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不算盗墓?死后秘不发丧偷埋家里,皇帝派人刨尸,砍头示众
原题:特殊盗墓——刨出尸体执行“死刑”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说子南朝名人王敦的生平和生前风流韵事,这一篇就来说说他死的事情。
王敦死后惨大了,晋明帝司马绍派人将他尸体刨出来,遭“尸砍”,砍下头示众。司马绍的行为算不算盗墓?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盗墓上并不鲜见的特殊的或者另类的盗墓行为,手段够残酷的!


图:唐代古墓惊现小区(2013年福州一小区挖电梯井时发现)
死后秘不发丧瘗埋厅下
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敦作乱早传风声。丹杨尹温峤把王敦的逆乱阴谋报告给了皇帝司马绍。司马绍本想派兵讨伐他,最后还是未敢轻易动武。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镇姑孰、屯于湖(今安徽芜湖北郊)”。在作乱前,王敦要当时的著名术士、风水大师郭璞给他算命占卜,得到结果是“无成”,气得把郭璞都杀了。(详见《风水三千年》一书中相关章节)

图:风水大师郭璞画像
在病情越来越重、已不能随军指挥的情况下,王敦一意孤行,取“下策”发兵江东,以清除皇帝身边奸臣温峤的名义,令钱凤等率军进攻建康,在秦淮河南岸安营扎寨。
都城吃紧,尚书令郗鉴积极出谋划策,司马绍则亲率六军,进行阻击。经过多场战斗,打败了王敦的叛军。
王敦还不死心,作了最后的布置。要求儿子王应在他死后,马上即位称帝,并安排配置好朝廷百官,办好这一切后再考虑如何处理丧事。不多久,王敦带着帝王梦死了,时年59岁。

图:古人临终交代后事蜡像(成吉思汗临终想像场景)
王应依王敦临终指示,秘不发丧,用一张席子将王敦尸体包起来,外面涂上一层腊防腐,埋家里客厅下面。
这种秘不发丧的“偷埋”手段,在中国古代时常有名人使用,尤其是重要领导人,怕引起内乱就会偷埋。当年,清末太平天国领袖、天王洪秀全病死后,为了不让攻城的清兵将领曾国荃知道,身边人便将尸体其悄悄埋在天王府(今南京总统府)内,后被曾国荃刨出辱尸。
刨出尸体执行“死刑”
兵败后,王敦的干将钱凤、参军沈充等人,先后被杀,砍下头来送到京师。虽然王敦先死了,躲过生前被砍头的危险,但死后却未能免此一遭。
在平定后,有关官员上奏司马绍,称王敦作乱,罪恶滔天,应该将其开棺戮尸,予以严惩。司马绍觉得奏书有道理,其实也暗合其心理,开棺戮尸,严惩首恶,也是威慑有异心臣子的一种政治手段。

图:现代盗墓尸骸暴露的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官盗”发生了,王敦的尸体被从地下刨了出来,这也是过去官方坏人风水的损招。
据《资治通鉴·晋明帝纪》(卷九十三),晋明帝司马绍专门派了执法部门去执行。王敦刚死不久,埋下时又进行过防腐处理,被刨出来时,栩栩如生,尸体完好,穿戴整齐,一如生前。执法人员将将衣服从尸体上扒下,一把火烧了。然后,与对活人行刑一样,让尸身跪着,将王敦的头从脖子上砍了下来。
司马绍此举,可谓名副其实的“死刑”——对死人行刑。然后,把王敦的头与其手下叛将沈充等人的头一起,悬挂于南桁(秦淮河上的朱雀桥)示众。示众那样,建康城像赶逢集一样,好多市民走出家门去看景。

图:江西一座明代古墓开棺现场
顺便说一下,南京的朱雀桥可能相当于北京的过去的菜市口,是传统的刑场。太建五年(公元573年),王琳、王显贵、卢潜等一批梁臣,被陈将领吴明彻生摛送到建康后,全都在朱雀桥附近被砍了头。
“死头”示众后没人敢收葬
对死人行刑,在中国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西汉末年王莽纂位被诛,将他的脑袋涂黑后,尸体放在车轮底下碾压;东汉末年奸臣董卓死后,放在街头“曝尸”,看管士兵在它的肥肚上插上灯芯,还能燃亮。王敦被砍头示众,相比起来还算客气的。
王敦的兄长、养子及一班作乱同僚,后来也都被剿杀了。王含、王应的尸体扔长江里喂鱼了。王敦的头示众后,也没有人敢收去安葬。后来是郗鉴建议,司马绍才下诏,让其家属收走,私下埋葬。

图:清代古墓,开棺后发现尸体完好(与本文无关)
王敦后来葬在哪?琅邪王氏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以后,家族墓地分布南京及周边,王导的墓在南京城北的清凉山,晋初太保王祥的墓在江宁西南80里的何湖旁边。王敦是否葬到家族墓地在南京,史书上没有交代。
不过,倒是有人曾经过王敦的墓。据《世说新语·赏誉》,司马绍的女婿、曾率军三次北伐,一度图谋代晋称帝的大将桓温,路过王敦墓地时还赞美了几句,连声“可儿!可儿!”
另据民国版《芜湖县志》引《图书集成·职方典》,王敦墓在芜湖“县东北周村”附近,与三国名人、吴大帝孙权手下的谋臣周瑜墓,相距不远。但这一记载,有人表示怀疑。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文明俊彩 秦川华章——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王小庆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地处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的延伸地带,地势开阔平坦。是一处大型客省庄文化聚落,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51:060000杭侃:沉默的佛尊:云冈石窟中的主尊造像与胁侍造像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5:52:590000巨型蜥脚类:简棘龙 体长最大达20米(缺乏颅骨化石)
简棘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类的恐龙,诞生于1亿5500万-1亿52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属于巨型的植食性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可达14.8米,最大的甚至能够超过20米,第一批化石发掘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只缺乏颅骨。简棘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29:420002皱褶龙:非洲大型恐龙(长7米/头顶长有鲜艳冠饰)
皱褶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5-8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它的头部长有非常多的鳞甲,根据化石上的孔洞可以判断它或许长有鲜艳冠饰,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尼日尔发现的。皱褶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4:500000古代哪省的人最喜欢斗鸡?斗鸡时想出一损招,绝对让对手的鸡胆怯
古人为何更喜欢养公鸡?本文作者倪方六继上篇说鸡的,这里再来聊聊嘴。这是我将在今天见报的《北京晚报》上的“一方钩沉”专栏稿的部分内容。从史料所记来看,中国古人更爱公鸡。为什么?(陕西出土唐代上釉陶公鸡)在古代,鸡的用途远比现代丰富,最典型的是报时与斗鸡,而这两项都是母鸡所不具备的。当然,最主要的,古人把公鸡当成一种娱乐工具,“斗鸡”即是公鸡娱乐化的表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3: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