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青铜作坊: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会有“活人祭剑”传说
春秋铸剑名师干将,曾为楚王铸造“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名噪一时。吴王阖闾听闻之后,也请他铸造绝世宝剑。
根据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铸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然后选择吉日开炉锻造,但金铁之精就是不融,干将不知道为什么,后经妻子莫邪提点,他才想起师傅铸剑时,师傅、师娘双双跳入熔炉,然后才铸造出宝剑。莫邪说:“师知炼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莫邪投身于火炉之中,最终“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现代学者分析认为,向炉中投入人体,有助于生成碳元素,从而提高炉温,融化比铜熔点更高的铁。当然,动物效果也一样,但古人认为人有灵性,铸造出的宝剑才有灵性,乃至越是投入至亲之人,所铸宝剑越有灵性,因此古人才会投入活人祭献。
有没有科学道理,笔者不知道,但现代考古改写认知,夏商周青铜遗址考古证明,上述故事有着悠久的传统,原因应该与冶炼的不确定性有关。
夏商青铜作坊人祭
以二里头考古来看,夏朝还不流行人祭,更喜欢以猪作为“牺牲”。商汤灭夏之后,沿袭了夏人习俗,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可见,商城前百余年内人祭现象也很少见。
但百年之后,商城人祭越演越盛,到了殷墟时期达到巅峰造极。上图青铜甗(yǎn),出土于殷墟,科学检测是十四五岁的少女头颅,牙齿显示食物主要是蛋白质,故而应是异族的贵族,正常出土的头骨是光润的棕黄色,但这颗却颜色灰暗,说明已被蒸熟。
尽管夏朝与商朝前期人祭现象极少,但有一个地方却是例外,即夏商的青铜作坊。
二里头遗址中的一处青铜作坊,新建之后有过三次翻修,但现代考古发现,初造时墙下埋入5人,后来每次翻修都会埋人。甚至,在青铜作坊附近的祭祀坑中,还发现一些被肢解的尸骨、被捆绑而活埋的尸骨等等。
与二里头遗址相同的是,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前期青铜作坊,都存在大量人祭现象。
可见,夏商主流还不盛行人祭时,青铜作坊却已经盛行人祭了。至于商朝盛行人祭之后,殷墟青铜作坊里就更是白骨累累了,甚至考古多次发现用婴儿头骨祭献铸设备的现象。

周代铸铜人祭现象
商朝盛行人祭,但在周朝之后,中国不仅不再盛行人祭,连文献上都几乎没有记载,于是人祭成了一段被尘封的往事。对此,学者李硕解释认为,周公痛恨人祭,毁掉了商代文献,埋葬了这种文化。当然,不管是不是周公删禁了人祭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周初的确有过一场文化革新,导致人祭在主流社会层面消失。
尽管周朝一扫殷商人祭恶俗,但因为当时周人缺乏青铜制造技术,只能接收商人工匠团队,自然无法禁止工匠们信奉的人祭文化。
在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中,考古发现很多人类尸骨,甚至不少是小孩,都是非正常死亡,状况都极为凄惨,肢解、断腿、活埋、断头等都有。
考古报告显示:“遗址中出土的卜甲以及许多非正常死亡的人葬和兽坑,表明在每逢开炉浇铸之前很可能存在有占卜和人祭、牲祭之类的宗教祭祀活动。”
因此,至少在西周时期,青铜铸造行业的人祭现象还有不少存在,或者说以商人工匠为主导的冶炼场里,还存在残忍的人祭现象。至于周代青铜行业人祭文化何时消失,如今还缺少明确的结论。
冶炼业人祭的原因
人祭始于仰韶时代,距今大约6000年时,最初出现的原因,如今已经难以考证,但大概是献上最有灵性的人牲血食,以祈求神灵保佑。
在墙体埋下人牲,其实就是“奠基”(上文所说的“奠血”与之道理一样),现在还有类似习俗,大概是向大地之神祭献人牲,希望它保佑房屋坚固。
但在青铜作坊出现诸多人祭现象,应该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古代冶炼缺少科学手段,无法检测出矿石成分、炉温等,导致冶炼存在不确定性,于是祭献人牲希望神灵保佑,从而取得更好的冶炼效果,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一方面矿石都源自地下,源自大地之神的馈赠,因此需要给大地之神提供人牲感谢等。

综上可见,青铜铸造行业人祭文化出现的较早,但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周初文化革新中没有消失,此后又延续了一段时间,即消失的比较晚。或许正因如此,在整个社会普遍缺少人祭记忆时,青铜铸造行业却依然保留了一些历史记忆,从而后来流传铸剑时需要投入活人祭献的传说。
村民偷走兵马俑“将军头”,卖了5万元,“以头换头”被判死刑
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0:46:160001海南岛黎族船型屋的“前世今生”
黎族是海南岛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3000多年来,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创造了悠久文明的历史,而且还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其中,作为黎族村落的传统建筑——船型屋,是千百年来黎族文化的缩影和见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黎族人民创造和智慧的结晶。01船型屋的“前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08:020000原角鼻龙:英国小型恐龙(长3米/最原始虚骨龙类)
原角鼻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暴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1.64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3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部长有非常细小的骨质突起物,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的一种。原角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11:530000坚持学术引领、科技支撑,全面提升考古研究综合实力
中国现代考古学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多次就考古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肩负着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重要使命。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