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滇国真的在抚仙湖底吗 湖底雄伟宫殿又是何人所建
目前还没有得到验证和解释。在1992年,一名叫耿卫的专业潜水员,因其出色的水性而被人们称为“水鬼”,在一次潜水中偶然发现了抚仙湖东北岸水域下的一个奇特现象。耿卫多年的潜水经验告诉他,抚仙湖湖底主要是由淤积的泥沙构成,但在这个区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散落石块。他描述说:“那些建筑,都是高台式的堆积,都是一些非常大的石块,非常规整,1米2乘1米2,这种方方正正的石头,随处可见。”这些石块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建造的?这些水下建筑是怎么出现在湖底的?耿卫不禁想起关于抚仙湖的神秘传说。据当地人讲,在天气晴好、湖面平静的时候,偶尔可以看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轮廓。然而,由于湖水深度巨大,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水下古城的存在。耿卫开始猜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

为了揭开真相,耿卫先后进行了30多次的潜水探测,并拍摄了大量的水下录像,随后将相关资料整理成专题报告,并向云南省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通报。他发现,在湖底存在着大量的人工建筑痕迹,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到底这座水下遗迹是什么?是码头水坝、祭祀台还是古城?人们众说纷纭,各有不同观点。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中国水下考古队正式进驻抚仙湖。
2005年12月,经过考古队进一步探测,发现古城中有八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建筑高达20多米,相当于十层楼高,还发现两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考古发现者介绍说,除了金字塔形的建筑外,还有一座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底宽63米,高21米。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长300米、宽7米的石板路,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很可能是当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考古队进行了专业的水下勘测,还使用了专门的水下探测潜水器。潜水器进入遗址所在的水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形状规整的石块,声呐显示器上出现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石墙。潜水员在遗址的潜水域发现了一条类似街道的建筑物,经过一段开阔的平地后,一座气势雄伟、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出现在他们眼前,这座建筑曾经散发出的庄严神圣感至今仍历历在目。
专家根据有限的线索初步推断,这座古老建筑很可能是古滇国的都城或者俞元城。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派出大将征服了滇池地区,建立了滇国。而汉武帝时,中央王朝将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滇国成为名义上的统治者。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成为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而关于俞元城,史料记载中提到西汉王朝在抚仙湖一带设立了俞元城,然而隋唐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记载。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俞元城和人们都沉入了湖底。
随着第二次水下探索的进行,更多的新发现让原有的推测发生了变化。一些疑点引起了专家的注意:首先是该建筑群的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这样庞大的城市规模超出了一般的城都或郡县的范畴。汉代一般的中国县级城市仅为0.25平方公里,晋级城市也仅为0.64平方公里。其次,建筑结构的不一致,水下古建筑以石头为主,而古滇国都或俞元城的建筑应该是土木结构。另外,符号图案也不完全吻合,与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特征有所不同。

除了建筑的谜团外,抚仙湖还围绕着一些传说和神秘现象。据说湖底藏有无数尸体,而这些尸体都以一种奇特的姿势出现,男尸前倾、女尸后仰,并会随着水流的变动而移动,仿佛活人一般。此外,当地人还流传着关于湖中巨大鱼的传说,有人声称在湖上乘船时曾目睹巨大鱼的背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都只是抚仙湖的传说,其灵异与否还需科学验证和专家解释。对于抚仙湖这个神秘湖泊,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揭开其中的谜团,还原其真实的历史面貌。
王仁湘: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
考古发现的诸多史前遗存,有地域的不同,也有时代的区别,为了描述它们,研究它们,需要给它们进行命名,给一个合适的代号,这样就确立了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纯粹是考古学家的主观行为,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还会引发许多争论。为了避免分岐,达成共识,需要确立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根本原则,还要设计体现这些原则的关键程序。0000印尼巴东山遗址发现神秘建筑 比人类文明起源更早
迷失在丛林深处的巴东山,隐藏着一个神秘的谜团。1914年,荷兰考古学家克罗姆博士偶然发现了这座金字塔状建筑,它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造结构之一。这个惊人的发现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默默被遗忘,直到最近才重新引起全球科学家和探险家的关注。巴东山遗址的发现历史和其对人类历史和文明起源的影响,令人着迷而充满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51:250000此中国食品在90年代曾风靡俄罗斯,能吃上一口是所有俄罗斯人愿望
在上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都处于一种生活物资极其匮乏的阶段,国内政府将大量财政支出,用于炼制军用武器来发展本国的军事化工业,却忽略了生活物资的生产,那段时间里面莫斯科街头的平民经常有吃不上饭的情况出现。直到九十年代初,苏联因故解体,俄罗斯继承了不少前苏联为数不少的武器,也"继承"了前苏联的贫困,俄罗斯百姓依旧过着导弹比香肠多的日子。0002民国时盗墓出土宝物如何出手?这里面有一秘密渠道和一神秘人物
原题:民国盗墓产业链的形成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玩收藏,千百年来是在圈内玩,古玩珍宝的价值再高,人们再喜欢消费,只能算是“内需”。但是到了清末,情况完全改变了:国门洞开,洋人入侵,以三代青铜器为代表的中国古物,一下子为国际玩家所认识,价值凸现,价格陡高,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外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2:500000瓜评十大考古: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
前些日子,当大家还沉浸在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人家郑州隔天直接来了个重磅发布会,公布双槐树遗址的发掘成果,令人瞬间忘了2019年的发现,开始展望双槐树了。业界也有传言,双槐树没参加2019年的十大考古,是已经和有些单位商量了下,晚一年不至于竞争太激烈。有同学也跟我约月底想去人家遗址看一下,现在不妨再回顾下,为去学习奠定个基础。总结下双槐树遗址的看点在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9: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