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国宝:那些被交易至拍卖行的青铜重器
自打中国古代艺术品进入人类收藏视野以来,三代彝器始终居于金字塔的顶端,是收藏文化之正统。古人所谓收藏,曰彝器、曰碑帖、曰古籍、曰书画,此四者之外,皆不入流。
宋人不会收藏宋瓷,即便是官哥汝定,也不过寻常日用,损毁即弃,且当朝所造,难称古玩;明清时期重要藏家或善金石,或好书画,却不会去收藏明清官窑,或是黄紫家具。
当今如日中天的官窑瓷器、明清家具之属,进入收藏领域的时间其实很短。
因此,收藏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内涵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各美其美,固属常理,但从收藏史考察,商周青铜作为整个收藏文化的基石,其文化价值及在收藏体系中的地位,是其他收藏品类无法比拟的。
这些年纽约举行过多个可以载入史册的青铜器拍卖,成为行业标杆。
今年的纽约秋季亚洲艺术周9月21日,纽约苏富比将上拍一大批极为重要的青铜器,总数达多达五十余件,规模之大,近年罕见,其中商周青铜40件,绝大部分都有着显赫的传承,并广为著录和研究,堪称一批教科书级的青铜器。
众所周知,青铜器是一个典型的存量市场,买生货存在巨大法律风险,而国际市场可流通的青铜器数量很少,传承著录优秀的更少,可以说买青铜器就是买传承。

31 商末 犬祖辛祖癸鼎
铭文:犬 祖辛祖癸 享
高26厘米
来源:
David A. Berg (1904-1999) 收藏
哈佛艺术博物馆收藏,剑桥,由上述处遗赠
纽约佳士得2000年9月21日,编号160
伦敦苏富比2002年6月19日,编号73
亚洲私人收藏
纽约苏富比2015年3月17日,编号107

出版:
王辰,《 续殷文存》, 卷上,1935年,页21
罗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卷3,1937年,页1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075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卷2,香港,2001年,编号2113
王献唐,《国史金石志稿》,青岛,2004年,页2011,编号24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编号02113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图版60
王心怡编,《商周图形文字编》,北京,2007年,页389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3,上海,2012年,编号01499
严志斌编,《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北京,2014年,页340,编号0865-02113及页1019,编号0865


8 商末 青铜饕餮纹壶
高37厘米 铭文:薺
来源:
Hans Georg Oeder (1880-1938) 收藏
伦敦苏富比1984年6月19日,编号8
埃斯卡纳齐,伦敦
赵氏山海楼收藏
伦敦苏富比2000年6月7日,编号5

出版:
Carl Hentze,《Die Sakralbronzen und ihre Bedeutung in den frühchinesischen Kulturen》,安特卫普,1941年 ,卷2,图版XLIV及XLV,编号92及93
杰西卡•罗森,《赵氏山海楼所藏古代青铜器》,香港,1988年 ,图版5
刘雨及卢岩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北京,2002年,册三,图版944
钟柏生、陈昭荣及黄铭崇等编,《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及器影汇编》,台北,2006年,编号1930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编号326及彩色图版17左
王心怡编,《商周图形文字编》,北京,2007年,页273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2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2012年,卷21,编号11974
严志斌编,《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北京,2014年,页779,编号4693-J944及页1680,编号4693
展览:
《吉金鉴古》,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2018年,编号18及页241(铭文)




27 西周 仲义父作新客鼎
铭文:仲義父作新客寶鼎 其子子孫孫永寶用 華
直径32.9厘米
来源: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家村窖藏,出土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之前
端方(1861-1911)收藏
山中商会,大阪,1923年已购入
杰•利开普,纽约
魏格,纽约
美国私人收藏

出版:
端方,《陶斋吉金录》,卷1,1908年,页30
邹安,《周金文存》,卷2,1916年,页49
大村西崖,《获古图录》,卷1,大阪,1923年,编号1
大村西崖,《支那古美术図谱》,卷1,大阪,1932年,编号1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卷2,1935年,页72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3,1937年,页39
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编号A89及R415
巴纳及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台北,1978年,编号335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台北,1980年,编号415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1083
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卷1,东京,1984年,鼎308
吴镇烽,《陕西金文汇编》,卷2,西安,1989年,编号57
罗西章编,《扶风县文物志》,西安,1993年,页57(无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卷2,香港,2001年,编号2544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2004年,页248(无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编号02544
霍彦儒及辛怡华编,《商周金文编——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集成》,西安,2009年,编号175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4,上海,2012年,编号02116
陈梦家,《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上卷,北京,2016年,编号A89
张天恩编,《陕西金文集成》,卷4,西安,2016年,编号0370
韦心滢,克之家族结构与相关问题研究,《青铜器与金文(第二辑)》,上海,2019年,页127,图10
金立言编,《山中商会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上海,2020年,页41(无图)

11 商末 䖵崠耒斝
铭文:䖵崠耒
高26.4厘米
来源:
私人收藏
上拍于纽约苏富比1989年5月31日,编号20
孔令杰(1921-1996)收藏
纽约苏富比2000年9月20日,编号41

出版:
刘雨及卢岩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册三,北京,2002年,图版916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编号312,彩图版15左
王心怡编,《商周图形文字编》,北京,2007年,页717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1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20,上海,2012年,编号10934
严志斌编,《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北京,2014年,页753,编号4495-J916及页1643,编号4495



12 春秋 青铜兽面纹龙流盉
长35.8厘米
来源:
上拍于伦敦苏富比1986年12月9日,编号7
伦敦苏富比1998年11月18日,编号804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22




1 商末 子龚鼎一对
高16.5厘米 铭文:子龔
来源:
私人收藏
纽约佳士得1999年3月22日,编号188

出版: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北京,1957年,编号37及38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0225及02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卷2,香港,2001年,编号1306及1307
王冠英,子龙鼎的年代与子龙族氏地望,《中国历史文物》,期5,北京,2006年,页17,图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编号01306及01307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图版35及36
王心怡编,《商周图形文字编》,北京,2007年,页371及372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4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1,上海,2012年,编号00466及00467
严志斌编,《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北京,2014年,页337,编号0399-01306及0400-01307及页942,编号399及400
展览:
《吉金鉴古》,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2018年,编号22及23及页242(铭文)


35 商末/西周初 亚鼎
高21.6厘米 铭文:亞
来源:
卢芹斋,纽约,1976年已购入
Leo S. Bing 伉俪收藏
纽约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编号107
美国私人收藏
纽约佳士得2018年9月13日,编号1104

出版:
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编号A49及R447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台北,1980年,编号447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10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1984年,编号0114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卷2,香港,2001年,编号1147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1,上海,2012年,编号82
严志斌编,《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北京,2014年,页378,编号0235-01147及页914,编号0235
展览:
《Ancient Ritual Bronzes of China》,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洛杉矶,1976年,编号16

10 西周初 青铜饕餮纹方鼎
高22.2厘米
来源:
汇宝阁古美术,香港,1999年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5

14 西周初 否叔尊觚爵及觯一组六件
尊:否叔獻彝 疾不已 爲母宗彝則備 用遣母□
觚:否用遣母□(陽文)及 用遣母 □(陽文)
爵:用遣
觶:遣
觚高20.5厘米

出版:
张光裕,西周遣器新识——否叔尊铭之启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三分,台北,1999年,页771、773及774
刘雨及卢岩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册三,北京,2002年,图版637、646、754、755、850及851
钟柏生、陈昭荣及黄铭崇等编,《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及器影汇编》,台北,2006年,编号1950、1952、1953、1954、1955及1956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24至27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15、18、19及21,上海,2012年,编号07682、07683、09804、09805、10153及11771
冯时,我方鼎铭文与西周丧奠礼,《考古学报》,期2,北京,2013年,页205(无图)
李春桃,否叔诸器铭文解释-兼谈古人观念中的祖先作祟现象,《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2017年,页180至198
付强,青铜「遣器」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上海,2017年(尊铭文)
吴镇烽,论青铜器中的「行器」及其相关器物,《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上海,2018年(无图)
李春桃,否叔诸器铭文释读——兼释甲骨文中的「眚」字,《文史》,第1辑,北京,2019年,页5及6(无图)
吴镇烽,释读山西黎城出土的季姒盘铭文——兼论否叔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上海,2020年(无图)

13 西周初 旅簋
铭文:旅作父乙寶尊彝
高25.7厘米
来源:
纽约佳士得1997年9月18日,编号323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8


34 商末 青铜饕餮纹羊首瓿
直径33.1厘米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上拍于纽约苏富比2012年9月11至12日,编号156

33 西周 朿簋
宽34.2厘米 铭文:朿
来源:
Stanley Herzman (1906-2001) 收藏
William Appleby (1915-2007) 收藏
蓝理捷,纽约




17 春秋末约公元前500年 青铜变形龙纹兽首耳鉴
宽74.3厘米
来源:
纽约苏富比2000年3月22日,编号65


36 商末 册尊
铭文:冊作父癸尊彝
高25.5厘米
来源:
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里安利•得•马基奥侯爵佛朗西斯高•玛利亚 (1887-1968) 及塔里安利•得•马基奥女侯爵马加烈特•奥地利托斯卡纳女大公(1894-1986)伉俪收藏,1946年之前得于中国
伦敦邦瀚斯2017年11月9日,编号55


39 春秋 青铜蟠螭纹镈
高27.2厘米
来源:
上拍于纽约苏富比2004年3月23日,编号586
Hartman Rare Art Inc.,纽约

4 商中期 青铜饕餮纹斝
高28.6厘米
来源:
汇宝阁古美术,香港,2000年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0

7 西周 伯作旅甗
铭文:伯作旅彝
高40.3厘米
来源:
汇宝阁古美术,香港,1998年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16


20 战国初 青铜交龙纹铺首耳甗
高36.8厘米
来源:
纽约苏富比1998年9月17日,编号144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47

5 商末 青铜饕餮纹爵
高21.3厘米 铭文:□
来源:
Barbara J. 及 Helen S. Myers 收藏
纽约苏富比1990年5月30日,编号16
纽约苏富比2005年3月31至4月1日,编号149
出版: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图版250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8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14,上海,2012年,编号06440


38 商末 青铜乳丁兽面纹簋
直径25.5厘米
来源:
中村准策 (1875-1953) 收藏
奥林匹亚苏富比,伦敦,2003年2月19日,编号327
展览:
宁乐美术馆,奈良

18 战国 青铜卷龙纹铺首耳壶
高27.9厘米
来源:
1994年购于香港
出版: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53

47 战国至汉 铜错金嵌绿松石几何纹带钩
长24厘米
来源:
史蒂芬•琼肯三世 (1978年逝) 收藏

23 战国 青铜云气纹戈
长30.8厘米
来源:
杜伯秋,巴黎
Franco Vannotti 收藏,收藏编号B47
埃斯卡纳齐,伦敦,1989年
巴黎佳士得2002年11月26日,编号209
出版:
李学勤及艾兰编,《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北京,1995年,图版145
展览:
《Chinese and Korean Art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Dr Franco Vannotti, Hans Popper and others》,埃斯卡纳齐,伦敦,1989年,编号15

101 唐 铜天王花式五足灯
高12.4厘米
来源:
蓝理捷,纽约,2001年12月4日

106 唐 铜鎏金瑞狮形香插
高7.6厘米
来源:
蓝理捷,纽约,2000年5月12日

22 战国至西汉 铜鎏金龙纹剑及铜鎏金剑
大者45.7厘米
来源:
得于1989年
伦敦佳士得2001年11月13日,编号53
出版(龙纹剑):
彭锐查及张立东,《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芝加哥,2010年,图版80

山东考古与中华文明之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中国考古学构建了史前至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中国境内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在相对平稳发展约五千年之后开启了文明化进程。黄河、长江流域和北方一线都出现了史前文明,这些文明因素及其创造者为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中黄河流域处于两者之间,其中游的中原地区又处于东西之中央,来自四方的文化因素包括族群于此汇集,于是成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7:050002包公墓蹊跷事把考古人员弄糊涂了,夫妻仅一口棺,女性遗骨不见了
合肥包公墓考古疑云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上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上,我说了1973年合肥包公墓发掘人员的情况(见《考古队聘盗墓者,包公墓发掘探工出身洛阳盗墓世家,绘出墓葬草图》一文),这篇进入发掘,聊聊发掘中遇到的蹊跷事。考古队先挖开M1最小的墓,本是为试掘,谁想却是包公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8:200000老农床下找到的欠条 政府直接给了八万块(八路军欠条)
老农找到的欠条是八路军打给老百姓的。民间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的身后都有50位后勤人员来供养,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拿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来举例子吧,民众为了支援解放军上前线打仗,就用小推车把一箱一箱的物资送往界线,如果说没有人民的支持,淮海战役也不可能赢得胜利。战争储备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57:080000新发现 | 山西盂县金墓发现完整蒿里老翁壁画
张光辉等泥河金墓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北150米处,系村民修路时发现,根据报批,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6:560002荐书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区域性戏曲文物研究的集大成著作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08: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