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接上文2020年游学——山东古代佛教造像概述,山东佛教艺术遗存主要有三种:石窟、摩崖石刻和单体佛造像。这些佛造像以现在的青州为中心分布,那里是北朝和唐宋时期山东地区的佛教艺术中心,所以造像风格也最为精美。

从时间角度来讲,首先是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北齐三个时期。
北魏时期,山东地区佛造像以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像最为典型,佛像上的衣着开始有本土化的趋势,流行汉人的宽衣大袍,宽衣带,衣服厚重,衣摆飞扬,形体沉稳但也不失飘逸之感,佛像目光清秀,也不是西部地区严峻的形象,这些形象的改变反映了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文化崇尚和学习的进程。

东魏时期,背屏式三尊造像依然十分流行,佛像的衣着和装饰品逐渐更加精细化,对作为佛教护法形象的龙纹,雕琢也十分精细,这样的风格也是青州地区佛造像的突出特征。纵观当时全国,以青州地区对龙纹刻划的造诣最高。同时,菩萨像更加侧重肌肤的美感,多见华丽的璎珞的装饰。此时佛教造像的风格展现进一步汉化的趋势。

北齐时期,山东佛造像达到繁盛的时期,以单体圆雕像为主,佛像穿着圆领和袒露右臂的衣着,身体肌肉线条更为凸显,衣服轻薄贴身,有“曹衣出水”的说法,成为当时佛造像艺术的一时风尚。

背屏式造像,是山东地区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佛造像样式。这类造像通常有圭形、矩形或莲瓣形的背屏,然后在背屏前用高浮雕、浅浮雕或线刻的手法,雕刻出主佛、菩萨、弟子、供养人或飞天等佛教场景,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当然也有单尊或多尊的情况。早期的背屏式造像屏和座多为一体,屏部较厚,侧、、背多雕刻千佛等内容,体量大、气势恢宏。但是,后期屏和座分离多为榫卯结构,风格也逐渐飘逸,这和上文对各时期佛造像风格的变化相吻合。在众多背屏式佛造像中以青州龙兴寺出土的背屏三尊像艺术水平最高。所以,又有“青州风格”的说法。
青州风格,主要体现在北朝时期背屏三尊造像和单体圆雕造像上。背屏三尊像一般中间为主佛像,两侧各立一位菩萨,造像神态安祥,面露微笑,呈俯视众生状。一般在主佛像两侧雕刻双龙,龙口衔莲花,托举菩萨。龙和莲花雕刻得十分精美,是青州风格的标志性特征。背屏上部正中多为一单层塔,两侧对称雕刻飞天,其他部位装饰火焰纹。青州风格另外一大特征便是单体圆雕佛像和菩萨像多为薄衣透体,这些造像体态修长健美,服饰轻薄,表现出比例准确,身体匀称的造型之美。可参考相由心生:中古山东龙华寺出土佛教造像精品
北朝时期虽然是我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但是由于佛教太过于兴盛便会威胁到皇权和国家的经济命脉。比如,有些王朝佛教十分兴盛,很多皇帝干没几年就会出现,像同时期南朝的梁武帝,还有之后大理段氏多有出家去天龙寺。另一方面,古代土地税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寺院是不用纳税的。如果太多的寺院和人去出家的话,土地都被寺院吞并,国家土地就减少,人一有困难就出家,纳税人就变少了。所以历史上便有几次灭佛运动。北魏和北周时期发动过两次,佛教造像遭到了重大破坏。比如,我们在一些古代佛像上看到一些后人修补或装饰的痕迹,如造像残躯面上保留的小孔或铁条等,都是佛像多次被修复的证据。
扩展阅读: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佛造像、经卷和唐卡
2020年游学: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甘肃省博的佛教造像与壁画
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的佛教文物
日享一书TLs01《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
日享一书BGl01《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陕西豪族的地下世界
前天得了一套好书,详细介绍了陕西蓝田一豪族的家族墓地,看人家墓地的形制,显然比清明节去我们家的要高大上的多,人家的已历千年,我们的还需努力。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田中。该墓园做东北朝西南,依塬面水,面积约84000平方米。园内建有家庙、神道、石刻、兆沟等完整墓园配置,北部乃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5:08:050000白天买只麻袋,晚上就去盗河南博物馆差点被捉,再盗得手了
河南博物馆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博物馆——这是绝不可以有的念头。但在梦想快速“发家致富”的1990年代前后,全国还真的发生了不少博物馆被盗案。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说了屈原纪念馆9件文物被盗的事(见《觉得盗墓累人还要本钱,拉好友直接盗博物馆,惊动公安部》、《盗贼破窗爬入湖北屈原纪念馆,撬开展柜盗走9件重要文物》诸文),这伙盗贼胆子很大,也十分狡猾,但最后还是让警方逮到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5:210000湖北发现疑李自成“大顺藏宝”,考古专家前来调查,发现更大疑团
湖北境内的一个神秘藏宝地本文作者倪方六“湖北”,成了今年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原因就不用说了。其实,湖北真是个好地方,境内有不少“宝地”呢,时不时会挖出金银财宝。湖北境内最有名、流传最广的藏宝传说,要算明末“大顺藏宝”,传是李自成从北京败退至湖北藏下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7:320000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流——兼论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的年代
#一国一品#2002年发掘出土、2004年清理揭示的二里头文化二期的绿松石龙,清晰地展示了夏文化“龙”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2018年以来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发现的石雕龙,则表现出与二里头绿松石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150000东北挖出600多吨金条,日本:别碰!是我们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上个世纪建国时期,东北地区就流传出挖出了超过600吨的金条的传言,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然而,日本却对此率先发出了强烈抗议的声音,表示这些金条属于他们。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二十世纪之初的历史。无数的疑问都围绕这些金条展开,这些金条是从何而来?这些金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带着黄金逃命的沙俄将军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11:1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