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没文字 考古凭什么说它是夏朝 专家用了个笨办法
二里头没文字 考古凭什么说它是夏朝 专家用了个笨办法
商文化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不同族群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然而,对于夏朝的存在与性质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疑问。夏朝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这使得考古学成为研究夏朝的关键手段。在面对这个古老谜团时,专家们采用了一种独特而笨拙的方法来解开这个谜题。

夏朝的存在与否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疑古派逐渐式微,人们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文献和考古发现。邹衡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史书和出土遗迹的比附来确认夏朝的存在。
文字材料对于确定一个文明的归属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史书记载和出土的甲骨卜辞,商朝的存在得到了确认,从而推翻了疑古派的错误论断。因此,中科院院士夏鼐总结出了文明判定的三个要素:文字、青铜器和城市。
然而,夏朝的一个问题在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文字记录。虽然有一些古代文献中提到了夏朝,如西周的铭文和春秋时期的铭文,但这些文字材料并不能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

在没有文字证据的情况下,考古发现成为理清夏朝历史的唯一依据。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极大兴趣。二里头遗址不仅包括了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和各种手工作坊,还有以酒器为核心的青铜礼器群。更重要的是,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已经超越了地理界限,遍布黄河中游地区。这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个王都,而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诸侯国都邑。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二里头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具有自证属性的文字材料,也无法找到关于夏朝的任何文字记载。
通过考古地层层位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确定二里头文化晚于龙山文化但早于二里岗商文化。然而,由于缺乏自证文字材料的出土,无法准确确定二里头的族属是否为夏后氏。因此,为了解决二里头族属问题,考古专家们采用了一种笨拙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两个客观事实
商文化的发展脉络已经比较清晰,可以确定商文化的年代上限。
不同族群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陶器制作、墓葬习俗和祭祀礼器上都有体现。
通过比较文化差异,夏朝的存在得以得出初步推断。通过梳理商文化的发展脉络,考古专家们确定了商汤灭夏的年代为公元前1046年,而商文化的上限不早于公元前1600年。根据这些年代推断,他们发现了下七垣文化和二里岗文化,这两者正好与二里头文化相吻合。
然而,尽管可以确定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但由于缺乏自证文字的发现,这个推断依然存在一个关键的证据链缺失,即夏朝人是否称呼自己的朝代为夏。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研究中并不罕见。有许多历史事件和文明的命名并非来自当事人自己,而是后来的记录者或研究者所起的名字。因此,在没有夏朝的自证文字出现之前,我们仍然无法确定夏朝的真实名称。
尽管夏朝的确存在着诸多疑问和争议,但考古学和历史推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解读这个谜团。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认夏朝的存在,并对其性质进行推断。尽管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新的发现来逐渐解开夏朝的秘密,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东汉刑徒墓地
东汉时期被征调到都城洛阳服役的刑徒的墓地。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东汉雒阳城的南郊。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522座。从墓中所出刑徒砖上的刻文可知,这些死者生前是被各地官府任意判罪后征调来服劳役的,被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无偿的苦役折磨而死,死后集中埋葬在这片墓地上。刑徒墓的发现对研究东汉的刑律和刑徒问题,以及汉代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情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9:050000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河南鲁山)
近段时间,中国考古队又有了新的发现。除了之前小编给大家讲的中国发现混翅鲎化石,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发现了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9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工作会上通报了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的考古成果,在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3.2万年的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的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56:350002湖南古城的重要发现 保存完好千年的遗址(千年遗址)
湖南发现的千年遗址保存依然完好。站在城头山遗址东门核心保护区,深吸一口气,似乎还残留着6300年前土城的泥土味,稻田里还可见嘉禾的绿。赵亚峰语气积极:“建在稻田上的城墙是城市的隐喻,城头山是稻作文明的果实。”城头山城墙我要新鲜事2023-07-18 20:47: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