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新疆作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地带,必然也成为众多考古研究机构争夺的一片肥肉,以至于前几年在新疆开会,人家新疆所领导人都抱怨,刚开始是西北大,现在社科院,北大,人大等全来了,而且还专门找好遗址发掘,人家自己倒只能忙着配合基建了。不过回头看看,如下表,人家新疆还真不赖,干出来的好项目真不少,足有11项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比隔壁西藏青海加起来都多。
新疆地区给我们的印象最初就是以前中学课本中关于汉唐时期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地方。所以既然在古代著名丝绸之路沿线,新疆在汉唐之际的考古发掘都十分令人注目。
比如著名的1995年中日合作尼雅遗址学术专察队对该N2区住居址、N5佛教寺院以及新发现的95MN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N2住居址位于尼雅遗址中部,由19处居室建筑组成大致呈圜状,排列有序。房屋内有功能各异的空间单元。清理出土木构件、佉卢文、毛织物、丝绸、铜饰件、料珠等文物。佛寺遗址位于N5聚落遗址所在台地的东部,呈“回”字形,中央方形基坛,四周为回廊。回廊东北隅倾圮的墙体中,出土了佛像、菩萨像壁画残片等。尤其是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堪称国宝啊!

多年后发掘的奇台石城子遗址则在多学科合作研究下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发现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而且与传世文献对比,基本确定石城子遗址即为东汉耿恭驻守地“疏勒城”旧址。最后,石城子遗址是汉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其考古成果对于阐释新疆自汉代开始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历史史实,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历史文化建设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外,新疆地区由于干燥的环境,使得这个地区的古墓葬对器物保存都非常好。最著名的莫过于小河墓地。该墓地发现罕见的具有祭祀功能的泥壳木棺墓、墓地规格最高的木房式墓葬、成排布列的“木尸”墓。部分墓葬尸体、服饰、随葬品保存较好,采集30多具古尸标本,出土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其中一具女尸保存相当完好被人们称为“小河公主”。而97年发掘的尉犁营盘汉晋墓地的M15出土的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堪称稀世瑰宝。其面料是一种双层两面纹组织的精纺毛织物,通幅织出成组的以石榴树为轴的两两相对的裸体人物、动物,带有浓郁的希腊(罗马)、波斯艺术风格。


除了城址和墓葬外,近几年,通天洞遗址绝对是一处大发现。这个洞完整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到3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最关键的还是在新疆这个特殊位置发现万年左右的旧石器遗址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与欧亚大陆西部远古文化的相关性等,以及探讨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群的迁徙扩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同样具有桥梁作用的还有吐峪沟石窟寺的发掘。大家都知道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印度,后来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再经过我国新疆到中原逐渐与汉文化融合。而新疆吐峪沟石窟既是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的佛教地点,更是联系南疆地区与内地佛教遗迹的重要纽带。新发现的壁画题材新颖,前所未见。出土的近万件多种语言文书残片(包括佛教写经、世俗文书等),还有绢画、木器、雕塑等,对于重新认识土鲁番的历史文化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至于青铜时代的巴里坤和阿敦乔鲁,虽然我们也都强调对青铜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但是,那个时代中原文化显然没到那边,而阿敦乔鲁的东西很多与中亚以及西伯利亚那边的安文化有关。所以目前,人家都说也别和那边的扯一块去,先建立好新疆锛地区的文化序列为好。
2021年度入选的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近年来中国边疆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的又一项重大发现,意义深远。该烽燧遗址为唐代“沙堆烽”故址,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系统揭露了烽燧遗址全貌,为研究我国古代边塞军事建置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出土的文书是迄今考古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文书所记录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交通、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诸多内容均为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实际应用文书的大量出土,大大补充了唐代边防的诸多细节,弥补了唐代军事文献记录不详的缺憾。

新发现的不同级别军事机构及线路,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考古发掘成果展现出沙堆烽与周边烽铺、镇戍、都护府、西域王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实证了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沙堆烽及出土遗物是唐朝中央政府管理经营西域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是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在维护丝路交通畅达、保障国家统一和西域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物教材。沙堆烽的考古成果,对于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军事史、书法艺术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1年尼雅遗址调查简报》,《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1月。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库车友谊路魏晋十六国墓葬2010年发掘报告》,《考古》,2015年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研究院:《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西)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温泉县文物局:《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2013年第7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考古》,2018年第7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局、尼勒克县文物局:《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2017年第7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12期。
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1:460000此岛曾隶属于中国几十年,却在一夜之间岛上中国人全变成了越南人
大家都知道岛屿之争一直是很多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一个临界点,很多国家为了争抢岛屿上面的有限资源而短兵相接。这些矛盾与冲突总是给人制造出一种错觉,就是岛屿上面资源都会非常丰富。其实不然,岛屿面积有限所以上面所能容纳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争抢岛屿并不是为了争抢岛屿上面的资源,而是为了抢占制海权以及环岛屿周围的丰富的海底资源。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2:460000山东的一座神秘古城 墓主或许是姜子牙(姜子牙墓)
山东发现的西周墓有可能是姜子牙墓。在山东省高庆县一个叫陈庄的地方,发现了一个袖珍古城遗址。据专家研究,它起源于周朝,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古城遗址中,考古学家不仅发掘了大量文物,还发现了一些神秘的铭文,其中一些刻有“奇迹般成就”的字样,于是人们猜测这座古墓就是传说中的姜太公和姜子牙墓。古墓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25:590000魏兴涛:“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是怎么被推翻的?
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迄今百年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础最早奠定于史前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作为黄河文化早期最重要代表的仰韶文化,在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历史见证。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