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悬空之城,印加人的神秘遗迹,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马丘比丘古城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它坐落在海拔2300多米的山脊上,犹如一座悬浮在云端的天空之城。这个城市的建造年代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即使在地震频繁的地带,它仍然屹立不倒,石头之间甚至无法插入一张卡片。这让人不禁想问:古代人民是如何建造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的呢?当时的人们没有凿石工具,也没有现代化的工程机械,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是如何将巨石运到山顶并将其精确地组合在一起的呢?如果不是他们,那么又会是谁呢?本期内容我们来聊聊马丘比丘古城。

古老的南美洲曾有一个神秘国度,就是公元11世纪左右出现的印加帝国。这个帝国在当时非常发达,尤其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印加帝国也非常神秘,因为它是当时主要文明中唯一没有书面语言的文明。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印加帝国的历史一直是人们茫然不知的。如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关于印加帝国的信息都来自于西班牙人的记录,他们为了掠夺并征服古印加帝国而侵略该地区。这个古老的帝国虽然已经消亡,但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遗址:马丘比丘。这座城市通常被称为“印加失落之城”,因为在西班牙征服秘鲁的时期,它没有被西班牙人发现和摧毁。直到1911年,美国历史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在寻找印加帝国的都城时,才在海拔2300多米的山顶上发现了这座已经沉睡了400多年的天空之城。然而,这座神秘的古城至今仍是许多专家们研究的焦点。

首先,我们必须提到印加人卓越的建造技术。整个马丘比丘遗址中的石块无论大小,都能够拼合得严丝合缝。石块与石块之间凹凸嵌合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令人叹为观止。据说这座城市能够抵挡九级以上的大地震。考虑到秘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经常遭受地震袭击,马丘比丘能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度上屹立不倒长达500多年之久,足以见证古印加人的建筑技艺之精湛。此外,马丘比丘的石块排列也有其独特的规律。下方的石块比较大,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形状。据说这种排列方式可以在地震时增加晃动时接触面的数量,从而将力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上,减轻地震带来的损伤。这些石块之间是没有任何填充的,这样地震时这些石头可以有一定的活动量,震动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这种设计真是别出心裁。

马丘比丘的地基是它能够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地方气候湿润多雨,非常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为了稳固山体,古印加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梯田。梯田的设计既能够解决排水的问题,又能够稳固身体。梯田的石壁倾斜角度刚好都是五度,这是梯田最稳固的角度,恰好可以把大部分的重量转移到地面上。梯田一共分为三层,表面是一层肥沃的土壤,第二层是一层沙土,最下面是一些碎石和比较大的石块。这样的设计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下完雨之后,水可以快速渗入地下,而不是随着山坡往下流,这样就避免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出现。然而,这样的工程对于古代人来说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没有测量工具,也没有丰富的知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深度的设计考量以外,还要把石头加工成各种形状,这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专家发现这些石头硬度都在莫氏六以上,而铜和铁分别是三和四,它们的硬度都不如石头,排除了铁器凿石的可能性。于是人们猜测是石头砸石头的结果,但是想把它们做得如此光滑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石头肯定会被砸裂。因此,建造者必须采用一种非常高超的技术,才能把石头做成各种形状,并使它们非常光滑。那么,究竟是谁建造了整座城市呢?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建造者仍然知之甚少。最初人们认为这座城市是由印加文明建造的,因为它的建造风格与印加文明的建筑风格非常相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怀疑这个说法。首先,印加文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不足以建造这座规模如此宏大的城市,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印加文明的建筑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城市中的大石头和小碎石的堆砌方式也表明,这座城市很可能是由两伙人建造的。
据猜测,首批建造者在离开之后,印加文明刚好来到这里,并对这些建筑进行了模仿,加上小碎石堆起来。从附近的城市库斯科可以看出,1532年西班牙人占领这里之后,修建了很多房屋。但每次遇到大地震时,他们的房屋都会倒塌,唯独这座城市的建筑根基却毫不受影响。即使如今当地人修建的建筑也会因为地震而倒塌,这进一步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建造者具有非凡的建筑技术。那么,这些建筑技术非凡的建造者究竟是谁呢?直到2012年,有人在马丘比丘找到了一个石门,看起来似乎是被后人给堵上的。有专家用金属探测器进行了探测,发现门内有金属物质,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有人猜测,这里面可能埋藏着建造者的秘密,但是秘鲁政府拒绝让人们打开这扇门,担心石头挪开后会引起倒塌和破坏。至于建造者是谁,他们又是如何建造的,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一个没有文字,没有车轮、没有铁器的印加文明,居然建造出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天空之城,也许以前在这个地方真的出现过一群高等文明的人,帮助过当地的土著也说不定。Â
大型禽龙类:锦州龙 发掘于中国辽宁(有独特的钉子爪)
锦州龙是一种禽龙类恐龙,体长可达7米,属于迄今为止在中国辽宁省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鸟脚类恐龙,诞生于早期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嘴巴已经进化成了鸟喙状,拇指也进化为了钉子状的指爪。锦州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59:250000美国拍卖会上一个人藏品拍出一亿多,中国青铜器为啥这么值钱?
中国青铜器为什么那么值钱?本文作者倪方六因为虎蓥的拍卖,引发了大家对中国青铜器的关注。“青铜器”这个叫法,是后人叫出来的,铸造之初并非青绿色,只是经过长时间腐蚀,才生成一层青绿青锈,才成了“青铜”。在现代文物藏品中,青铜器一直被作为“重器”收藏。(莲鹤方壶,台北故宫、河南博物院各藏一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5:4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十三陵
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至末帝崇祯朱由检止,共计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其名称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1956年由夏鼐主持发掘了明定陵。陵区北、西、东三面环山,各陵都建在山下。以长陵为中心,向左右排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4:500000“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诗词里隐藏一秘密,古代女生都懂
编结,古代女生的闺房一绝本文作者倪方六做花笺、剪纸,都是闺房巧艺,但闺房巧艺远不只这两种,如刺绣、编织、编结也是闺房活儿。刺绣、编织现在尚有不少女性在学,会编结的现代女性则越来越少了,这在古代则是女生必会,闺房一绝。(古代仕女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7:230000农民在地里挖到黄金怪兽 来自两千年前(西汉文物)
老农在地里挖到的黄金怪兽上交给国家。1982年,江苏省盱眙县南姚庄的村民万以全在挖臭水沟时无意间挖到,随后在金瘦的周围,万以全还挖到了一个铜壶,铜壶的里面装着很多的马匹金、金饼和金块。此时,万以全意识到自己挖到了宝贝,就在他拿着经器回家的时候,万以全挖到宝贝的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第二天,很多文物贩子也闻讯赶来,想要高价收买,但都被万以全一晚年谢绝。黄金怪兽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28: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