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所出土的象牙和青铜器
三星堆为什么有那么多象牙?
位于三星堆遗址南部的几大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还有不少象牙器和象牙器坯料。此外,在遗址西部的仁胜墓地的土坑墓中、北部的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夯土房基内,也曾有不少象牙出土。比三星堆稍晚的金沙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制品,还出土了一件刻画有跪坐人肩扛象牙图案的玉璋,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古蜀人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而像三星堆、金沙遗址这种大量集中埋藏象牙的现象,不见于商周时期中国的其他地区。可以看出,象牙在古蜀人的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它们被广泛用于祭祀活动,或埋入祭祀遗迹、或填进建筑基址,献给神灵,与此同时,还有部分象牙被当成财富埋进墓葬,另有部分象牙被用来制作象牙器。据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的气候是适宜大象生活的,因此,三星堆的象牙可能来源于或大部分来源于本地。

三星堆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以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人像、神像、半人半神像为造型的主题,对在宗教礼仪活动中主持仪式的祭司或者是巫师等神职人员的形象表现颇多,这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以礼(容)器为造型主题的传统迥然不同。和中原地区商文化相比,三星堆青铜文化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反映了古代蜀人对人与神充满想象力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古蜀国上层独特的权力架构——神职人员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也正因此,有人说三星堆是神权国家。

三星堆青铜器的人物造像既有巨大的面像(这种面像被认为是表现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神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是第一代蜀王的神像,因为传说第一代蜀王拥有“纵目”,即双眼突出),也有与真人大小相似的可能为祭司的立像等。青铜器的人物造像既有自带器座,可以独立放置的大立人,也有一些需要安装在木制身躯或者插在木桩上的面像或人像,甚至还有安放在墙壁上的眼形器。三星堆青铜器中也有很多动物的形象:虎、龙、蛇等,其中鸟的形象尤其普遍。植物型的铜器以青铜神树为代表,组合型的铜像有铜神坛等。这些器物可以说是中国青铜艺术的精华。

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的发饰上来看,古蜀国统治集团的组成较为复杂,他们应该是来自不同的部落甚至是不同的民族。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约是从距今5100年左右才开始有人定居,这些定居于此的人群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四川西北山地和高原的,而四川西北高原的民族众多,部落林立,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四川西部山区仍然有“六夷、七羌、九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多部落的记载。

在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57件人头像中,有47件为辫发的形态,其余的则为簪发,所以,我们推测辫发族是古蜀国统治集团中最为主要的族群,他们可能是掌握了世俗权力的贵族,而其余的以大立人为代表的簪发族则可能是掌握了神权的祭司阶层,地位要高于辫发族。三星堆古蜀国统治集团族群的复杂化在相当程度上也导致了三星堆文化面貌的复杂化。
新发现 | 重庆合川张家院子遗址考古收获——嘉陵江下游首次发现春秋时期巴文化遗存
张家院子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湖塘村二社,地处嘉陵江下游左岸一级台地上,西北隔小溪沟与牛黄坝遗址相望,东南邻河坝院子遗址,西南临嘉陵江,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张家院子遗址周边地理环境张家院子遗址全景(上为东)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02:580002住宅工地上挖出古墓 墓主使用流沙依然被盗(流沙法)
墓葬主人使用了高等级防盗技术依然被盗。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北里王村房地产开发商的工地上,无意中挖出了一座汉代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施工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填土以后,专家发现这座古墓似乎有着非同一般的防盗措施,细沙布满了整个墓穴,也就是说,考古队此次遇上了传说中的积沙墓。流沙防盗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13:040004阿里瓦龙:非洲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2.1亿年前)
受影视剧的熏陶,说到恐龙,大家知道的都是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的恐龙。其实在恐龙世界中,就目前已发现的就有700多种,所以更多的恐龙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今天小编要介绍的阿里瓦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阿里瓦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6:070001武侠痴迷者使用“隐身术” 盗走故宫9件文物 专家:损失10亿元
石柏魁是一位痴迷于武侠小说的人,他的身材虽然不高,但却非常灵活。他自小就热爱武侠小说,不断地想象自己成为一个侠盗,通过飞檐走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6:23:380001讲座:唐晓峰: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
本文为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逸仙进阶讲堂“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选讲”第二讲“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唐晓峰教授首先从个人经历出发,回忆了侯仁之先生在1972年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和1978年安徽芜湖古鸠兹(楚王城)遗址实地考察的情景,讲述自己如何与考古学及历史地理学结缘,指出考古学和历史地理两门学科间存在天然的密切关系。接下来,唐教授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