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北辛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县东南约25公里处。面积约为 5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博物馆两次发掘。有人认为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属于青莲岗文化,有人则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山东中部、江苏淮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意义。

▲ 陶钵

▲ 陶鼎
北辛遗址出土物中最能反映文化特点的是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前者多呈黄褐色,陶质较软;后者以红陶或红褐色陶为多,陶质较硬。纹饰有堆纹、篦划纹、压划纹、乳钉形纹、指甲纹、锥刺纹,还有少量的带状彩纹。其中堆纹颇具特色,常以数条窄短的泥条成组排列,构成各种纹样。代表性器形有釜形锥足鼎、敞口浅腹釜、小口短颈双耳罐、深腹圜底罐、浅腹圜底或平底钵、 深腹红顶碗和支座等。 打制石器占相当数量,制作虽较简单,但造型规整,有敲砸器、盘状器、斧、小铲和刀等。磨制石器有铲、刀、镰、磨盘、磨棒、磨饼、斧、 锛、凿、匕首和杵等。 完整石铲以长方形的居多,磨盘以平面呈圆角三角形无足的为主,罕见带矮足的。骨角牙器丰富,有镞、镖、鹿角锄、凿、锥、针、匕和笄等。还有蚌铲、蚌镰、蚌镞和陶锉、陶网坠等工具。从北辛的文化遗物和在一些陶器底部发现粟糠印痕来看,当时以原始农业为主,还饲养猪、鸡,狩猎和采集经济也占一定比重。

▲ 陶釜

▲ 石磨盘、石磨棒
与北辛同类的遗存,有山东的滕县孟家庄、兖州王因底层、泰安大汶口底层和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下层等。根据在有些遗址中大汶口文化墓葬打破或叠压北辛文化遗存的地层关系,可以确定北辛文化早于大汶口文化。北辛一类遗存中,某些釜、盂形鼎、小口双耳罐等,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同类器物有演变关系。大汶口文化当渊源于北辛文化。
李新伟: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450000美甲龙: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体长7米/可捶杀食肉恐龙)
说到世界上最可怕的恐龙,大家会想到棘龙、霸王龙等,它们都是食肉恐龙,拥有无比强大的攻击力。其实说到攻击性,有些食草恐龙也不可忽视,其中又以美甲龙为最,它体长7米,可捶杀同等级的食肉恐龙,它也被很多人称为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美甲龙基本资料体型:美甲龙是一种亚洲大型恐龙,它体长7米,体重2吨,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7900万年-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36:530000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我们知道,中国的考古历史远远比不上盗墓的历史,考古的历史起源于北宋的金石学,目的之一是将历史的真相进一步还原,而盗墓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因为诸侯富贵人家喜欢在主人家死后将财宝埋于墓中,让那些吃不饱饭或者是比较贪婪的人进墓进行盗宝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9:190000博古观物:百年国博(二)
上文已经讲述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的历史博古观物:百年国博(一),接下来我们继续回顾国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0:480000合肥包氏家族墓地考古,发现盗挖包拯石墓手段,盗墓者真的很聪明
谁盗挖包公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73年,安徽省博物馆发掘清理了合肥包氏家族墓地,总共清理了12座墓葬,分别编为M1-M12。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发了两篇相关文章(见《考古队聘盗墓者,包公墓发掘探工出身洛阳盗墓世家,绘出墓葬草图》《包公墓蹊跷事把考古人员弄糊涂了,夫妻仅一口棺,女性遗骨不见了》),但包公墓的事情没有说完,这篇头条号接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2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