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作村与子母钟的传说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有一个村叫“六家作村”,该村名字的由来和一个传说位于村北千年古寺所流传的“子母钟”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没有经过正式发掘,但是当地村民对村子的传说和子母钟的存在坚信不疑。下面先简要介绍该村村名的由来。

六家作村古名曾为“南封作村”和“南封村”。古时村西北有一座石佛古寺,今有遗址,并留有一通石碑(现存市博物馆),,立碑时间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碑文记载:“石佛古寺,由来已久,不知始于何时,观崇祯十年(1637年)重志,迄今亦百余年,殿宇已破,神像几颓。信士张应、秦亮、刘大富等会众而曰:‘村有寺,风脉系马,今怀之,心岂忍乎?’众人闻莫不侧然。起工之日,欢欣鼓舞,数月工成,勒石为记……”。遗址处还发现了一个莲花石座,乃石佛寺中老佛爷座下的,石座下刻有一行字:“怀州河内县清期乡(清期乡,可能是今博爱县辖的‘清化’与‘期城’的简称,六家作村在今清化镇、期城村东,相距不远)南封作村……”。据史料记载,焦作五代时有“怀州河内县”,宋代时有“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河内县”,金代时有“河东南路怀州河内县”。据此推断“南封作村”有可能始于五代,但因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后世村民或有变更。
那么,何时将“南封作村”改名为“六家作村”呢?当地人是这样传说的,早在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来此村有六户人家,开设作坊,故称为“六家作坊”,简称“六家作”。同时,也有人传说,当地人常将山西人俗称“小枣”,因这六户移民均为山西“山西小枣”,故取村名为“六家枣”,后又演变成“六家作”。而“枣”字按当地人讲意思为说话生硬难懂,比如某人说话大家听不懂,就会说这个人太“枣”。时至今日,当地人还把“六家作”简称为“六(当地方言‘六’读‘落’音)枣”。
“南封作村”改名叫“六家作村”,民间还有个传说。
村北有一座寺院,名叫“法新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寺内有一“佛爷殿”,殿内正中供奉着释伽牟尼佛祖,佛祖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法新寺内建有一座钟楼,钟楼内挂着一口大铜钟。每天清晨,僧人撞响铜钟:“当——当——当——”,洪亮悠扬的钟声响彻天空,传至远方。方圆百姓闻听钟声响起,就会走出家门,或做工,或务农,或经商,开始一天的劳作,钟声已成为百姓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忽一日,县令突然接到圣旨,让他派士兵砸毁铜钟,拆了钟楼。县令初感意外,一时弄不明白,远在偏远之地的一口铜钟,与相隔一千多里的京城有何干系。但等县令听了传旨官的详述后,方才明白其中缘由。
原来京城也有一座钟楼,钟楼里也挂了一口铜钟。奇怪的是,每天清晨,在无人撞钟的情况下,这口钟居然自己响了起来:“当——当——当——”钟声洪亮悠扬,在京城上空久久回荡。
老百姓奇怪了,官员诧异了,就连皇帝也感到莫名其妙。一时间,京城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人说是大祸将临,有人说乃不祥之兆。百姓无心生计,官员无心上朝。满城百姓,满朝关于一个个惴惴不安。如此长期下去,朝纲荒废,京城不安,天下将乱。
于是,皇帝急忙颁旨,责令相关关于详细彻查此事,弄明白钟声为何自己响起?官员领命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展开了调查。通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官员们终于搞清楚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六家作村”佛爷殿的大铜钟和京城的大铜钟竟然是一对“母子钟”。“六家作村”的大铜钟是母钟,京城的铜钟是子钟。只要母钟响起来,子钟就会有感应地也跟着响起来,无论相距有多远,都无法隔断“母子”间的共鸣。
为了使京城的子钟不再受“六家作村”母钟的感应而自行响起,为了朝纲肃穆,为了官员尽责,为了百姓安心,皇上再次下旨,命县令砸毁铜钟,拆了钟楼。
县衙里有一个衙役是“六家作村”人,他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偷偷跑回村里报信。当村里百姓闻讯官兵要砸毁铜钟时,急忙连夜将大铜钟推进了寺西北,一个深井里掩藏了起来。
当县令领着官兵来到“六家作村”时,他们根本找不到大铜钟的影子。县令不敢怠慢,马上把这一情况上报朝廷。皇上接到奏报后,龙颜大怒,又一次下旨,派一员大将带领重兵将“六家作村”团团围住,见人就杀,鸡犬不留。
事后才知道,当时血洗“六家作村”时,该村有六户人家外出不在村里,这才幸免于难。后来,村子就是在这六户人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是,人们便将“南封村”改成了“六家作村”。
自家地里挖出的宝物不上缴不行?憋屈,赶紧偷卖!河南拒北大收藏
原题:靳云鹗新郑挖宝案(二)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民国时新郑农民在自家菜地里打井,发现春秋大墓的事情,故事这才开了头,这篇继续往下说。在这篇里,时称“挖宝将军”的靳云鹗出场了。他干了什么事情?挖出的宝物最后怎么处理的?图:河南新郑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图为2014年在新郑市郑州大学西亚期学院校区内发现的一处战国平民墓,虽然是平民,但墓中仍有一组随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5:140000刘庆柱:《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序
《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付梓之际,编著者嘱我为这本田野考古报告作序。《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全三册)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4月定价:968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9:140000民国盗墓高手弃恶从善,协助专家开发千年古墓:找到国宝级文物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盗亦有道的说法,不过将这种理念贯彻下去的贼是越来越少,而在盗墓贼的行业之中盗亦有道几乎就是不存在的一件事。甚至许多盗墓贼在进入陵墓后,因为没有自己的心仪的冥器便是会对陵墓进行一个大范围的破坏。我要新鲜事2023-04-27 20:08:150000新发现 | 江苏常州箬帽顶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箬帽顶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仙龙山村附近的箬帽顶高地及周边地区,紧邻澡港河,北距长江约10公里、西北距常州象墩遗址6公里、东北距江阴高城墩遗址约3公里,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1990年因烧窑取土而被发现,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崧泽文化石器、陶器等遗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03:220000我国的龙脉上葬了三个人,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一个挖不开
与普通贵族陵墓相比,帝王陵墓的选址更加谨慎。在中国的龙脉之上,有三座帝王陵墓保存较为完好。然而,这三位帝王的陵墓都有着特殊的评价: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还有一个根本挖不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三位陵墓主人又是谁?首先是秦始皇陵,人们不敢深挖。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开启了封建王朝的序幕,使中华文明进入了新的阶段。他追求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只是虚幻的梦想而已。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15: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