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国宝:尼克森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以百年纪念为契机,我们借由资深研究员Elinor Pealstein的梳理,以系列专栏的方式重访亚洲艺术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走过的道路,钩沉收藏家们的传奇故事。
1893年,芝加哥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为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亦为纪念这座城市在1871年的大火中涅槃重生,芝加哥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彼时,多国均派代表参会,但为抗议美国国会颁布的《排华法案》,清政府拒绝出席。故而,博览会上的中国展览为私人组织,由在美华人出资,美国工匠修建,中国建筑被片面地曲解为由戏院、庙宇、茶园、集市潦草构成的“中国村”,展品也以私人商贩售卖的当代陶瓷为主,并非宫廷艺术品,一些民间工艺品随后入藏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

这些展品让世界得以一瞥异域东方的日常生活,却未能展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然而,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得益于芝加哥卓越收藏家的慷慨馈赠和有识之士的精心经营,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渐成规模,日益壮大。
建馆伊始 • 尼克森的贡献
早在1888年,两位重要的创始人马丁·瑞申(Martin A. Ryerson,公元1856~1932年)与查尔斯·哈其森(Charles L. Hutchinson,公元1868~1934年)已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启收藏中国艺术之先河。


作为杰出的西方艺术捐赠人,二者赠予博物馆的中国收藏虽不甚丰厚,却不乏精品,包含两件乾隆时期的上乘之作:一为精美的青瓷瓶,上以吉祥纹样为饰;另一是雕漆茶碗,制于1746年,刻有赞赏江西三清茶的诗文。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年)高35cm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年)高5.6cm,口径10.9cm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世纪末,随着美国的“镀金时代”式微,美国富人阶层开始将清代各式装饰艺术品捐予博物馆,塞缪尔·梅奥·尼克森夫妇(Mr. and Mrs. Samuel Mayo Nickerson) 即为此中典型。尼克森先生 (公元1830~1914年)为芝加哥商业大亨,以铁路、银行、酒厂等产业积蓄大量财富,同时亦是一位活跃的公民领袖与博物馆创始理事。1900年他将诸多西方绘画与1300件中国、日本、印度艺术品赠予博物馆。

据当地报纸的简短报道,这些藏品或为尼克森夫妇在数次环球之旅中陆续购入。其所赠虽品质不一,但仍包含一些18世纪质量上乘的中国玉器与瓷器。最为重要的是,尼克森夫妇为博物馆留下一笔丰厚的基金,使得亚洲艺术部 (1988年前称为东方艺术部)得以购藏中国雕塑、绘画、陶瓷、银器等诸类珍品。
尼克森捐赠品选粹
















上帝对宇航员的警告 宇宙中存在智力比人类更高的群体
导语:虽然大家都讲究相信科学,但是有人表示很多登录太空回来的宇航员都开始相信神学,虽然这话说的有些惊悚,但是实际上不止一个宇航员表示自己在宇宙中有了异样的感觉。上帝对宇航员的警告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38:1400012012年广东水底发现大量女性骸骨 考古考察后揭开一段古代黑历史
广东潭水下惊现大量女性骸骨的事件曾在2012年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恐慌。经过警方和考古学家的调查,人们才了解到这些骸骨来自几百年前,揭开了一个残酷而黑暗的历史。这些女性骸骨的存在源于家庭内的不妥之举,导致她们的贞洁受到损害。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贞洁的丧失被视为家风的败坏,甚至被认为对社会毫无价值。因此,家人优先考虑的是家风,将这些女性沉入潭水以终结她们的生命。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26:390000张国硕: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7: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