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青铜作坊: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会有“活人祭剑”传说
春秋铸剑名师干将,曾为楚王铸造“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名噪一时。吴王阖闾听闻之后,也请他铸造绝世宝剑。
根据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铸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然后选择吉日开炉锻造,但金铁之精就是不融,干将不知道为什么,后经妻子莫邪提点,他才想起师傅铸剑时,师傅、师娘双双跳入熔炉,然后才铸造出宝剑。莫邪说:“师知炼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莫邪投身于火炉之中,最终“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现代学者分析认为,向炉中投入人体,有助于生成碳元素,从而提高炉温,融化比铜熔点更高的铁。当然,动物效果也一样,但古人认为人有灵性,铸造出的宝剑才有灵性,乃至越是投入至亲之人,所铸宝剑越有灵性,因此古人才会投入活人祭献。
有没有科学道理,笔者不知道,但现代考古改写认知,夏商周青铜遗址考古证明,上述故事有着悠久的传统,原因应该与冶炼的不确定性有关。
夏商青铜作坊人祭
以二里头考古来看,夏朝还不流行人祭,更喜欢以猪作为“牺牲”。商汤灭夏之后,沿袭了夏人习俗,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可见,商城前百余年内人祭现象也很少见。
但百年之后,商城人祭越演越盛,到了殷墟时期达到巅峰造极。上图青铜甗(yǎn),出土于殷墟,科学检测是十四五岁的少女头颅,牙齿显示食物主要是蛋白质,故而应是异族的贵族,正常出土的头骨是光润的棕黄色,但这颗却颜色灰暗,说明已被蒸熟。
尽管夏朝与商朝前期人祭现象极少,但有一个地方却是例外,即夏商的青铜作坊。
二里头遗址中的一处青铜作坊,新建之后有过三次翻修,但现代考古发现,初造时墙下埋入5人,后来每次翻修都会埋人。甚至,在青铜作坊附近的祭祀坑中,还发现一些被肢解的尸骨、被捆绑而活埋的尸骨等等。
与二里头遗址相同的是,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前期青铜作坊,都存在大量人祭现象。
可见,夏商主流还不盛行人祭时,青铜作坊却已经盛行人祭了。至于商朝盛行人祭之后,殷墟青铜作坊里就更是白骨累累了,甚至考古多次发现用婴儿头骨祭献铸设备的现象。

周代铸铜人祭现象
商朝盛行人祭,但在周朝之后,中国不仅不再盛行人祭,连文献上都几乎没有记载,于是人祭成了一段被尘封的往事。对此,学者李硕解释认为,周公痛恨人祭,毁掉了商代文献,埋葬了这种文化。当然,不管是不是周公删禁了人祭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周初的确有过一场文化革新,导致人祭在主流社会层面消失。
尽管周朝一扫殷商人祭恶俗,但因为当时周人缺乏青铜制造技术,只能接收商人工匠团队,自然无法禁止工匠们信奉的人祭文化。
在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中,考古发现很多人类尸骨,甚至不少是小孩,都是非正常死亡,状况都极为凄惨,肢解、断腿、活埋、断头等都有。
考古报告显示:“遗址中出土的卜甲以及许多非正常死亡的人葬和兽坑,表明在每逢开炉浇铸之前很可能存在有占卜和人祭、牲祭之类的宗教祭祀活动。”
因此,至少在西周时期,青铜铸造行业的人祭现象还有不少存在,或者说以商人工匠为主导的冶炼场里,还存在残忍的人祭现象。至于周代青铜行业人祭文化何时消失,如今还缺少明确的结论。
冶炼业人祭的原因
人祭始于仰韶时代,距今大约6000年时,最初出现的原因,如今已经难以考证,但大概是献上最有灵性的人牲血食,以祈求神灵保佑。
在墙体埋下人牲,其实就是“奠基”(上文所说的“奠血”与之道理一样),现在还有类似习俗,大概是向大地之神祭献人牲,希望它保佑房屋坚固。
但在青铜作坊出现诸多人祭现象,应该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古代冶炼缺少科学手段,无法检测出矿石成分、炉温等,导致冶炼存在不确定性,于是祭献人牲希望神灵保佑,从而取得更好的冶炼效果,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一方面矿石都源自地下,源自大地之神的馈赠,因此需要给大地之神提供人牲感谢等。

综上可见,青铜铸造行业人祭文化出现的较早,但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周初文化革新中没有消失,此后又延续了一段时间,即消失的比较晚。或许正因如此,在整个社会普遍缺少人祭记忆时,青铜铸造行业却依然保留了一些历史记忆,从而后来流传铸剑时需要投入活人祭献的传说。
阴历六月有一个最特别的日子,不少俗神这天过生日,民间至今相信
阴历六月二十四的说法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季最后一个月——阴历六月,显然不是一个舒服的月份。正处三伏天,烈日炎炎。但六月也是浪漫的月份,古人雅称为“荷月”。宋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亦称,“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且来花里听笙歌”,说的都是阴历六月。荷花给六月带来了热情,带来了快感,带来了凉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8:160008火盗龙:法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距今6500万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霸王龙、沧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其实在食肉恐龙界,存在最多的小型食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火盗龙,它体长只有2.5米,长的跟现代的鸟相似,而且长有羽毛,不过它拥有无比锐利的牙齿与爪子,比鸟可凶多了,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火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55:330000北大考古前三届毕业的老先生们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是我国最早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机构,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培养的学生和一起参加北大、国家局和中科院考古所合办的培训班所培训的学员基本构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最主要的生力军。所以可以这样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考古出北大,连我这种边缘人上追三代到师爷辈都能和北大联系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2:380000回眸百年历程 奋起时代新篇 ——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出版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编者: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39:350000江苏工地发现古墓 出土大量首饰文物(工地古墓)
工地上发现的古墓里出土6口棺材大量陪葬品。2004年,江苏一建筑工地上施工时,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闻讯赶来的考古专家立即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查看,发现这座古墓未被盗墓贼盗掘过。这样,专家组们窃喜不已,揭开墓顶的石砖,一块块漆黑的厚重椁板显露出来。随后,考古队动用工地上的起吊机移开棺木。此时,古墓中五小一大六口棺材盛放在里面。六口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0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