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所出土的象牙和青铜器
三星堆为什么有那么多象牙?
位于三星堆遗址南部的几大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还有不少象牙器和象牙器坯料。此外,在遗址西部的仁胜墓地的土坑墓中、北部的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夯土房基内,也曾有不少象牙出土。比三星堆稍晚的金沙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制品,还出土了一件刻画有跪坐人肩扛象牙图案的玉璋,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古蜀人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而像三星堆、金沙遗址这种大量集中埋藏象牙的现象,不见于商周时期中国的其他地区。可以看出,象牙在古蜀人的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它们被广泛用于祭祀活动,或埋入祭祀遗迹、或填进建筑基址,献给神灵,与此同时,还有部分象牙被当成财富埋进墓葬,另有部分象牙被用来制作象牙器。据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的气候是适宜大象生活的,因此,三星堆的象牙可能来源于或大部分来源于本地。

三星堆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以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人像、神像、半人半神像为造型的主题,对在宗教礼仪活动中主持仪式的祭司或者是巫师等神职人员的形象表现颇多,这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以礼(容)器为造型主题的传统迥然不同。和中原地区商文化相比,三星堆青铜文化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反映了古代蜀人对人与神充满想象力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古蜀国上层独特的权力架构——神职人员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也正因此,有人说三星堆是神权国家。

三星堆青铜器的人物造像既有巨大的面像(这种面像被认为是表现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神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是第一代蜀王的神像,因为传说第一代蜀王拥有“纵目”,即双眼突出),也有与真人大小相似的可能为祭司的立像等。青铜器的人物造像既有自带器座,可以独立放置的大立人,也有一些需要安装在木制身躯或者插在木桩上的面像或人像,甚至还有安放在墙壁上的眼形器。三星堆青铜器中也有很多动物的形象:虎、龙、蛇等,其中鸟的形象尤其普遍。植物型的铜器以青铜神树为代表,组合型的铜像有铜神坛等。这些器物可以说是中国青铜艺术的精华。

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的发饰上来看,古蜀国统治集团的组成较为复杂,他们应该是来自不同的部落甚至是不同的民族。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约是从距今5100年左右才开始有人定居,这些定居于此的人群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四川西北山地和高原的,而四川西北高原的民族众多,部落林立,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四川西部山区仍然有“六夷、七羌、九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多部落的记载。

在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57件人头像中,有47件为辫发的形态,其余的则为簪发,所以,我们推测辫发族是古蜀国统治集团中最为主要的族群,他们可能是掌握了世俗权力的贵族,而其余的以大立人为代表的簪发族则可能是掌握了神权的祭司阶层,地位要高于辫发族。三星堆古蜀国统治集团族群的复杂化在相当程度上也导致了三星堆文化面貌的复杂化。
盗墓者盯上唐高祖李渊献陵,22号陪葬墓被盗,石门太重砸断吊出
唐献陵陪葬墓被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唐朝帝王陵中,有一座陵墓不常被提起,地位却非常重要,它就是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陵墓——献陵,大唐首陵!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李渊袭封。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新王朝便用“唐”字为国号,“唐朝”就这么诞生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0:330003三星堆出土的立人像 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巫师(三星堆发现)
三星堆发现的人形立像正在祭祀。自发现以来,三星堆的发掘工作一直在进行,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个遗址大约有3000到5000年的历史,在挖掘和历史书中没有发现任何记录。只有《山海经》中的一些记录与出土文物惊人地相似。众所周知,《山海经》的真实性一直受到质疑,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也为《山海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历史著作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40:16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彩绘瓷概说
#走进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即用彩绘装饰陶器,到了唐宋时期,长沙窑、越窑及磁州窑相继使用彩绘装饰陶瓷,尤其后者引入纯熟的绘画技法,为彩绘瓷的发展揭开良好的序幕。元明清三代是彩绘瓷的兴盛时期,产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彩料颜色缤纷之外,制作工艺的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分釉下彩绘、釉上彩绘、釉上釉下彩绘、低温釉料彩绘及外来釉料彩绘等五个项目,介绍彩绘瓷的发展概况。1.釉下彩绘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9:050000刘瑞:《苏秉琦往来书信集》整理小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02: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