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庙底沟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39:170阅

▲ 庙底沟遗址俯瞰

▲ 庙底沟遗址发掘现场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青龙涧南岸、韩庄村以北,发现于1955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由仰韶文化向早期龙山文化过渡的遗存,其内涵分为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

▲ 庙底沟类型窖穴

▲ 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基

▲ 彩陶盆

▲ 庙底沟类型彩陶钵

▲ 庙底沟类型彩陶罐
庙底沟遗址绝对年代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之间,文化层厚度在1.5-3.5米之间,分布范围近似菱形,东西长650米,南北宽560米,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多年来,为进行学术研究、配合城市建设,庙底沟遗址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与调查。发现有史前聚落护围壕沟,仰韶龙山时期的房基、灰坑、墓葬、陶窑等等。

▲ 庙底沟遗址出土彩陶钵

▲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曲腹盆

▲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条纹壶

▲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细泥红陶罐

该遗址的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关系问题,在中国考古领域被称为“庙底沟类型”。使之成为目前考古发现所知的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仰韶文化中心。1963年,该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小型角龙:雅角龙 体长仅80厘米(带有鹦鹉鸟喙状嘴)
雅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1亿-9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类似鹦鹉的鸟喙状嘴巴,头颈部则带有扇形的颈盾,主要使用后肢进行站立和行走。雅角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41:440000葛剑雄: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良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注意;无需讳言,某些不正之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术腐败并未得到遏制。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与学术队伍本身的素质有关,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清除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根源,只靠揭露、批评、打假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学者的自我约束固然重要,外部条件也非改善不可。我认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学术界的现状,客观估价总体实力和水准,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规划。000080后付巧妹:东亚人演化研究的拓荒者,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付巧妹,202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斯万特·帕博“最出色的学生之一”。1983年12月生于江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我第一次知道付巧妹,是在2016年6月。当时,她入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科学之星”,理由是:帮助重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的历史,并希望用古人类遗骸的DNA改写亚洲的史前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39:080000日本海洋下发现6000年前金字塔 难道海底也有文明(海底文明)
日本发现的海底金字塔证明海洋文明可能存在。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和判断,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有40多亿年的历史,我们人类文明史的延续与地球历史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所以很多人怀疑地球上有史前文明。毕竟,人类出现之前有这么长的时间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这个问题,在这一时期发现了许多可以证明史前文明的东西,如中国古代第一部奇书《山海经》。史前文明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04:130000考古小兵关于报考考古专业的一些建议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8: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