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石峁作为黄帝都邑或夏都是否妥当
作为龙山晚期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复杂的城防设施、众多的精美玉器、农牧交错的地理区位以及其处于临界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关键时间节点等因素,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先秦史学者沈长云从古代文献及历史地理角度,提出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的都邑。此说一出,学界瞩目,甚至有学者直指其是黄帝都城昆仑,石峁城址黄帝都城说也在历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陈民镇撰文回应,指出将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轻易挂钩的做法是危险的,并从世系年代、区域位置、筑城传统等方面提出石峁古城与黄帝都邑存在文化特征的不相称性。此外,关于石峁遗址的性质还有尧帝避洪水所居之幽都、上古西夏都邑、大禹治水与共工斗争时被毁得“不周山”等多种说法。近来,还有学者提出石峁城址的营建者为黄帝后裔的周人先祖或北狄先民的新观点。

面对史学界关于石峁遗址族属与性质的快速反应,石峁遗址的发掘者也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与之相关的问题。由于考古学注重实物资料的积累与分析,在没有获得充分内证性材料支持的情况下,一般不倾向于将考古学文化或某一遗址背后的族群与上古历史人物进行对照匹配。这也是考古学本身为人诟病的“见物不见人”的短板,但不失为一种审慎的态度。从时代、地望及以双鋬袋足陶鬲为代表的陶器等多方面都无法证明石峁为黄帝、尧都之所在。

从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来说,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河套地区龙山晚期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区域文化渊源和传统,其分布范围大致在今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北部及山西的西北一带。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高度一致,上承老虎山文化,下迄朱开沟文化,有着相同的居住方式及丧葬习俗,生活用器组合及形制发展脉络清晰可循。

我们依据典型地层关系及器物组合,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及最新考古材料,提出将河套地区所见的“双鋬鬲类遗存”命名为“石峁文化”,其分布范围以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大致处在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1800年。石峁文化继承和延续了当地龙山时代前期遗存的基本特点和主体内涵,是不同于中原地区河南龙山时代晚期、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一个典型“北方代表”。

石峁为代表的龙山晚期文化遗存是根植于河套地区自仰韶晚期以来久居于此的土著人创造的。随着时间推移,其社会形态逐渐复杂化,最终形成了具有国家形态的高级聚落中心——石峁。活跃在黄土高原北端的石峁集团,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1800年,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中心,与来自西部的齐家文化、来自长江中游的后石家河文化、来自东北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及来自黄河南流区域的陶寺文化等纵横东西,捭阖南北,产生弥足深远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种跨区域、广范围的交流互鉴、吐故纳新、多元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踞北方区域长达数百年的石峁集团。正是这种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模式,才得以蜕变出引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中原腹地的核心文明。在这一过程中,来自以石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诸多文化因素和人群,不可避免地成了推动早期文明嬗变的重要中介和参与者。

种种迹象表明,石峁城址的社会功能不同于一般原始聚落,已经跨入了早期城市滥觞时期作为统治权力象征的邦国都邑的行列之中。有鉴于此,在没有获得更多证据之前,将石峁遗址的性质定义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较为妥当。它具备了集约人口、集约经济、聚敛高等级物质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是距今4000年前后大河套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

本文节选自孙周勇:《石峁 中华文明的前夜》

惊世发现!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找到了,秦始皇的祖居地终于找到了
大禹治水成功奠定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成为华夏民族、华夏文明高度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大一统的王朝,成为中国唯我独尊皇权统治的起始。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39:480000宋豫秦:考古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苏秉琦先生晚年不无感触地指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地球濒临毁灭为代价的”,“考古学应有能力来回答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问题”(注: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年。)。这一论断不仅深切地指出了农业文明发生以来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系统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而且也向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义不容辞的研究命题。00002022壬寅年,到底是“黑虎年”还是“金虎年”?老皇历是这样说的
2022到底是什么虎?本文作者倪方六2022年的春节到了,祝各位“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新年吉祥,事事顺意!2022年,为阴历壬寅虎年。之前我在微头条简单说一下壬寅年,不少网友希望能再详细一点,那我就在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详细说一下。在干支纪年法,即六十甲子中,壬寅年排在第39位,对应的生肖是虎——本轮甲子的第四虎。第四虎是什么虎?或曰“黑(水)虎”,或曰“金虎”。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6:030000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我们知道,中国的考古历史远远比不上盗墓的历史,考古的历史起源于北宋的金石学,目的之一是将历史的真相进一步还原,而盗墓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因为诸侯富贵人家喜欢在主人家死后将财宝埋于墓中,让那些吃不饱饭或者是比较贪婪的人进墓进行盗宝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9:190000让古代书院“活”起来的江西思路
江西古代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独领风骚,对我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书院建筑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文化是赣文化的典型代表,不断加强对书院文化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发掘其当代作用,是促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07: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