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严禁出售堕胎药和帮人堕胎,首创“堕胎罪”
古代的避孕方法与堕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接着前面的《中国古人如何采取避孕手段?》一文,再往下避孕话题。
古代比较安全的避孕方法,还有“麝香避孕法”和“藏红花避孕法”。传说这两种避孕方法多为皇帝的妃子和上层女性使用。
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多女人如果全都生育,皇帝后宫岂不成了超级幼儿园?所以皇帝都会实行计划生育,皇帝“幸”后往往让太监给妃子采取避孕手段。

与零陵香一样,麝香和藏红花也被古人用作香料。西汉风流皇帝刘骜(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便很喜欢用麝香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
据汉人伶元撰《飞燕外传》所述,赵飞燕跟江都王刘非故姬李阳华学会了“九回沉水香”之术,将由麝香制成的“息肌丸”贴在肚脐上,便可以达到美容瘦身的目的,还会散出一种特殊的体香。
但麝香有很强的副作用,女性经常使用可导致月经失调,甚至不孕。从《汉书》记载来看,赵飞燕和其妹妹赵合德确是终身不孕,“卒皆无子”,或与此有直接关系。

此事被后人演绎为赵飞燕用麝香避孕,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生龙种是一大幸事,作为皇后的赵飞燕怎么可能避孕?但麝香被过去女性用来避孕却非虚构,如民国年间,在开封妓院里,便有老鸨诱骗妓女服用麝香以达到不孕的报告。
现代医药分析发现,麝香和藏红花的避孕药理其实并不确切,比较明显的是可致孕妇流产,孕妇不宜接触。而从清宫史料来看,皇帝妃子避孕的方法多使用物理手段,而非药物,最常见是通过穴位按摩、推拿,令妃子不孕。

清梁溪坐观老人著《清代野记》“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有这样的说法,清朝皇帝在幸过妃子以后,“总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这里使用的避孕手法就是穴位按摩。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避孕的方法,中医古籍也有记载,南宋代针灸专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妇人无子”条中有“石门忌灸”一说:“针关元治妇人无子。针石门、则终身绝嗣。”“石门”和“关元”都是生理穴位,前者管避孕,后者治不孕。

除了上述所说的避孕方法外,古代中国还出现不少在今天看来荒诞不经的避孕方法,如在敦煌遗书中,便发现了这么一种避孕手段:“妇女不用男女产,衣中安一钱,埋却更不生,有验。”
很显然,把铜钱埋到地下即可避孕,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种心理感应作用,结果一定会导致避孕失败。那么,古代妇女如果避孕失败了,怎么办?自然也是堕胎。
古代常用的堕胎方法,一是使用药物堕胎,再是使用针灸、按摩等手段人流。古代堕胎药与避孕药一样丰富,如上述被妓院老鸨用来给妓女避孕的水蛭,效果最好的则是堕胎,南朝医药家陶弘景《名医别录·下品》“水蛭”便称,其“主堕胎”。

到了唐代,人工堕胎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唐代中医名著中都列有堕胎单方。发展到宋元以后,人工堕胎技术已完全成熟,民间甚至出现了“堕胎药专卖”和“堕胎专业人士”。
其中,以元代民间堕胎之风最为严重。元代有人专门靠卖堕胎药、帮妇女堕胎谋生,与今天一样,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不少黑诊所和无证行医者。《元典章·刑部·诸禁》“禁卖毒药,乱行针医”条便称:“又有一等妇人,专行堕胎药者,作弊多端。”

对此,元朝廷专门下诏,严禁出售堕胎药和帮人堕胎,并破天荒公布了“堕胎罪”。特别规定,将妓女强行打胎是一种犯罪行为,要受到惩处:“诸倡女孕,勒令堕胎者, 犯人坐罪,倡放为良。”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堕胎规定为非法,并写入刑法之中,对保护古代妇女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人教你一招:如何让从池塘中折回家的荷花不蔫?
荷花盆赏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说了古人六月赏荷中“池赏”风俗,这篇文章继续来说说夏天看荷花的事。事实上,不论是到荷池边欣赏,还是栽植到大小缸里欣赏,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比较费事费时的,可能没这份闲心,多文人雅士乐之。于是,古人便想到一种最为省心、简单的方式——“瓶赏”,即将池塘中的荷花折回家中,插入花瓶中欣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9:32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11:590004甲骨文表明:早在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
按照文字演化的规律,中国文字应该由“原始刻符”,发展成为“原始文字”,进而再发展为“初熟文字”,最终进化出“成熟文字”的代表甲骨文。问题在于:甲骨文上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由于甲骨文卜辞记载的主要是盘庚之后的事迹,因此如今普遍的认知是甲骨文形成于商代,或商代盘庚迁殷时,也就是距今3600年或距今3300年时中国形成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0:50:110000王震中:论二里头乃夏朝后期王都及“夏”与“中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45:360000周大鸣:薪尽火传 万古流芳——深切缅怀黄淑娉教授
恩师黄淑娉不幸于日前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三,不惟门下弟子沉痛哀悼,中山大学乃至中国人类学界民族学界都深表哀悼。今天,我们在这里送别先生最后一程,缅怀先生为民族学人类学学术所做的贡献,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所做的贡献!先生之学,学贯东西,派兼南北,经世致用,历久弥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30:1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