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发掘帝王陵并非北京明定陵,因盗墓贼先挖才考古
原题:南唐二陵被盗事件——新中国第一次发掘帝王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墓本身是一件坏事,但有时这件坏事能变成好事。著名古籍《汲冢书》就因西晋初年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盗墓而意外发现。江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也是这样,因为盗墓而破解了南唐二陵的千年葬地之谜。
南唐二陵是指,南唐始主李昪[biàn]的钦陵、中主李璟[jǐng]的顺陵,陵址在风水宝地——南京南效的祖堂山。

图:钦陵

图:顺陵
此陵发现于1950年,发现时发现,二陵内的主要随葬品几乎都让盗墓贼盗光了。而到底是谁先盗掘了南唐帝陵,至今是谜。
曾国藩孙女南京夫子庙认宝
盗墓贼最近一次盗南唐帝陵,在1950年春天(一说1949年春天),当时没有外并不知道,而事发极有偶然性。
这有个背景,当时中华民国刚退守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刚诞生,正是改朝换代的混乱时期,整个国内的盗墓风都有抬头。在南京的江宁地区,此风似乎更盛,在同一时间,当地有多年古墓都被盗墓贼光顾了,当时仅牛首山一带被盗的古墓就达70余座。
意外的是,就是这次盗墓风潮中,南唐二陵露出了真容。
据年近八旬的江苏资深文物专家王引告诉笔者,南唐二陵,是时南京博物院副院长、考古学家曾昭燏与时南大教授、史学家胡小石二人意外发现的。当时,有操着江宁口音的乡下人抱了几个陶俑到夫子庙市场摆地摊,就如现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一样,自由买卖。

图:南唐陵出土木俑一

图:南唐陵出土木俑二
曾昭燏是晚清大臣曾国藩的孙女,一生世嫁。曾昭燏是胡小石的学生,当时她约老师到夫子庙一处老茶馆喝茶。那天,两人喝完茶出来,刚好看到了这个地摊。驻足一看,曾昭燏认宝,觉得此俑有唐代风格。江宁哪会有这东西?便问摊主这货是从哪弄来的。
江宁人自然不肯说。后来,围观的人恐吓摊主,声称不说清楚就带到军管会去。一个乡下人,哪经过这般场面,只得说了实话,称是从祖堂山的一座俗称“太子墩”的墓里抱出来的。事后分析,此人应该也是盗墓贼。

图:曾昭燏
当时,由刘伯承任主任的南京军管会知道后,结合当时江宁盗墓贼活动猖獗的实际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重视,打击这股破坏文物的盗墓风。江宁区接到指示后,按此线索进行调查,一路追查下去,发现了盗墓的秘密。
“太子墩”上露出盗洞
“太子墩”在南京江宁区祖堂山西南麓的高山之下,此墩已很有年头了,当年人也说不清楚它的来历。
原来,当年春天几个当地农妇在墩上割草,发现墩上现出了一个深洞,她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留下的盗洞,天长日久,在大雨冲刷下,便暴露了出来。出于好奇和探宝心理,几个人回家后,便找来铲子往下挖,不想竟然下面竟然是一座古墓。有人当时便中抱出了几件随葬明器。当时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古董,便当破烂后,随便卖给了挑高箩的(收旧货的生意人),换几个油盐酱醋钱。

图:南唐二陵位于南京江宁区祖堂山西南麓,图为陵园景区入口
另一种说法是,1950年春天,当地一群放牛的小孩在“太子墩”这个大土堆上玩耍时,发现了这个盗洞,小孩子天生好,便钻了进去,就手捡些明器和陶俑出来。随手卖给了古董铺,据说每件可得三元。
事情不瞒人,太子墩有“宝”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这里本来就是盗墓贼的常出没的区域,有一盗墓贼听说后,便悄悄地从洞口钻了下去,盗出了不少随葬物品,这才有拿到南京夫子庙出售的事。曾昭燏、胡小石他们看到的,很可能就是此人。
新中国第一次发掘帝王陵
当时,盗洞仅容一人从里爬进去。负责调查的江宁区文教股长等三人也进入洞内查看了一下,发现盗洞正好打在一个耳室上方,相当准确。
在靠近墓顶的砖砌或石刻的柱、枋和斗拱上,依稀可以看到精美的彩绘壁画。墓内不时发出叮咚的怪声,还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三人既感到惊奇,又觉得恐惧。根据洞内所见,初步判断这座是一座大墓,年代当在六朝与唐末五代之间,他们马上将情况上报到南京市。

图:钦陵地宫入口门楣上有雕龙
虽然太子墩被盗的情况大致弄清楚了,但这是谁的墓,当时尚不清楚。依“太子墩”的传说,胡小石一度怀疑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之墓。
为了确认墓主,取得第一手资料和确切证据,时刘伯承主政的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动向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呈报了发掘申请,并得到批准。南京博物院遂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于1950 年冬至1951 年春,对“太子墩”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全面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发掘帝王陵寝,后来才有北京明定陵的考古发掘,也就是说南唐陵是第一个被新中国考古发掘的帝王陵。

图:明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
时为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的资深考古专家蒋赞初、在南博工作的张彬夫妇,同时参加了当年的发掘工作,两人当时都是20几岁,才从大学毕业。据蒋赞初后来撰文回忆,当时发掘的条件很差,又是冬天,雨雪连绵,墓内极端潮湿。
有关南唐二陵的考古发掘情况,下面文章将继续聊。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考古专家发现孙悟空墓 里面有一个金箍棒(孙悟空墓)
专家发现的所谓孙悟空墓,其实就是祭奠孙悟空。在四大名著当中,每一本里面都会有一个比较让人喜欢的主角,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可以说是绝对的主角。不过大家也知道《西游记》本身就是一本编撰出来的小说,孙悟空这个人也是被杜撰出来的,但是在之前居然有人说自己找到了孙悟空的墓穴,这是在福建的一个小县城。山顶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3:100001盗墓现场找到一张揩屁纸,警方如获至宝,就此侦破了一起盗墓大案
江西明朝乐安王墓被盗记本文作者倪方六新建乐安昭定王朱奠垒墓,是江西境内明朝藩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在宁王系家族墓中也比较有名。墓主朱奠垒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孙,但他并非历史名人,其墓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被盗了,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案,上了当年的媒体。谁盗了朱奠垒墓?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具体说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1:140002东阿鱼山曹植墓 陪葬品少得可怜 28块遗骨至今下落不明
曹植,字子建,乃曹操之子,他才华出众,口才极佳,文学造诣非常高超。然而,他却未能继承父业,而是被边缘化,一生郁郁不得志。让我们一同探索曹植的陵墓及其陪葬品的发现与研究。1951年6月,考古学家开始对位于山东东阿鱼山的曹植墓葬进行清理工作,然而,他们却遭遇了令人沮丧的情况。当地传闻称:“破开曹子建,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然而,事实却出奇的令人失望。曹植的墓葬十分不起眼,陪葬品也十分简陋。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49:530000盗墓者用特制工具探墓,放卫生纸标记,自以为聪明,警察找上门了
盗墓中的小动作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盗墓这行也这样。盗墓的第一步得找墓,这就是圈内所说的“踩点”。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起盗墓踩点的故事。这起盗墓是名叫白克军的人领头的,他家住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是一个盗墓老手,早在2007年就因为此事被判决入狱8个月。出来后也想走明道、正道,但不太好走,挣钱难,还是邪道来钱快,于是又当上了摸金校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3:250002利迈河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体长17米/出土多批化石)
利迈河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雷巴齐斯龙科恐龙,诞生于9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普遍体长可达15米,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7米,体重更是达到了7吨以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的神经棘突出,从而显得脊背部非常高耸。利迈河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48:5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