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已走过百余年春秋。“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让我们一起保持期待和关注。


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先后主持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南关商城、河南渑池班村、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山西绛县周家庄和西吴壁、江苏泗洪韩井、陕西宝鸡吴山、河北康保兴隆等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组织开展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调查、平潭碗礁和大练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及全国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水下考古工作;开拓实施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内蒙古赤峰古城址等区域的航空考古调查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组织实施三峡文物保护,参与开展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努力从陆地、海洋和空间不同维度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紧跟时代要求,重塑工作格局,优化组织机构,在原综合考古部基础上成立考古院,明确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巩固做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向西北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工程,探索反映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先后开展了新疆乌什吐尔、玉孜干遗址的考古工作,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交流互鉴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初期草创、筚路蓝缕、与时俱进、时代新章。用240余件考古出土文物,展示百余年来国博考古跟随时代脉动,勇于自我调整,不断开拓进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旨在通过展示国家博物馆百余年在考古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让国家博物馆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与人民大众共享,努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全面走向社会公众,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从而更好地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反映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荐书 | 朱泓老师给你推荐一本人类骨骼考古教科书
朱泓2020年12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李法军教授所著《生物人类学》(第二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全书100万字,800余幅图片,660页,共设32个专题。《生物人类学》(第二版)作者:李法军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195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40:590005一处保留了4000年前地震灾害的遗址——喇家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9:320002付巧妹:见证新科学分支的诞生和发展
本书展示了一位科学家如何将科研融入生活的过程。斯万特·帕博面对一次次失望,不轻易放弃,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让研究成为经典和永恒。如作者所说,他记录的是完成了一个个科研项目的人和事的组合。这让我们身临其中,感受科学和生活的魅力,真实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170000西安出土千年古墓 直接震慑住了专家(千年古墓)
西安发现的千年古墓是秦始皇外围的秦兵马俑。在中国很多的历史作品当中,除了把秦始皇描写为千古一帝之外,还会对于秦始皇有着其他的看法。比如说有的人觉得秦始皇所做的焚书坑儒以求仙问道都是非常荒谬,而且秦始皇在后期变成了一个残暴不仁的君王。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逐渐加快,也记录了秦始皇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54:460000当嫘祖传说照进现实——山西夏县师村遗址
(海报设计:曹秉进)▲山西夏县师村遗址视频资料发掘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项目负责人段天璟#十大考古#山西运城盆地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核心区域之一。师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运城盐湖7公里,地处青龙河故道河曲地带,是目前晋南揭示出的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图一师村遗址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38:5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