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
昨天发了一篇关于明代服饰的帖子,参考:中国古代汉服制度的巅峰——明代的官方服饰 感觉是进了一个新的领域,虽然知道明代服饰制度很重要,但对具体内容还是不大清楚的,我也跟着查查,今儿再补充个知识贴,大家一起学习。

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最多的明代官方服饰就是朝服。朝服是等级地位较高的一类冠服,应用于比较隆重的礼仪场合。《明会典》记载,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奖、开读、诏敕、进表、传制时,官员穿朝服。朝服定型于汉代,历代沿袭。明代朝服承接唐宋的制度,但品级划分更为严格精细,以层次分明的七个等级,规定九品间的服饰规范。明代不论文官、武官,一律着梁冠、赤罗衣、赤罗裳、白纱中单等,以梁冠数量、大绶图案及带銙、组佩、绶环、笏的材质区分品级。大家可以自行脑补电视剧里朝堂之上,不同品级关于的穿戴。

常服是明代文武官员在常朝、视事时所穿的服饰。可以理解为大家日常上班工作所需要穿的正装,但又不那么隆重。明代官员的常服包括乌纱帽、圆领、贴里、革带、靴等。明代常服参照唐代男子的衣冠形象。洪武元年规定官员常服为“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洪武二十四年又规定“常服用杂色纻丝、绫、罗”,并在衣身的前胸后背处饰方形的“彩绣花样”,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所以也就明白所谓的“”“衣冠禽兽”。这类“花样”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补子”。“补子”的应用,是明代官服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上承唐宋,也对清代官服有很大影响。

公服是明代在京官员每日早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的时候所穿的服饰,在外文武官员每日清早办公时需要穿公服。后来在京文武官员只在朔望日参加朝会时穿公服,外任官员则在最初接任和谢恩时穿公服。明代公服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形制,包括帽子、圆领右衽袍、笏、革带等,以袍的颜色、带銙和笏的材质区分品级。

忠静冠服是明代官员的燕居之服,定于嘉靖七年。忠静冠服的样式参照古代玄端服的制度,取“忠静”的名字,在于勉励官员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包括忠静冠、忠静服、深衣、素带、素履、白袜等。
吉服在明代虽然未被纳入到冠服制度中,但是在各类典章政书和文学作品中多有提及。这类服饰多用时时令节日,寿诞、宴饮、婚礼等吉庆场合。其实,也类似我们现在一般出席一些正式或者喜庆的场合总要穿好点。当然也许我们所属于的层级还比较低,所以做各种事情对服饰的要求比较随意。吉服样式繁多,有圆领、直身、道袍、拽繖、贴里、袄裙等;用色明朗,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纹饰繁缛,常采用吉祥图案或应景题材,文化意蕴深厚,,工艺精湛,大量运用妆花、织金、刺绣等技艺,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古代妇女虽然没有官衔,但是也有很多相当有社会地位,她们很多被称为命服,指的是有诰命封号的女性。品官命妇冠服分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用于朝见君后、参与祭祀等大典,包括翟冠、大衫、霞帔等;其他礼仪场合则穿常服,用各色圆领袍、补子,花样随她的丈夫或者儿子的品级。命妇制度定于洪武元年,之后多次被修改,洪武二十四年后基本未作修改,但在实际制作、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与制度不符的现象,这在明代命妇像、传世出土的命服饰中都有所体现。

已知帝王陵中,安阳的曹操高陵排第几?影响力可与秦始皇陵比肩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你会想去探馆吗?拜托,这可是曹操墓啊!在我看来,历代帝王陵中,曹操陵墓的影响力几乎可以与秦始皇陵比肩。曹操本就是古代的“流量明星”。《三国演义》的成功功不可没。一部《三国演义》,让曹操几乎家喻户晓。即便没读过《三国志》,他的事,无论真假,好的坏的,多少都晓得一点。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9:00:450000挖掘埃及法老墓后 流传的“死亡诅咒” 是真实存在的
图坦卡蒙,这位年仅19岁的法老并没有在位时创下什么伟业,反而是因为其突然的死亡和未被盗过的墓穴而闻名于世。考古学家在打开他的陵墓时,发现里面珍贵的随葬品无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然而,与此同时,图坦卡蒙的墓也因为诅咒和死亡之谜而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27:330000考古队挖到国宝文物 墓主人来历很大(君主墓葬)
湖北发现的一个水下古墓是楚国附属国君主的墓葬。在1978年湖北随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水面有很多的木炭。在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之后,反而是找来了考古部门。考古部门经过简单勘测这是一个水下的大型墓葬,随后考古部门马上让人开始进行排水挖掘。很快就把这个墓葬的全貌给展示了出来,墓葬的长度有21m。宽度有16m,而深度更是来到了13里,在这个墓葬里还存放着几口棺材。墓穴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52: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