物,李品仙也送了礼。有礼好办事,没过多久,李品仙寿春盗墓挖宝风波便平息了。
⊙宝物疑落入日本人之手
李品仙分得宝物后,觉得寿春不安全,除了时局不稳的原因外,还担心南京政府来“缉赃”,便抓紧处理。但一时是无法全部卖掉的,李品仙遂决定将这批宝物送走,运至安全的地方。

图:北京大葆台汉墓“黄肠题凑”葬式,梓宫、椁室、便房均由柏木黄肠题凑垒成。
李品仙安排邓峙一将宝物和100多根椁木,也就是俗话说的棺材板,通过火车全部拖运回老家广西,秘存于广西绥靖公署北门的铁佛寺。当时还有一个细节,为了小心装运,不致受损,李品仙还命令庄墓桥的孟敬斋派工帮助,最后送孟敬斋1件“玉笏”作为报酬。因为木条太长,不便运输,将每条锯成两段,每段又分锯成两块。邓峙一先从寿县水道走,运经正阳关、三河尖、息县、潢川,直至信阳,从信阳再用火车转运回桂林,完成了任务。

图:古代玉笏
据曾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与李品仙同属新桂系的张义纯后来撰文回忆:李品仙的广西友人讲,由邓峙一负责运回广西的宝物椁木,后来又转运去了香港,李品仙在香港有自己的房产,觉得那里更安全。
张义纯这个说法,在邓峙一的回忆文章中得到了证实:“李品仙则派参议员黄少伯将所分得的古物,运去了香港,收存在坚道第五号(或第八号,记不清了)他的住宅内。”
东西运抵香港后,李品仙想法子变卖了一些:将从墓中盗出的椁木,以每根5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英国人。这批椁木共计100多根,李品仙仅因这些“棺材板”烂木头,便发了一笔财。其他的好东西是不是也让李品仙卖了?可能没有,也可能仅卖了一部分。其他的宝物据说后来落于日本人之手;让日本人黑了。
因为在香港的财产损失严重,李品仙后来在安徽搜刮民财的行为更疯狂了。
⊙一只铜铎卖3两黄金
关于李品仙“寿春挖宝”还有个后话,作为挖宝的现场负责人,邓峙一在多年后“老实交代”出了一件事情,在宝物的处理上,邓峙一“黑”了李品仙一把。
挖宝结束后,根据李品仙的指示,所有的宝物都得运回司令部。对李品仙知根知底的邓峙一,深知李品仙极为贪财,这时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一起负责挖宝的傅笃生,说这些东西如果完全上交,“要想再分得一点都不可能了,不如先拿出一点,以免白白辛苦一场。”
邓峙一与傅笃生一拍即合。两人遂悄悄拿出了铜铎6只,每人分3只。邓峙一猜得很准,后来李品仙果然没有分给他们这两位“盗墓功臣”一件宝物。

图:古代铜铎
铎,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说文解字》:“铎,大铃也。”此物有柄有舌,振舌发声。考古发现的铎很少,目前存世的多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的,相当珍贵。
傅笃生分得的3只铜铎是如何处理的,不得而知。邓峙一的3只是有去处的。据邓峙一自己说,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后便卖掉了:“两只卖给了当时广西绥靖公署经理处科长孙梓坚(桂林人)和梁文彬(贵县人),另一只卖给了广西银行董事长黄钟岳,每个铜铎的价格合黄金3两左右。”
如果收藏到现在,此宝物岂止3两黄金?由此可以推算,李品仙和何宣所获宝物值多少钱了。
李品仙盗墓挖宝的事情,就说到这里。上篇是李品仙手下打开楚王棺材遇到的怪事,装满财宝的棺材盖竟未封死,棺内仅存头发,尸骨呢?想多了解的网友,推荐看一下。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铜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550002碳十四测年在汉唐时期的区分度问题
碳十四测年方法自被引入中国考古学界以来,主要被用来解决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问题,如夏鼐先生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就是运用碳十四数据解决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问题的经典案例。进入夏商周时期,碳十四测年方法也被应用于解决考古学上的年代问题,并试图与历史年代相对应,但是测年精度需要提高以满足需求。碳十四测年提高测年精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途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7:03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台关楚墓
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西北4公里处。1957一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2座大型木椁墓,出土很多完好的漆木器和带架编钟等重要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7:280000内蒙古一古墓,出土一对恩爱夫妻,专家:1000年了,终于找到了
内蒙古的一座古墓出土了一对恩爱夫妻的遗骸,他们依然偎依在一起,同在一个尸床上。这与一般的合葬墓不同,一般的合葬墓中的夫妻几乎都是躺在两个棺材之内,葬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墓室之中。1986年,在内蒙古的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的山南坡上,当地政府准备建立一座水库。地质专家在勘探地质时,意外挖出一块青石板,上边还有文字,人们意识到这块石板可能是文物,就通知了内蒙古的文物局专家。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42:010000盗墓者拉住脚,将光绪尸身从棺中拖出,但考古时发现他趴在棺床上
光绪皇帝梓宫被盗情况形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二十七年,盗墓者挖洞,钻进了光绪皇帝崇陵地宫。他们越过金刚墙、撬开四道封堵石门后进入了地宫最重要、最核心的空间——后室!后室是放置棺椁和重要随葬品的地方,清朝帝陵的后室,称作“金券”。盗墓者进入后室,第一眼看到的应该是放置于紧靠金券后墙、位于金券正中的宝床上的两具梓宫(棺椁),正中是光绪皇帝的,东边是隆裕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