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46

铜铙:浙江最早的三件青铜礼乐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521

这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器形像铃,但是形体更大,口部向上呈凹弧形,主体部分像是两个瓦片相互覆盖的扁圆体,横截面呈阔叶片形,两侧的角比较尖锐,被我们称为铙。器物主体正中下部为一管状的柄,被称为“甬”,甬通常中空,与主体内部相通,甬内通常有木段。因《周礼·地官·鼓人》有“以金铙止鼓”之说,所以有学者认为铙是退军时用来指示停止击鼓的。

商晚期铜铙

在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的墓葬中多次出土有铙,通常以三件成组,且形制、纹饰、铭文均相通大小逐一递减。根据现在实测音频,铙这类乐器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应该是与其他乐器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商代的铙应该不仅用于军旅,而且还可用于祭祀和宴享。

现在互联网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在商代是赤裸裸的边缘地区,在商代之前这里仅仅出土过个别青铜小件工具或兵器。但是,在商代晚期却出土了三件铜铙这样的乐器。

第一件云纹铜铙在1959年出土于长兴县小浦上草楼村。该铜铙通高51.4厘米,宽40.4厘米,甬长18.2厘米。铙体正反面均装饰有三排18个乳丁,篆和钲处均饰排列整齐的勾连云纹,甬正上方由细线勾勒出简化的兽面纹,舞部的勾连云纹线条舒朗流畅。该大铙为双范合铸,高达厚重,通体翠绿,虽然历经千年尘土却保存如此完整,是我国大铙中的典范之作,出现在浙江地区其历史意义更为重大。

草楼云纹铜铙

第二件兽 面纹铜铙于1963年出土于余杭石濑徐家畈。该铙通高29厘米,宽20.2厘米,甬长12厘米。该铙正反两面均饰一堆简体兽面纹。兽面以粗棱线勾勒出,内部填勾连云纹。兽面长方大目凸起,威严庄重。隧部凸起处饰对称阴刻勾连云纹,线条随意自如。

兽面纹铜铙

第三件于1969年出土于长兴雉城长兴中学,高21厘米,宽27厘米,甬长7.5厘米。铙体正反面各饰三排18个乳丁,乳丁上有圆涡纹,铙体和舞部饰排列有序的勾连云纹。

云纹铜铙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件青铜铙都不是科学发掘出土,而是当地村民建筑工程翻土时发现。所以,虽然从形制和纹饰看是商代晚期的铜铙,但却没有科学地层关系。目前科学发掘这个地区的遗址和墓地也不见这类铜器。那么这些铜铙如果真的是商代晚期流传到这个地区,那么是怎样的原因和动力呢?如果是后代人将商代的古董埋在那里,,那么又是哪些人呢?值得进一步思考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