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耀州窑系青瓷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因为宋代划归耀州而得名。此窑创烧于唐代的时候,以生产三彩器为主,兼烧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及素胎黑花瓷,后来受到越窑青瓷流行的影响,到了五代转而以烧造青瓷为主,产品享誉各地,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也影响其他地区的瓷业发展,构成一个分布广泛的耀州窑系。本文择取各阶段的代表作品,介绍此一窑系的特色。
1.五代—北宋耀州窑刻花执壶

釉色青绿泛蓝,腹壁深刻浅浮雕花卉的轮廓,内部浅刻叶脉纹理,立体感颇为突出。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114,图114。
耀州窑位于北方,当地的土质含铁量较高,五代时期掌握了还原焰的烧造技术后,可以烧出青碧如湖水的釉色,结合剔刻、捏塑及贴花等装饰技法,制作出风格独特的碗、盘、碟、盂、壶、盒等器物。例如图中为五代—北宋时期的耀州窑执壶,此器由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址出土,壶口微敞,颈部略长,腹部呈圆球状,圈足外撇,肩部一侧安装凤首状的壶流,另外一侧附加双泥条结带式曲柄,表面釉色青绿泛蓝,是此一时期的典型呈色。壶流和曲柄采模印或捏塑法制作,颈部阴刻二组平行弦纹为饰,肩部和腹部用锐利的刀具雕刻花卉,轮廓部分刻痕较深,周边剔地成突起的浮雕,内部线刻叶脉和花瓣纹理。刻痕深处积釉厚,浅刻处积釉薄,锐利的刀锋与釉色的深浅变化产生高低层次的立体感。此类圆腹形执壶是五代——北宋耀州窑的代表性器物,壶腹浮雕花卉或禽鸟,壶流可有凤首和瑞兽之变化,部分执壶底部竖置通心管,由壶底注水,设计十分巧妙。
2.北宋耀州窑刻花瓶

此器表面以斜刀雕刻纹饰轮廓,利用积釉多寡的对比,产生浅浮雕般的效果。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167。
北宋是耀州窑的巅峰时期,在窑工程方面改善了制作瓷器的设备和工具,以进步的技术粉碎瓷土矿,掏洗胎泥,调整釉料配方,改变窑炉结构,用煤炭取代木柴烧窑,使青瓷呈色从偏蓝的色调转为橄榄似的青绿色。例如图中为北宋时期的耀州窑刻花瓶,此器由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址出土,瓶口小而圆,口沿往外延伸,颈部短,肩部向下倾斜,腹部深长,底下具有圈足,表面釉色青中泛绿,并且带着橄榄似的黄褐色调,正是此一时期耀州窑青瓷的常见色泽。在北宋耀州窑青绿色的釉面下常以刻花装饰,此时的刻花纹样如图所示,改用斜刀雕刻轮廓,轮廓内部时常浅琢篦纹,虽然周边不再剔地,但是斜刀刻痕属于内深外浅的坡面式宽线纹,在积釉多寡的对比下,仍能产生浅浮雕的效果。
3. 北宋—金代耀州窑印花碗

采模印法制作的印花纹饰没有刀具雕刻的锐利痕迹,却有泥土受到挤压时的鼓凸现象。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158。
除了刻花和篦纹划花之外,北宋中期开始出现用模印法制作的印花纹样,并且一直延续到金代,成为此时所流行的装饰技法。例如图中为北宋—金代的耀州窑碗,此器由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址出土,造型呈敞口、弧壁、圈足之状,碗内布满压印的缠枝花卉。此种纹样必须事先刻在内模上,当瓷土按压在模子上塑造器形时,即可同时压印出内壁的纹饰。采模印法制作的印花纹饰边缘没有刀具雕刻的锐利痕迹,却有泥土受到挤压时的鼓凸现象,而且模子可以重复使用,造型纹饰一体成形,省时省力又省工,方便大量制作,提高产量。
4.金代耀州窑鼎式炉

炉体以刻花和贴花装饰,釉色乳白微泛淡青,质感如冰似玉,是金代耀州窑着名的月白釉。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183。
金代耀州窑有碗、盘、炉、罐、瓶、壶、杯等器形,釉色青绿偏黄,或是近似乳白、质感如冰似玉的月白色釉,表面除了刻花和印花之外,也有一些贴花装饰。例如图中为金代耀州窑鼎式炉,此器由陕西省蓝田县窖藏出土,炉口大而圆,左右两侧竖立双耳,颈部朝内收窄,腹部圆阔如鼓,底下具有三个兽形足,表面釉色接近乳白,白中微泛淡青,质感如冰似玉而有「月白釉」之名,是金代耀州窑独创的釉色。瓷炉的颈部和肩部雕刻草叶纹与回纹,腹部用贴花技法黏贴变形夔龙及竹节式扉棱,装饰技法颇为多元。
5.耀州窑系—临汝窑青瓷印花碗

此件青瓷碗的造型纹饰采内模压印法一体成形,制作方式和装饰风格都与耀州窑雷同。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卷一 河南卷 下》,页535。
元代以后,位于黄堡镇的耀州窑核心窑场逐渐衰微,但因极盛时期产品销往各地,在其他窑场掀起仿制的风潮,逐渐形成一个范围广大的耀州窑系。例如图中宋代临汝窑的青瓷印花碗即属耀州窑系之类。临汝窑位于河南省临汝县,是宋元时期北方烧造青瓷的重要窑场,此窑所生产的青釉印花和刻花器皿与耀州窑相似,但是烧造时间比耀州窑晚,所以被归类为受耀州窑影响的青瓷系之一。 临汝窑生产的耀州窑系青瓷以碗盘为主,特徵如图所示,胎体较厚,胎质略粗,表面釉色青中闪绿,并有印花或刻花为饰。印花部分与碗体一起模印而成,制作方法、釉面色调及装饰风格都可看出与耀州窑之间的渊源关系。除此之外,陕西其他窑场与河南、广东、福建等地也有类似的青瓷产品,可见耀州窑对当时的瓷业发展影响深远。
耀州窑青瓷以美丽的釉色和精美的刻花、印花闻名,昔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美誉,时至今日来看,犀利流畅的纹饰线条与繁复规整的布局仍是独步瓷坛的经典之作。
中国5000年前星图:记录一个特殊星象,泥版文书没有记录
十八世纪,随着西方殖民入侵,由此发现失落的两河文明,揭开了一段辉煌的上古史。在泥版文书上,西方学者破译了很多惊人的先进知识,其中之一就是天文。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34:28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桃红巴拉墓地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桃红巴拉东南3公里处。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6座墓葬,另在相邻的伊金霍洛旗公苏㘪发掘1座同类墓葬。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615±105和2540±105年,相当于战国早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7:250000怪味龙:亚洲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1亿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曾生活过许多大型、巨型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怪味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怪味龙基本资料怪味龙是一种亚洲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5米,与特维尔切龙、葡萄园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89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怪味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17:18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临淄南马坊大墓和车马坑
01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02项目负责人孙波南马坊大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东南墓地西南部(图1),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公里。为配合房地产项目建设,依据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证照,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2月至11月对该墓及其附属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一、南马坊大墓概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39:130000过去快过年时,北京家家都会准备“摇钱树”,做什么用的?
置摇钱树与挂门钱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年了,最紧要的东西是——钱。但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渴望,古今都强烈。如果钱能生子,像结果子一样挂满枝头多好啊,于是古人想像出了“摇钱树”。摇钱树,又称钱树,系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树,据说摇摇就会落下金钱来。摇钱树的最初出现却非吉祥物,而是当随葬的明器来使用的,在汉魏以前特别流行。之后,“摇钱树”的概念被移植到过年风俗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8: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