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我国史前第一波艺术浪潮策源地
约7000年前,在偏僻的湘西山区生活着一群“高庙人”。他们聚族而居,过着原始又快乐的渔猎生活。他们崇尚太阳的神奇,他们感恩大自然的馈赐,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创造着物质生活。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步入了贫富分化的史前文明社会。他们面对无法控制的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修建了大型祭祀场所,创造了礼神祭器和完整神系,用神秘的祭祀仪式祈求上天的恩赐与庇佑,获取心灵的抚慰。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太阳、八角星、凤鸟、兽面、天梯、神山等各种神灵图像,把自己美好的愿望镌刻在精美的陶器上,向通天达地的神灵祈福。他们不甘心偏居一陽,有着走出大山的果敢与豪情,不遗余力地与周邻人群交流、碰撞和融合,传播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凝聚出独特而又神秘的高庙文化,谱写了中华远古文明的绚丽华章。

这段文字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距今七千年的高庙遗址。这个遗址发现得相当晚近,1985年在湘西洪江市安江镇北的岔头乡岩里村进行全国文物普查时才发现,1991、2004、2005先后发掘三次。发现该遗址为面积仅3万平方米的小型聚落, 但却前后历经两千多年。根据考古学分期将遗址分为两期,早期为距今7800至6800年,晚期为距今6300年至5300年。因为这个遗址的内涵并不见于湖南其他地区,所以被命名为“高庙文化”。

高庙遗址能够入选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绝不仅仅因为发现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史前小村落发现的祭祀遗迹,这个祭祀遗迹还出土众多令人惊讶有奇特纹饰的白陶。

祭祀遗存位于高庙遗址的顶部,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由祭场所、祭祀坑遗迹祭祀相关的附属房屋和窖穴几部分组成。这些特殊祭祀遗存的发现,不仅反映了高庙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状况,而且对追溯我国宗教祭祀活动的起源及社会分化文明进程有重大意义。

在祭祀场地层堆积中,出土了大量以凤鸟、獠牙兽面、太阳、八角星、天梯、神山等图像主题做装饰的陶器,其中不少是精美的白陶。这些陶器显然不是一般生活日用陶器,而是用来与神灵对话的祭祀器物,根据地层及共同器物的特征判断,这些特殊器物的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这些特殊图像多表现为对神灵崇拜的图像,图像多以戳印蓖点连缀而成,习见减地剔刻手法,有的还填彩或直接绘彩,具有浓厚的渲染效果。

祭祀场所出土的神灵图像和精美白陶显然是高庙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这些产生于湘西的精神符号,在稍晚的阶段开始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黄河和淮河流应用于甚至更远的东南亚地区都广泛发现类似题材的陶器及图像。例如在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安徽的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玉器都见到与高庙文化相似的八角星纹。而在湖南的澧县孙家岗、以及更远的良渚文化、仰韶文化中可以见到与高庙文化相似的獠牙兽面纹。而诸如凤鸟纹,在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甚至西周青铜器上均有发现。所以,高庙文化的神灵信仰观念,以及所发明创造的各种纹饰主体,对我国后续的考古学文化影响深远。


然而,为何这样的小村庄会有一个如此神奇的祭祀场所?这些明显超出我们认知的纹饰为何能追溯那么久远?而这波始于高庙的白陶纹饰的艺术浪潮,虽然已经被学界所熟知,但是又是怎样一波波流传呢?这些都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去弥补这段历史。

江西考古的重头戏:东周时期的清江盆地
清江盆地地处赣江下游地区,鄱阳湖平原的边缘地区。清江盆地是以赣江为主轴,包括西侧的袁江和肖江等周边水系,外围以山地和分水岭为界构成的一处相对封闭的盆地。整个盆地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包括今樟树市全部、新余市东部、丰城市大部,新干县北部等大片区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16:270003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2016-02-23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9:540000仅凭一把洛阳铲,盗墓者是如何弄清深埋地下棺材摆放位置的?
盗墓铲的使用技巧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洛阳邙山上调查盗墓时,各种类型的探孔和布列乎全部看到了。打探一般次序是,星点→线点→井字点→梅花点。即打了一个孔后,觉得地下可疑,在附近上下或左右再各打探孔,可疑性加大,则探孔的密度也加大。探孔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最后的“密密麻麻”。图:利用洛阳铲搞勘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1:260001新发现 | 陕西发现北朝豆卢恩家族墓园 为首次发现最为完整的北周家族墓园
作者:段毅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一处北朝家族墓园,位于今杜镇南朱刘村东,敦化路以东、广德路以西区域。在发掘过程中,编号M3的墓道出土一块残缺的神道碑首,依据碑首提供的文字线索,认定该墓葬应系北周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豆卢恩之墓,随后考古队对全区域进行了再度详细调查和考古钻探,从而发现了原来遗漏的墓园兆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42: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