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挖出三国大墓,墓中出土罕见青瓷器,墓主人竟是孙权的儿子
传说中的“天子坟”,埋葬的真是天子吗?一件遗落的灯盏将大墓年代指向唐代,可随之出土的文物又将考古人员带向六朝时期,究竟哪一个推论才是对的?更令在场所有人不解的是,原本应有着琳琅满目文物的主墓室不见一点器物的踪迹,而无人在意的墓道却出土大量的金银器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出土的随葬品是否能解开“天子坟”隐藏的秘密呢?别着急,关注小古,带你一起了解古墓里的那些事儿。

2003年的一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叶润清来到了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的洞阳村,而他此行的目的是当地传说已久的“天子坟”。但至于这座墓葬里埋葬的是不是天子,又是哪位天子,这些当地村民都不得而知。从外观上看,传说中的“天子坟”是一个大土墩,但它北依十里长山,南眺姑溪河,坐北朝南,符合古人对风水的要求。经过初步勘探,叶润清发现土墩范围内的泥土有着明显被人为夯实的痕迹。
由此看来,这座隆起来的土墩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型墓葬的封土堆。在历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六朝时期名叫建业,而当涂是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仅50多公里。也就是说,洞阳村的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这座“天子坟”有可能是一座六朝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葬,甚至是一座帝王之陵。由于考古界有“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的基本方针,所以安徽省文物管理部门决定暂时不对“天子坟”进行发掘。

直到2015年,当涂县要修建一条道路,而规划中道路恰好要经过“天子坟”,所以当涂县文物部门向安徽省文物局提出对“天子坟”进行抢救性发掘。2015年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了一支由叶润清带领的考古队前往洞阳村,并对“天子坟”进行正式的发掘。经过勘探,考古队员眼前做个巨大的土堆长约20米,宽约13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有200多平方米。但在发掘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这个墓葬的规模已经超过300平方米。为了加快发掘进度,叶润清将考古队分成两组,一组在北边清理封土堆,另一组则在南边继续发掘墓道部分。
一个多月后,有位考古队员在墓道发现了一件类似碗的瓷器,一般来说,瓷器是考古工作中断定年代的重要依据,因为不同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制作风格,通过瓷器种类和器型的差异性便能判断出墓葬的年代。在仔细观察从墓道发现的瓷器后,考古队员发现虽然这件瓷器看着像碗,但实际上是一个灯盏。从瓷器的胎釉和胎质来看,这个灯盏具有典型的唐代酱釉器的特征,说明这座墓葬的年代有可能属于唐代。如此一来,先前的“六朝贵族墓葬”之说便受到了质疑。

但不久后,随着另一件随葬品的出土,让这座墓葬的所属年代更是陷入迷雾之中。同样是在墓道,考古队员发现了几块破损的瓷器残片,经过修复后,这件瓷器恢复了它原本的面貌,这是一件三足青瓷樽。这只青瓷樽做工精细,所制造的工匠们在瓷胎刻出纹饰并上色后,又在外部涂上一层釉,而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釉下彩工艺。在青瓷樽的底部刻画着一位翩翩起舞的仙人,侧面还有一只飞鸟和天狗。经过专家判定,这件青瓷器的年代属于六朝三国时期的东吴。一时间,这座墓葬的年代判定又回到了原点。然而,这两种猜测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经过近三个月的清理工作后,考古队员在处于墓室门前的墓道中有了新的发现,有一块区域的泥土里散落着数量众多但体积较小的金银器、铜器以及一些铁器。在统计过后,考古队员一共出土了87件随葬品,包括掐丝、金箔、炸珠等工艺。其中,有一件造型独特的器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此物名叫“执节金羽人”。据史料记载,在六朝的三国时期,道教曾在建康一带盛行,而羽人则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传说,羽人是一个背后长有羽翼的神仙,而手中的节杖可以为死者的灵魂超度,即引导逝去之人飞天成仙。墓中出土的羽人纹饰造型曾流行于汉末到六朝时期,而到了唐朝已经很少能见到,所以这座墓葬极有可能是六朝时期的墓葬,但为何墓中会出现唐代的灯盏呢?

为了解开这一问题的答案,考古队员仔细观察每一寸细节,随后他们发现出土唐代灯盏的区域紧挨着封门墙,而这道封门墙早已被破坏,且露出了一人多宽的缝隙。随后,考古队员又发现出土唐代灯盏和金银器区域的填土颜色与墓道其它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封门墙的破坏程度和墓道填土颜色的差异,叶润清判断盗墓贼曾从地面向下垂直打下一个盗洞,而唐代酱釉灯盏则是盗墓贼用来照明的器具。至此,这座墓葬的年代再次被锁定在六朝时期。可奇怪的是,既然盗墓贼曾经进入过墓室,为何墓道还会留下数量如此之多的随葬品呢?

在结合金银器出土的位置进行分析后,考古队员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当初盗墓贼将大件器物从盗洞往上提取时,器物与周边的墙体碰撞掉落地下,也就是说墓道中的金银器是被遗留下来的。解开谜题后,发掘工作继续往前推进,经过近一年的发掘,整座墓葬的全貌终于清晰地展现在考古队员面前。这是一座四隅券进式、前后室穹隆顶结构的砖室墓,同时也是三国时期最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墓葬有前后墓室和双耳室,墓坑长33米,带有两条斜坡式的墓道,而唐代盗洞就在墓道紧贴封门墙的地方。穿过盗洞,便来到墓葬的前室,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耳室,再往里就是墓葬的后室。在后室中,原本安放的棺椁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些散落的随葬品。
从地理位置来看,“天子坟”所在的地方正好是六朝贵族墓葬分布较多的地区,在距离“天子坟”西北16千米处的位置曾发现过三国东吴左大司马朱然之墓。此外,在距离“天子坟”东北51千米的南京也曾发现过迄今规模最大的东吴墓。从墓室结构来看,这三座砖室墓都有着相似的结构,据此,考古队员确认传说中的“天子坟”就是六朝三国时期的东吴贵族墓葬。那么,墓主人会是谁呢?

为了全面记录下每一个细节,考古队员开始对这座墓葬的各个区域进行拓片。就在对封门墙进行拓片时,负责这一部分的队员突然发现有一块砖上刻有“永安四年”的字样,这也成为判断墓葬年代的直接证据。据史籍记载,孙吴景帝孙休、西惠晋帝司马衷、北凉沮渠蒙逊、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以及西夏夏崇宗李乾顺都曾用过“永安”作为年号,那墓主人会是他们当中的哪位呢?北凉、北魏和西夏的疆域远在千里之外,所以后三者可以直接排除,而西惠晋帝司马衷使用“永安”作为年号仅不到一年,因此考古专家认为墓砖上的“永安四年”有可能指的是孙吴景帝的年号,也就是公元261年。但这座传说中的“天子坟”,埋葬的真是天子吗?

在这座墓葬中,除了工艺精湛的金器外,墓室中还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碎片,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器物成为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线索。在经过文物专家的复原后,一共发现了九个陶鼎和八个簋,这些看似普通的九鼎八簋却蕴含着极为特殊的含义。在西周时期,统治阶层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祭祀礼乐制度,不同的身份等级所使用的青铜礼器数量也不同,而九鼎八簋则是周天子的规制。自春秋以后,古人多用仿铜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而“天子坟”中出土的正是仿铜陶礼器,这意味着墓主人就是一位帝王,但他会是孙吴景帝孙休吗?
据明朝嘉靖十年纂修的《太平府志》记载:“三国吴景帝陵在县东,名洞阳”,此外,宋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中也有“吴景帝陵在当涂县东二十五里”的记录。因此“天子坟”很有可能是东吴武景帝的墓葬。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公元252年,三国时期的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公元258年,孙亮被废,孙权第六子孙休登基为帝,是为吴景帝。不过,仅凭文献记载还不能证明“天子坟”就是孙休的墓葬,为了获得更有力的证据,考古队员们展开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很快,他们在墓土剖面和封门上发现了异样,墓道坡面上有两种填土颜色,且封门砖上的砌法、砖形也不一样。这说明了“天子坟”中的墓道和封门都曾被打开过,然后又被填埋和修复,考古学将其称为二次封门与二次墓道。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64年,年仅30岁的吴景帝孙休突然离世,随后孙皓即位。但孙皓专权暴虐,于次年7月逼死孙休的夫人朱皇后,后人便将孙休的陵墓打开,把朱皇后葬入其中。而判断“天子坟”是孙休墓葬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一件带有文字的随葬品。在这件随葬品上,写有“永安三年”和“七寸铁镜合八枚”等字样,其中的“七寸铁镜合八枚”和《魏书》上记载的皇后规制是完全一致的。再者,《曹操集》中也有记载,后宫皇后所使用的铁镜应为七寸。至此,考古队员得出结论,当涂县“天子坟”极有可能是吴景帝孙休与其夫人朱皇后合葬的陵墓。
秦始皇祖坟被盗 考古家看到20米盗洞大呼盗墓祖师爷干的
古代的陵墓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探究的重点,因为这些陵墓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物遗产。其中,秦景公的陵墓是一座规模非常宏伟的陵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这个陵墓早在古代就被盗墓贼入侵过,但是在考古学家的勘察下,仍然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有着历史的价值,还有着文化的、艺术的价值。秦景公的陵墓也成为了研究古代陵墓文化的重要案例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58:320001农村腊月忙年有打孩子风俗,那为何大年三十晚还要用揩屁纸擦嘴?
过去忙年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是阴历腊月十三。现在周围的气氛中似乎都充满了年味,菜场上买鱼买肉的更多了,春运也早已开始,在外的漂族都急于回家过年。确实,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欢乐程度远超西方圣诞节。而且,中国人的年节风俗丰富多彩,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亮点。过年这么重要,如此值得期盼,在年节到来前大家就会进行各种准备,俗称“忙年”。(农村忙年赶大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33:560001美食考古迎中秋,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有关?香蕉物语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5:550000欧姆殿龙:欧洲小型恐龙(长4米/仅出土三根躯干骨骼)
欧姆殿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火山齿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体长可达4米,单单是出土的一根胫骨也能达到40.5厘米,属于中小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欧姆殿龙化石是在德国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包含了三根四肢骨骼。欧姆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57:320000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他的墓发现了,但地方志记载葬在南阳
徐庶墓在哪里?本文作者倪方六考证三国名人墓,难处颇多。一是史不见记载;二是冢庙不只一处,令人难辨真伪。还一个,明人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误导很大,许多民间墓葬传说实是道听途说。近来在考证徐庶墓时,就遇到这些问题。徐庶这个人,晋人徐寿作《三国志》时没有给他立传。后来南朝人裴松之补注《三国志》,引用他书,给他补写了文字,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徐蔗的补注史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1: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