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色彩:元代绘画的承上启下
昨天已经讲过明代绘画的概况,参考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期——明代绘画的缤纷世界在明代绘画繁荣的背后是明代画家对元代绘画的继承。元代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短暂,但在绘画历史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一批画家创作了影响深远的传世之作。
远古的岩画和彩陶纹饰选择了以线条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因此,一杆笔,数道线条创造了“千载寂寞、有图可鉴”的中国画。捻一阕诗情,书一怀画意,灯火万家,淡墨红尘,成就了元明时期无数名家的精品。他们脉络清晰,品类丰富,均为稀世珍宝。一幅幅纸绢上的无声诗词,透着素淡的古雅气息,萦绕着绘画绵延千载的内在精神,浓缩着先贤数百年来的思想传统、美学追求和生活观念,呈现出元明清以来清晰的艺术演进路线。物色景中游,当你欣赏一幅幅传世名作时,仿佛在水云繁华中步入别样的探幽寻胜之境。

蒙元时期的知识分子借用自己的笔墨书写自己生不逢时,耿介自傲的情怀,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这时期的画家大部分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和在野的文人,他们在创作上主张“以貌求神”、“以逸为上”,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的抒发。文人画家们开始将自己擅长的抒发、诗文引入绘画中,讲求绘画的书法韵味,加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化品位,创作的主要题材是山水和梅兰竹菊、枯木、窠石。元代初期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中后期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为代表。

元代画家大多消极避世,隐遁山林,其山水画溢满造化之灵气。他们赓续传统绘画技法,将唐宋以来的青山绿水发展为水墨山水,这是元代山水画发展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元四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文人画的兴盛,元代“枯木竹石”、“四君子”等题材的绘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发生显著变化。艺术上不再崇尚雕饰和工丽,讲究力求自然天趣,提倡以素净为贵,主要用水墨技法表现。其画风开启了后来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声。著名花鸟画家有钱选、陈琳、王渊、张中、张舜咨询=等人。他们在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基础上各变其法。

意大利出土2000年前青铜雕像:奇特现象再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本月,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一处古罗马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24具青铜雕像与大约5000枚金银铜币,保存完好,年代可追溯到2000年前。据介绍,其中的青铜雕像细节复杂且丰富,描绘了不同的形象,部分保存完好的雕像上铭文清晰可见,刻有雕像对应的名字。考古领队雅格布·塔波利声称,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发现,是目前意大利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个可能完全还原其历史背景的古代雕像堆,或将改写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9-26 19:48:440000古代战争中,如何利用建筑瓮中捉敌?
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瓮中捉鳖、引君入瓮这类成语,在成语中,“瓮”为一种盛器、坛子,可将人、动物困在其中。那么“瓮”在古代建筑里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守护一座城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6:450000石峁:石破天惊的史前奇迹之城
如果说这几天再次爆红的三星堆打破了之前我们之前即有的夏商周三代文化格局,那么陕北的石峁城址则以石破天惊之姿打破了我们原来史前文化格局,用王仁湘老师的话,惊喜不断的发掘,我们始终难以将石峁放在之前的史前文化格局中。所以,在看完陶寺、西吴壁和齐家坪之后,该轮到石峁这个重磅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9:2100001960年陕西发掘一座墓 墓主人身份不简单
在1960年的九月,陕西省文物局的专家们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应该进行一次陪葬墓的发掘。工作人员进入墓室后发现了一具骸骨,坐在棺椁旁,手中还拿着刻有字的龟甲。从残存的骨盆碎片来看,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年龄较小,同时还留下了难产和堕胎的痕迹。进一步的发掘揭示出这座墓主人的身份格外复杂。这座墓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30: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