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灿:《考古学界眼中的中华文明》序
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中国文明起源,有时候又等同于中国文化起源。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化起源,大致经过了如下四个阶段。
从1921 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开始的前10年,中国文化西来说甚为流行。仰韶文化发现之后,一方面,安特生推断仰韶村是“中国人的第一个史前遗址”,仰韶文化是“中华远古之文化”,另一方面,因为仰韶文化最有特色的彩陶,跟中亚地区今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等地出土的彩陶又很相似,所以安特生又提出了仰韶文化即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
1928 年吴金鼎在山东历城发现了城子崖遗址。1930年的正式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卜骨、黑陶和城墙,城子崖遗址的面貌明显更接近刚刚发掘揭露的安阳殷墟小屯商文化。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因此认为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证实了中国东西部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也即证实了傅斯年根据古代文献提出的所谓 〝夷东夏西〞说。徐中舒认为,小屯文化和仰韶文化各有渊源,分属两个系统,仰韶为虞夏民族的文化,小屯的文字和青铜器说明它应该另有来源,直说 “殷民族颇有由今山东向河南发展的趋势”,“小屯文化的来源当从这方面来探求,环渤海湾一带或者就是孕育中国文化的摇床”。因为当时龙山文化主要发现在河南安阳以东的地区仰韶文化主要发现在河南中西部及其以西地区,所以就在考古学上建构出龙山文化在东、仰韶文化在西的东西二元对立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史前文化的东西二元对立说成为显学。
尽管从20世纪30 年代中期开始,刘燿(尹达)就怀疑安特生把仰韶村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搞混了,并通过类型学的研究,正确地把龙
山文化遗物从仰韶文化遗存里分离出来,但直到 50 年代中期,仰韶文化向东发展,龙山文化向西发展,在河南形成所谓“混合文化”〞的理论,还很流行。直到 1956 年安志敏发掘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夾在庙底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证明至少在河南地区,龙山文化是从仰韶文化经由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张光直明确提出,从仰韶到商“是一个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的传统的演变与进步。把仰韶与龙山当作两个文化,再在文化之外去找殷商文化的来源,似乎是不必要了〞。张光直还指出,中原地区的文化向四方发展,形成所谓“龙山形成期〞或者“龙山化时期”,最终奠定了历史时期中国文明的基础。这样,就在考古学上建构出中国文化起源的一元说,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同时并存、东西对立的二元论,最终被仰韶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再发展到历史时期商文化的一元论或中原中心论所取代。这个学说,一直流行到20 世纪80年代初期。
与此同时,由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中原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也有相当多的重要的考古新发现,碳一14测年又揭示出各地史前文化的年代,夏鼐在1977 年率先提出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否定了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并向周围地区传播的旧学说。1981年,苏秉琦和般玮璋发表著名的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化分为六个区域,即陕晋豫邻境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及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和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明确指出 〝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对中原中心论提出公开挑战。张光直在 1986 年新版的《古代中国考吉学》中,提出相互作用圈理论,也否定了中原地区一枝独秀的学说。他把从公元前四干年开始还没有迈过国家门槛的中国相互作用圈,分为内蒙古长城地带,以兴隆洼文化最早;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多个文化圈,明确指出,这些区域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互作用,“布定了最早的中国历史文明的地理舞台”。又指出,每个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文化上和社会上都越来越复杂、越分歧、越分层,终于导致这些区域中产生文明的基础。严文明把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燕近文化区、甘青文化区、江浙文化区、长江中游区等六个地区,认为后五个文化区都紧邻和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五个文化区是花瓣,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假如我们把中原地区的各文化类型看成是第一个层次,它周围的五个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那么最外层也还有许多别的文化区,可以算作第三个层次……它们同第二个层次的关系较同第一个层次的关系更为直接也更为密切,好像是第二重的花瓣。而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在肯定“在文明的发生和形成的整个过程中,中原都起着领先和突出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 “中国早期文明不是在一个地区一次发生,而是在许多地区先后发生的,是在这一广大地区中的许多文化中心相互作用和激发的结果。早期文明的起源地区应包括整个华北和长江中下游”。虽然学者之间的论说有不少区别,但大都认为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文化起源的多元论终于取代了一元论。
但是,中国文明起源又不等同于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更确切地说是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如果不算李济1957 年在美国出版的 《中国文明的开始》一书,明确在考吉学上提出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是1985年夏鼐出版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他说“我以为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像别的古老文明的起源问题一样,也应该由考古学研究来解决。因为这一段历史阶段正在文字萌芽和初创的时代。纵使有文字记载,也不一定能保存下来,所以这只好主要地依靠考吉学的实物资料来作证”。作为“保守”的考吉学家,他又说:“二里头文化同较晚的文化相比较,是直接与二里岗文化,间接与小屯殷代文化,都有前后承继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至少它的晚期是够得上称为文明,而又有中国文明的一些特征。它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的开始,也是接近开始点了。比二里头更早的各文化,似乎都是属于中国的史前时期。” 尽管如此,他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应该到诸如晚期河南龙山文化、山东晚期龙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和西北地区的“甘肃仰韶文化,等中国的“晚期新石器文化”中去寻找。他说,“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国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文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风格和特征。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中已具有一些带中国特色的文化因素,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是在这此因素的基础上发展的,1986年,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一文中,苏秉琦提出了 “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概念,根据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发现,提出“我国早在五干年前,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稍后发表的《中华文叨的新曙光》一 文中,苏秉琦又明确提出,“这一发现把中国文明史提前了 1000年但还不是我们文明的起点,寻我比这还早的文明,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这一论断,把中国文明的起源明确追到了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苏秉琦的观点一方面激起很多争议,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1989年9月和199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编辑部先后两次召开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多位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发表意见,也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随后不久,苏秉琦又提出了 “吉国、方国、帝国”的国家起源和发展三部曲。1997年,苏秉琦发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提出:“秦汉统一时中国幅员内各地大都经历了从氏族到国家的历史过程,各地相差幅度一般不超过五百到一千年,但都可追湖到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前,甚至还可追湖到更早。总之,在距今五千年前后,在古文化得到系统发展的各地,古城、古国纷纷出现,中华大地社会发展普遍跨人古国阶段。” 苏秉琦还认为,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方国的最早出现是在夏以前,良渚文化被认为是最早的方国,把良渚文化放在跟夏商周等早期国家一样的地位上。
2001 年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启动,集合全国学者开展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更加深人的研究成果。到今天为止,虽然学界的意见远非一致,但不少学者认为,距今 5300 年前后,包括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辽河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已经步人交明化的轨道或曰出现了 “古国〞政体;公元前三千纪龙山时代的不少考吉学文化已经进人文明社会的门槛。比如严文明就认为:“在公元前 3500 年前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以及燕近地区都已经步人文明化的轨道,出现了许多象征国家的大型聚落或城址。古代城就是国,城里人叫国人,广大的乡村叫野或鄙。所以大量城址的出现就意味着小国林立局面的形成。这些小国的统治者往往握有政权、军权、财权和神权,这只要看看那些最高等级的墓葬的随葬品就明白了。各国的情况不同,在相互的斗争和交往中,有的兴盛了一段时期就衰落了,有的只是县花一现,有的则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也更加复杂化,从而为下一阶段世袋王朝的建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张光直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在公元前第四千纪中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布定了最早的中国历史文明的地理舞台。每个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文化上与社会上都愈来愈复杂、愈分歧、愈分层,终于导致这些区域中产生文明的基础。 “在《王的兴起与城邦的形成》一文中,张光直又说:“到了龙山时代的初期,大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现代中国境内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东海岸地区,分布着成千上万的城邑。通常数个城邑构成一个国,国的居民在国内国外组成宗法制度的亲属群。这些宗族内部有结构性的社会层次,在上层的统治者以积聚财富为业。他们积聚财富的手段,完全是政治性的。第一是战争,希望能够战胜将敌邑吞并,将它的财富据为己有。第二是增加劳动力:或增加劳动人口,或增加原有人口的生产量。无论是哪一个手段,国王的政治权力必须不断增加。政治权力不断增加的一个主要手段便是国王对巫术的独占。”
这只是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探讨,最近 20 年来,学者们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动力和机制进行了不少研究
这部文集,收集了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 40 篇文章,因为考虑面向公众,收文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文章大多是短篇,有学术论文也有通俗性的报纸文章,虽不能把学界的研究成果悉数纳人本书.实际上收录的文章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也大致反映最近三四十年来中国考古学界有关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过程和样貌。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的讨论,第二部分是与主题相关的专题性论述。两部分皆大致依照发表时间的早晚排序。韩建业先生为本文集的出版出力不少,杨新改和张晓雯女士为此书的编校尽心竭力,在此对他(她)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所选文章或有疏漏,也难免偏颇,诚恳地希望批评指正。
2021 年 10 月5 日
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主讲人:郭静云教授整理者:张若旭编辑:赵柏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2:590000陈淳:三星堆青铜树象征性研究
一、前言1986至1987年,三星堆遗址的两个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十分别致和新颖的考古遗存,其中如青铜人像、青铜面具和青铜树等是以前从未见的器物,引起了中外考古学者和艺术史学者的极大兴趣,研究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章和著作。面对这批罕见材料的独特性,在对其用途和文化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学术界也出现了诸多歧见和纷纭的解释,成为我国考古研究中最具悬念的课题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10:090000云南丽江发现百余古墓 都来自于哪个朝代(云南古墓)
丽江发现的上百个古墓来自于新石器时期。一直以来在我国各地都有着古墓的发现,而在十年之前云南的丽江市就挖掘出来了一个古,这个古墓群当中有着上百的文物,并且也被称之为云南八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这个古墓当中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期的古墓群以及不少的石器,另外还发现了一些青铜器和玉器,而这个古墓由于也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风化,所以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抢救性的挖掘。古墓的规格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21:310000母亲收藏18年的“破纸”,却被儿子无偿上交,专家:估值10个亿
文物的流失是很让人痛心的事情,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都会无可避免经历文物流失的情况。在我国,尤其是时局动荡的抗战时期。1945年的时候,日本的败局已定,溥仪匆匆出逃。逃跑哪能带走很多的好东西,于是就有很多宝贝被丢弃了。一、苕溪诗我要新鲜事2023-07-22 19:58:140001地下文物看陕西:凤鸣岐山,周人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生活在泾渭流域的姬姓周族部落,在辗转迁移并与周遭部落的纷争融合过程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开始迈入文明的大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26: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