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日课||NO.14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
论语(钱穆新解)
为政篇第二
(一九)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君,名蒋。哀,其谥。
孔子对曰:《论语》凡记君问,必称孔子对,乃尊君意。
举直错诸枉:直,正直义。枉,邪曲义。举谓举而用之。错字有两解,一谓废置之,则当云举直错枉,举枉错直,似多两诸字。一说错乃加置其上义。诸,犹云之乎。举直加之乎枉之上则民服,举枉加之乎直之上则民不服。举措乃人君之大权,然举措有道,民之所服于君者,在道不在权。
此章孔子论政,仍重德化。人君能举直而置之枉之上,不仅直者服,即枉者亦服。故他日又曰:“能使枉者直”。盖喜直恶枉,乃人心共有之美德。人君能具此德,人自服而化之。然则私人道德之与政治事业,岂不如影随身,如响随声?此亦古今通义,非迂阔之言。
白话试译
鲁哀公问,“如何使民众服从?”孔子对道:“举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众便服了。举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众便不服了。”
(二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鲁大夫,季孙氏,名肥。康,其谥。
以劝:劝,加勉义,努力义。以,犹而。
临之以庄:上对下为临。庄,恭庄严肃义。上能以恭庄严肃临下,其下自知敬其上,此乃人心美德相互间之感应。在上庄,斯在下者感以敬,此乃一礼之两面,亦即一德之所化。孔子论政,主德化,主礼治。要而言之,政治即是人道之一端,古今未有外于人道而别有所谓政治者。
孝慈则忠:孝者,孝其老。慈者,慈其幼。或说,在上者能孝慈,斯在下者能忠矣。今按上下文理,盖谓在上者能导民于孝慈,使各得孝其老,慈其幼,则其民自能忠于其上。在上者若能培养扶掖社会之美德,则社会自能以此一分美德报其上。盖美德在心,无往而不见此美德之流露。
举善而教不能:善指德,能指才。善者举之,不能者教之,在上者能同情其下,而加以扶掖奖进,则在下者自能劝勉努力,以奉事其上。
此章与上章略同义。先尽其在我,而在彼者自至。
白话试译
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
先生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
(二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奚不为政:犹云何不出仕从政。
书云:书指《尚书》。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两句即书语。今见伪古文《君陈》篇。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友,善义。孝于父母,自亦善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此三句乃孔子语。施于有政,犹云施之有政。政者正也,谓行事有条理得其正。孔子谓在家孝弟,有条理得其正,此亦是为政,又必如何才始是为政也。
孔子论政,常以政治为人道中一端,故处家亦可谓有家政。
孔门虽重政治,然更重人道。苟失为人之道,又何为政可言?此乃孔子在当时不愿从政之微意,而言之和婉,亦极斩截,此所以为圣人之言。
或定此章在定公初年。定公为逐其君兄者所立,而定公不能讨其罪,是定公为不友,即不孝。孔子引书,盖亦微示讽切以晓鲁人,非泛然而已。其后孔子终事定公,则因逐君者已死,逐君者非定公,故孔子无所终怼于其君。又或说此章必发于定公母兄尚在之时,应在昭公之末以前。两说相较,当从后说。或定在哀公时,则显然不合矣。
白话试译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何不从事政治呀!”先生说:“古书里有两句话说:‘孝啊!真是孝啊!又能友爱及你的兄弟。’只要在家施行孝弟正当有条理,那也是从事政治了,如何才算是从事政治呀!”
周书灿:徐中舒的学术思想及实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8:150001日享一书ZZh01《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
现在大家都知道以上海为中心的苏锡常、杭嘉湖、宁绍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那么在四千年之前是怎样呢?这两年令大家熟知的良渚文化是在怎样的基础发展起来,并最终走向崩溃的?今儿分享这本书在结合国内考古材料和国外理论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尝试。《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环太湖与宁绍地区史前文化演变》,一书源自当年学史前考古,如今却在历史时期的陶瓷考古成就卓著的老师的博士论文出版成的书。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2:11:330000陈胜河南老家出现秦太子墓,分析是陈胜当年造假,造假背后不简单
秦汉农民起义的仪式本文作者倪方六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教科书上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是哪里人?司马迁《史记》称是“阳城人也”。但对阳城具体在哪,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我比较相信陈胜是商水人。为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1:190000凭一个人类头骨,入选2022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专家一致看好的背后
“郧县人”入选2022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对于这次评选结果,都在预料之中。中国年度考古发现评选活动,共有两个:一个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全国考古新发现”,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杂志承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前者每年评出10个项目,简称“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者每年评出6个项目,简称“六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52:030001《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课程咨询意见
一、研讨课研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专题师生进行互动研讨,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学生进行简短汇报,随后师生根据学生的汇报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讨论,这种上课方式广泛存在于我国研究生教学实践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2: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