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神话研究的观点和解读方法简述

当解读传世记载时,必须使用历史考证方法,来辨析其中不同时代的痕迹,一则神话,往往既存有上古观念的原貌,也包括后来演变,以及纪录者本身时代的观点和角度。
这里要说明的是,民间神话源自巫觋(或谓“萨满”)信仰与神祕仪式,原始神话中包含不许凡人窥知的秘密,因此在原始宗教里,只有参与萨满跳神礼等仪式的人,才有资格听闻这些故事,但这些听闻神话故事、参与信仰仪式者,则必须凛于神威而不得将这些神圣的秘密加以宣扬、公开,更不得书写记载。直至相关信仰已不复存在之时,巫觋后代或后来的文人才将之纪录下来成为古代传说,或在文学作品中采用其故事形象作为创作题材,因此,纪录者与原始信仰者的角度显然时常会有所不同。上古时期的崇拜对象,在传说中常常转变成凶恶的魑魅魍魉、夔魖耗神,且成为人们要克服的对象,以排除原始的“迷信”,如张衡《二京赋》曰:“残夔魖与罔象,殪野仲而歼游光。”[1]要了解古人的观念,我们不能从“前人迷信”的定义来看,反而要脱离后人的评价框架。
世界上所有的神话故事,几乎皆是由并非属于此一信仰之众所传载,并掺入了反对古代迷信的用意,因此在研究民间创作时,我们便需透过不同信仰者的观点来加以复原、考证人们已经不再持守的神话宇宙观。在这一方面,俄罗斯民间创作研究者普罗普先生在神话研究领域中开创了伟大传统[2],众多学者也多采用普罗普先生对神话故事的解读方法[3],但在中国巫觋文化研究中却极少参考[4]。以笔者浅见,虽然普罗普先生对中国的先民信仰并不熟悉,但中国考古资料却可以证明且充实他的许多论点。故笔者亦借用普罗普先生研究神话的方法,以及他对萨满文化的阐述,来印证中国先民礼器纹饰所呈现的信仰背景。
[1]汉•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03-105。
[2]普罗普先生主要有两本专著:В.Я.Пропп.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корни Волшебной Сказки. Л.: ЛГУ, 1986,或看英文译本:Propp, Vladimir. 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lore;中文译本: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译,《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В.Я.Пропп. Морфология "волшебной" сказки. М.: Лабиринт, 1998,或看英文译本:Propp, Vladimir.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8,或看中文译本: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包括李福清,《从神话到鬼话》,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或台湾学者如徐照华,《第二届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研讨会纪要》,《汉学研究通讯》,第十九卷第二期,89年5月。清华大学胡万川教授在他的著作中也运用普罗普的方法,如胡万川,《真实与想象:神话传说探微》,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胡万川,《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研究台湾文学的研究生也用提及普罗普的方法,如王钊芬,《“周成过台湾”故事的形成及演变》,硕士学位论文,台北: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4年;王钊芬,《周成过台湾的传述》,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
[4]赖素玫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提及普罗普的方法,但并没有将六朝和唐代神话与上古信仰结合讨论。参赖素玫,《解释的有效性:六朝志怪小说梦故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中: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年;赖素玫,《唐代梦故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高雄: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7年。
本文摘自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大山顶部发现古墓群,专家挖掘一年多后,墓主人身份才揭秘
提起金缕玉衣估计各位并不陌生,金缕玉衣是汉代十分高规格的葬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唯有身份高贵者才能够穿戴。一件金缕玉衣要用数千只玉片和大量的金线才能够支撑,非王侯贵胄没有使用的资格,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曾发掘出了两套金缕玉衣。而在大云山汉墓之中同样发掘出了数件金缕玉衣,那么问题来了,能够发掘出金缕玉衣,说明墓中埋葬之人必然是非富即贵,大云山汉墓之中埋葬的到底是什么人,是汉朝的哪位贵族呢?我要新鲜事2023-04-26 20:23:330000辽国古墓出土一件稀奇文物研究后发现用途令人无法接受
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15:48000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为何气急败坏地骂用陶俑陪葬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首的儒学高速发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学说思想之一。在这期间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话语和成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是孔子原创,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作为陪葬品的人,应该断子绝孙。那么孔子这样一个极为重视礼仪的人,为什么说出如此狠毒的诅咒呢?这是因为用陶俑陪葬违背了儒家“厚养薄葬”的思想,破坏了现有的礼乐制度,引起了文化的退化。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56:56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元君庙墓地
元君庙墓地,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华县柳子镇东南。1958~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发掘,全面揭露了一处基本上保存完整的半坡类型墓地,探明墓地北面存在着同时期的居住地,还发现了很少的老官台文化遗存。后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著了考古报告专刊《元君庙仰韶墓地》。墓地排列和葬俗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12:200000澳门赵家大屋修复活化的对策建议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7: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