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村民意外挖出一个水瓢,用十几年后卖了八元钱,如今价值上亿
文物二字,历来都很有重量,当然,这个重量说得并不是文物的吨位,而是它具有的价值,有些文物还有更为响亮的名字:
国宝。
中国作为唯一一个传承没有间断过的四大文明古国,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远远不是像美国这种国家能比的。

他们之所以能强大,是因为没有底线的追求财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挑起战争,而我们热爱和平,深谙中庸之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这也是为何我们现在虽然走向了强大,但依然很稳重的内在原因。
时间的流淌,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堆积,使得中华大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的文物,有些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历经了数千年的沧桑。
它们透过锈迹斑斑的身躯,似乎要向我们倾诉所经历的过往,每件文物的背后,都会有一段值得聆听的故事,也正是由于这些文物的存在,让我们得以一眼万年,看穿过去。

只是历史弥漫着各种迷雾,我们要具备拨开迷雾的能力,而这些文物就是我们得以拨开迷雾的利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相当多的人们对于文物的概念并不太清晰,更不知道自己家中有时候所用的东西,就是名副其实的文物。
时间向前推移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住河北的一个老农,在田间劳作时,意外挖出了一个“水瓢”。
他本想随手丢弃,但又觉得这水瓢拿在手里还很趁手,便拿回家里用,这一用就是十几年,之后又以八元钱的价格卖出。

只是让这位老农想不到的是,这个不起眼的水瓢,如今价值已经上亿元。
那么这个水瓢有什么来历,老农与水瓢又有哪些故事?
请跟随我的文字,来一场文物的发现之旅……
水瓢
1964年,家住河北的一位老农,像平日里一样,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看着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内心里总有一种满足和安定。
这或许就是一位诚恳农民的内心世界。
他挥舞着锄头,浑身好似用不完的劲,要想着来年又会有个好收成,他的锄头挥舞得更加卖力。

不断被翻起的泥土,在跳动着。
而突然之间,锄头碰到了一个硬物,两者的接触碰撞发出了一声脆响,老农感觉很奇怪,立即俯身查看自己的斧头有没有损坏。
还好,斧头完好无损。
为了下次可以顺利的劳作,老农便想着将地下的硬物给刨出来,毕竟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将它挖出来,才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随着老农的深刨,地下的硬物终于露出了全貌,它的形状就犹如自己用的水瓢。
在自来水井普及之前,这种水瓢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到,是个非常普通寻常的物件,即便在现在很多农村的家庭中,有些人也会用到。
老农看着锈迹斑斑的水瓢,内心也心生疑惑,毕竟这玩意用来舀水的话,确实有点重,好在作为一个庄稼人,手上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老农将这个水瓢拿回家中之后,用了一下,确实很比较趁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符合人体工程学,似乎它的用途就是舀水。

相比较家中塑料或者植物做成的水瓢,老农认为这个水瓢也着实很结实,毕竟它是用铁来做的,用也用不坏。
贱卖
老农用这个水瓢舀水,舀了十几年,这个水瓢依然没有漏水和毁坏,还真让老农得意了许久。
用了许久之后,水瓢上的锈迹慢慢也脱落了一些,而老农在水瓢上面隐隐约约还看到了有些字迹。

老农也曾仔细端详过这些字,可是他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毕竟他的文化程度有限,根本不知道这上面的文字是什么,只当是水瓢上装饰的花纹,仅此而已。
时间一晃到了1979年,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已经非常重视,但在广大的农村里,人们对文物的保护知识还是很匮乏,有不少文物因此而遭受劫难。
为了挽救这些流落在民间的珍稀文物,政府便号召各地的文物组织深入农村,搜集和拯救文物。
天津文物局也派出了一支专家队伍,他们走访了不少地方,收集了不少文物,在走到河北这位老农家附近的时候,队员很口渴,便进门讨水喝。
老农一看是城里来的文化人,自然热心接待,急忙用那个水瓢舀水去烧,其中有一个队员看了一眼老农用的水瓢,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他便问老农要来水瓢查看,这一看,队员便看出了这水瓢上的文字,是汉隶。
很显然,这个被老农用了十几年的水瓢,是汉朝的文物。
们合计了一下,便向老农道出了实情,并表示愿意支付八元钱购买这个水瓢,老农倒也没有多想,毕竟在当时一元钱大概能买10斤白面,这八元钱足够老农一家吃一段时间了,所以,他便将这个水瓢给卖了。
国宝
专家们回去之后,便对收集到的文物,进行了仔细鉴别,而被老农一直认为是铁水瓢的东西,并不是铁做的,而是青铜。
这个水瓢外壁上刻着的是四行古汉隶字样的铭文,内容为:
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琅玡。容一升,重斤二两,工师骏造。

铭文说的是,这是意一件专门供上林苑使用的铜制量具,在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从琅琊郡送往京城,容积为一升,重量为两斤,是由一名叫骏的工师制造。
根据这段铭文,专家们便将其命名为西汉上林共府铜升,器形为圆口,平底,形似水瓢,经过精密的测量,铜升全长16厘米,高4.5厘米,口径为9.2厘米,容积为200毫升。
铜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在众多的国宝级文物中,这种西汉铜升数量极为稀少,再加上它是我们研究古代计量单位的实物量具,极具稀缺性。
而透过这件文物,我们也能进一步探究汉代量具的制造、运转、流通以及重量容积的测算。

所以,保守估计,铜升目前的实际价值已经超过了1亿元,当然还是有价无市的那种,毕竟我国博物馆中的文物是无法流通到市场上的。
河北的那位老农也根本想不到,自己用了那么多年的水瓢,竟然是西汉的老物件,他更想不到,这个给自己带来八元钱收益的水瓢,会是价值连城,会是无价之宝。
不过仔细想想,能用这文物舀了那么多年的水,倒也值得说道。
水下古墓有三千把宝剑 至今保存完好(水下古墓)
水下发现的是吴国君主的墓穴里面有3001把宝剑现在我们想要知道古代人的生活除了可以通过古代人留下来的典籍和口口相传的传说之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古墓的探索。毕竟古墓里的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的物品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的生活品质如何,不同性格的人在选择陪葬品的时候也会有所区别,比如说一个文人,那肯定会留下很多的书卷,但要是一个武人或许就会留下武器。水下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2:02:45000082年农民捡到武则天金简 文物贩子开价10万 上交获1500奖励
曾在1982年,河南的屈西怀农民在嵩山上采药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金属片,上面刻满了字。这件宝物很快引起了文物贩子的注意,他们不惜出价高达10万元要购买。令人惊讶的是,屈西怀并没有选择将宝物卖出去,而是坚决将其上交给了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27:380000皇家龙:英国小型恐龙(长4米/与华阳龙是近亲)
皇家龙是一种剑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只有4米左右,它和华阳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目前仅仅只在英国发现了两块化石而已,所以目前种属不明,属于疑名状态。皇家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58:010000此日本人是发动甲午战争元凶,光绪却力邀他来清廷当首辅大臣!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与中国一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有着如此至深的联系,特别是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后,满清帝国惨败于岛国日本,促使了满清当权者和士大夫们的觉醒,探讨泱泱大国为何会惨败于岛国日本之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伊藤博文所领导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强盛改革的结果。认知到此点的清廷欲开启自己的改革之路。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2:220000舞马衔杯银壶,禁止出境的国宝,却讲了一个倒霉悲惨的故事
考的是古,说的是今,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陕西是中华文明核心区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170余万件(组)文物。在这些如星辰般灿烂的文物中,称得上国宝级文物的只有18件(组),而其中,从不出境展览的文物只有两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08: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