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陶瓷工艺兴盛,窑场遍布各地,制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这五大名窑瓷的品相优美,传世数量稀少,地位十分崇高。笔者先依个人多年的实物经验将其特徵表列如下,再从胎土釉料、造型纹饰及烧造工艺等角度,介绍各窑的特色。
1.汝窑
全器满釉,釉色天青,布满细小开片,圈足内底有芝麻点般的支钉痕迹。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汝窑 官窑 钧窑》,图10。
汝窑位于河南,因旧属汝洲而得名,原本是民间窑场,北宋晚期被选定为官窑,故有汝官窑和汝民窑之分,而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即是汝官窑制品。汝窑产品有碗、盘、瓶、洗、钵、盏、尊及水仙盆等品类,胎体略厚,呈色灰黄,故有「香灰胎」之称。表面釉层较薄,釉色有天青、粉青、天蓝及月白之别,以天青色为主,精品者多施满釉,采支钉法烧造。例如本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北宋汝窑莲花式碗,造型犹如盛开的莲花,口沿微敞,器壁做成十瓣式的花形,腹底略收,具有圈足,全器施满青釉,釉色天青,布满细小开片。圈足内底有五枚细小的支钉痕,造型、釉色呈现典雅静谧之美,是汝官窑的典型特徵。
2.定窑
胎质白而坚致,釉色牙白莹润,胎体以划花莲纹装饰,刻纹轻浅流畅,风格优雅。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定窑 定窑型》,图11。
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燕山村一带,因旧属定州而得名,原本是生产民间用品的窑场,北宋时期达到鼎盛,获选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定窑的产品有白瓷、黑釉、酱釉、绿釉、黄釉及红釉等等,以白瓷最着名,造型包含碗、盘、瓶、枕等品类,胎质白而坚硬,釉色莹润,常用印花和划花装饰。例如本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定窑白瓷瓶,造型呈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之状,表面刻划莲花纹,刻纹轻浅如书画一般流畅自然,釉色白中闪黄,质感柔和,透明度高,故能显露胎体刻印的花纹。定窑白瓷常因施釉不均而有「泪痕」现象,碗盘等器皿采覆烧法烧制,口沿露胎无釉,俗称「芒口」,是最显着的特徵。
3. 官窑
造型模仿古代青铜器,釉色粉青,开片较大,因胎土含铁量多,有「紫口铁足」现象。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汝窑 官窑 钧窑》,图28。
官窑是宋代官府开设的窑场,北宋官窑窑址位于汴京(河南省开封县),南宋官窑则有「修内司」和「郊坛下」二种传称,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浙江省凤凰山发现郊坛下官窑及老虎洞修内司官窑的窑址,收获颇为丰富。宋代官窑以青瓷为主,产品包含碗、盘、炉、尊、洗、瓶及盏托等等,其中有不少模仿古代陶器、玉器或青铜的造型。例如本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官窑青瓷贯耳穿带壶,壶口呈方形,颈部短,肩部斜溜,腹部外扩而圆鼓,器底有椭方形圈足,颈肩两侧附加管状双耳,就是模仿早期青铜器的形制。壶体表面施青釉,釉色乳浊粉青,开片大小不均,由于胎土含铁量较多,壶口和贯耳顶端釉层较薄处略呈紫色,圈足底部则因露胎而呈深褐色,是官窑器典型的「紫口铁足」现象。
4.哥窑
口沿包镶金属圈,釉色灰青,布满粗细相间、深浅互见的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龙泉窑 哥窑 及其他各窑》,图56。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里最神秘的窑场,元代以来传说不少,但是窑址至今不详,因此目前所见的哥窑作品以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为主,没有考古出土物可资参考。哥窑产品属于青瓷系,器形有碟、碗、瓶、罐、炉、洗等品类,胎体有厚薄之分,胎质呈色黑或灰黑,可见铁质含量较高,所以也有「紫口铁足」现象,表面釉色乳浊,以灰青、天青或月白色为主,器表布满开片。本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哥窑花口碗,碗口呈葵花形,口沿包覆金属圈,釉色灰青,布满粗细相间的开片,大开片呈黑褐色,有如铁线,小开片呈米黄色,仿佛金丝,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的特色。
5.钧窑
此器釉厚乳浊,呈色天蓝,盘口因流釉而露胎,是宋代钧窑的特色之一。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汝窑 官窑 钧窑》,图68。
钧窑的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此窑创烧于北宋时期,南宋一度式微,直到金元时期再度兴盛,故有「宋钧」、「元钧」之别。宋钧的器形有花盆、碗、盘、瓶等品类,釉层厚而乳浊,因为釉料之内含有不同着色剂之故,经窑火烧造后产生天蓝、天青、月白及青中夹杂紫红斑等色彩。例如本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钧窑盘,此器呈四瓣海棠状,表面施天蓝色釉,釉面厚而乳浊,盘口因流釉而露胎,是宋钧常见的现象。此外,由于釉料中的元素比重不同,受热时产生上下流动而形成的「蚯蚓走泥纹」,也是宋代钧窑的特徵。
宋代五大名窑以优雅的器形和釉色独步瓷坛,艺术成就享誉中外,值得仔细监赏与品味。
章开沅: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
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史学已经、正在并将继续遭到冷落,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史学的冷落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根源乃在于人类文明业已生病。早在二十多年以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即断言20世纪实现了全球的技术统一,并且期望人类在其历史发展的下一阶段,追求政治与精神方面的大同。0000郭静云:“明”出自地
【编者按】“神”与“明”的形象、内涵及其历史流变,是理解《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一书的关键。春节前曾摘发郭静云教授之《“神”自天降》,现继续摘发“明自地出”,以与之呼应。二文均出自《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下编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神明观:从信仰到哲学”之一部分。谨以此文祝戊戌岁生机勃发,天地和谐。1、商文明“地明出入”的形象观念(1)甲骨文中“明”字的本义和字形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3:530000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有多大?
治学之道有小大之辨。庄子尝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敝》),都是讲“小不知大”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而近人王国维倡三境界说,其第一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拿登高望远当大前提,并不是一上来就讲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45:450000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非反盗墓刻意隐藏,三国史留谜团(考古图)
原题:谁让曹操刘备孙权们死后不得安宁本文作者倪方六自2008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汉魏墓(假曹操墓)考古之后,三国名人墓就引起了广泛了民间关注。曹操墓地、刘备墓地、孙权墓地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三国疑冢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图:魏主·曹丕图:蜀主·刘备图:吴主·孙权这里面有很深的时代原因和民俗背景,当然还有史料记载上的缺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6:540000“土夫子”加入考古队 挖出神秘小箱子 箱中藏有失传两千年古籍
湖南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诸侯封国,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废除于公元7年,共计209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悠久,文献资料中对于长沙国的记载十分有限,甚至让人产生疑虑。为了证实长沙国的真实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证据,证明它确实存在于历史舞台上。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如果没有物质证据与文献相互印证,那么有关长沙国的任何文字记载都会显得十分虚无。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33: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