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祖坟, 后代出了16位皇帝, 至今无人敢盗, 高铁也要绕道走
我国历朝历代都笃信风水堪舆,尤其体现在墓葬选址上。
古人认为,将先人埋葬在一处风水宝地,能够保佑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家族兴旺显达。而在其中规格最高、声名最显的就是所谓龙脉,埋葬于此处,子孙便有机会开朝立代,登上皇位。
历代帝王在陵寝问题上,讲究选择“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同时历朝立钦天监、下设漏刻科,专为皇家贵胄挑时择地,收敛风水。

在这样的精挑细选之下,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往往勋贵坟茔随处可见,但凡事都有例外,被称为中国最牛祖坟的明皇陵,却是朱元璋年少潦倒时期的无奈之选,只能说历史的巧合确有其魅力。
命运的荒冢
元末天历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生活拮据,他们不得不频繁搬家,史书记载“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的家庭在温饱线苦苦挣扎。
至正四年,旱灾之后又是蝗灾,饥荒之后又是瘟疫,天灾人祸下,命运摧毁了这个家庭,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朱元璋的双亲大哥相继离世,只剩下他与二哥相依为命。
朱元璋回忆当时的情况:“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穷困潦倒之下,他不得不将亲人草草掩埋,草席裹尸,水浆祭祀,连坟地都是好心的邻居赠与的。
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块凤阳乡下不起眼的寒酸野冢,会在日后成为明朝16位帝王的祖脉所在。
龙兴之地
在朱元璋经过人所熟知的草根奋斗历程之后,他终于有所建树,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号称吴王。在称王后,他立刻将修缮祖坟提上了日程。
按照原计划,他打算将父母的坟冢迁至别处。但当着手实施时,世称卦能通神的青田先生——刘伯温在查勘一番过后却极力劝止他改葬。
原来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的祖坟本身就处在一块极其隐秘的龙脉之上,坟北有玉带河,又有古井排列左右,形成了龙身龙眼,汇聚龙气。据称朱元璋能白手起家建功立业,也与之不无关系。
于是朱元璋便只得作罢,但也在原址大兴土木,加以修缮,建起了如今我们所知的明皇陵。明皇陵规模磅礴,气势恢宏,在朱元璋治下落成之后,又历经了明朝数代帝王修缮扩建。
其共有土城、砖城、皇城三层城垣,最外围周长近14公里,占地面积巨大。同时内部陈设也极尽精细,其中的石刻尤其珍贵。这些石刻陈设在墓葬主道两边,包含了官员与神兽等题材,庄严肃穆,尽显皇家气派。
它们刻工精细,用料考究,数量世所仅见,具有丰厚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同时其中的石碑撰文,功过不讳,成为后世研究朱元璋时期的重要史料。
盗贼禁土
明朝时期,明皇陵地位极尽崇高,但等到明朝灭亡之后,情况便截然不同了。清朝统治者入关时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将明皇陵保护了起来,但无非是收买民心,安抚遗民巩固统治之举,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花费心力修缮维护。
但这种保护聊胜于无,在官府看守之下,明皇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免于盗墓贼的叨扰。但也有野史称,乾隆曾盗取了明陵中的紫檀梁木,用来修缮自己的宫殿。
等到民国乱世,军阀混战之时,不少君陵爵冢都惨遭盗挖破坏,甚至清东陵也不例外。但在这种情况之下,明皇陵却奇迹般地独善其身,免于破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时代久远,地表建筑损毁严重,难以找到真正的地宫入口,另一方面,在民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之下,作为汉族正统的明代政权自然被捧上神坛。而其皇帝陵寝一旦有人盗挖,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也没有人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从陵墓本身来说,明皇陵的设计世所独有,依山石碎沙而建,具有天然的保护屏障,同时在民国时期的首府南京附近,目标太大,任何人在盗挖之前都得忌惮三分。
其上种种因素天时地利,最终造成了明皇陵盗贼禁地的神话,至于与其本身的风水堪舆关系几何,既难以考证,便交予后人谈笑评说吧。
工程改道
明皇陵尽管没有盗墓贼造访,但是在抗日时期,却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洗劫破坏。地表建筑被破坏打砸,主道旁的石像生也多有损毁。
直到建国后的1980年,政府部门开始着手修缮明皇陵,力图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
如今,明皇陵大致已经修缮完成,同时被设为4A级景区,成为了安徽当地的旅游业支柱。在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从为了保护皇陵,不惜将高铁改道一事便不难看出。
彼时是2010年,由于明皇陵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正好处于凤阳市的交通要道上。按照初期规划,一条高铁将从皇陵中央穿过,将明皇陵一分为二。历史上来说,这类事情并不鲜见,建国以来,因城市规划而被迫让道,或损毁、或搬迁的古建筑或古墓比比皆是。
但最后安徽省政府经过仔细调研与多番考量,还是决定斥巨资改道高铁。
原因有二:首先自然是明皇陵自身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其规模宏大,内容瑰丽,更是难能可贵地在历史中保持了完璧之身,如果因高铁建设而冒着破坏墓葬的风险,无疑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其次,明皇陵在历史长河之中,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帝王坟冢这么简单。它是日本侵略者的丑恶行径的见证者,也是新中国修缮古迹保护文物决心的体现,其身上承载的意义众多,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
综合这些考量,安徽省政府花费两亿多元让高铁建设绕道皇陵,尽管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不是金钱可以量化的。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独一无二的遗产,值得所有人珍惜与保护。
祁连山出土千年古墓 专家根本不敢看墓志铭(出土古墓)
甘肃发现的墓葬是吐蕃吐浑王的墓。在2019年,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在甘肃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墓葬,连忙召集了全省的多个考古队前来帮助,考古队在发掘之后已经发现了。这里应该是一个唐朝时期的墓葬,虽然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不过真题保存的非常好,并且也没有发现盗洞,也就是说还没有盗墓贼来到过,于是他们在得到了上级的批准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这个墓葬的发掘。墓中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1:02:290000过去盗墓潜规则:不挖三种墓,挖了不能做三样事
古代盗墓“潜规则”本文作者倪方六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被古代盗墓者盗过的墓里,现代考古发掘还能有很多珍贵的随葬品出土?而被现代盗墓者光顾过的墓里,除了死人骨头不要外,什么都要,连棺材都弄走。这个背后原因很复杂,涉盗墓伦理问题——请别说盗墓者没有道德底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2:070000重大考古发现三星堆 找到了什么样的文物(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找到了黄金面具、黄金权杖。对于我国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工作来说比较大的发现,除了兵马俑之外,应该是三星堆,甚至于三星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比马俑更加重要。三星堆是出现在我国四川境内的一种文明,有人认为三星堆的神秘程度可以和玛雅文明相比较。不少人都觉得三星堆的创造者应该是古代时期蜀国人。三星堆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49:380002盗墓贼闯进康熙墓取出稀世九龙杯 上交故宫后为何消失了
历史上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具有可观价值,还代表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一些不法之徒却无视这些文物的价值,盗墓掘坟成为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在所有的墓地中,帝王陵寝大概是所有盗墓贼的首选或者说终极梦想吧,它们通常蕴藏着无数珍宝。清代的帝王墓地就曾多次被盗掘,而其中一件稀世珍宝——“九龙杯”,就被土匪田老七盗取。这件珍宝却消失于故宫后,至今下落不明。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09:280000张天恩:西周社会结构的考古学观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