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挖出唐代大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墓主人竟是李世民外孙
在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上,昆仑山和祁连山一直是有名的龙脉,不少风水大师和盗墓高手都曾预言过一句话,那就是“祁连山下必有大墓”,就连盗墓系列小说的创作中都能看到这句话的影子。然而,这句话是真的吗?随着一座位于祁连山山顶的唐代大墓被意外发现,连考古学家都觉得这句话有七分靠谱。当考古人员走进这座墓葬内部时,发现坍塌的墓门底下压着一块青石,上面刻着“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可慕容府君是何人?他为何要如此耗费财力物力在山顶上建造一座规模庞大的墓葬?别着急,关注小古,带您一起了解古墓里的那些事儿。
2019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祁连镇当地有关部门在祁连山的一处小山岗平整土地时,意外挖到一座墓葬,随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将这一消息上报到当地文物所。接到信息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立即出发赶往现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考古人员终于来到海拔2700多米的墓葬所在处,但这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座墓葬的保存状况远远比预想中还要严峻。在看过墓葬的砖室结构后,考古人员判断这是一座唐代大墓,可让他们想不通的是,究竟是何人会将自己的墓葬建在山顶上?
2019年9月28日,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组建一支考古队,打算对祁连山中的唐代大墓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由于墓室顶部已被破坏,考古队员决定借助先前挖出的洞口查看墓室内部的具体情况。当微弱的亮光在漆黑的墓室扫过时,每一处被照亮的地方都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因为墓室里有着堆积如山的随葬品,并且没有被盗掘过的痕迹。
此外,更让考古人员激动的是,墓室中还有一副完整的棺,棺上面还盖着很多丝绸,这也说明了洞口下方正是墓主人的棺椁所在墓室。而这个发现也让考古队员很快意识到,他们所看到覆盖在棺椁上的丝绸是一种名为“荒帷”的丝织品。据史书记载,荒帷大多由蚕丝纺织而成,由于这类丝织品极易腐烂降解,很难将其完整保存下来,在之前的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很少能见到荒帷的样子。然而,就在考古人员沉浸在兴奋情绪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他们应该如何将荒帷从墓室中拿出来?
由于墓室上方有一个洞口,空气正源源不断涌进来,而历经千年岁月的荒帷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氧化作用下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墓室地面到处都是随葬品,这使得考古队员无法直接进入墓室,于是他们打算在洞口上方搭建一个悬空的钢架再进行空中作业。在成功拿到荒帷后,考古队员的发掘回到正常流程。
2019年10月7日,考古队员沿着墓道找到墓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墓门早已倒塌在地。不过,考古人员在墓门下找到一块墓志铭,上面出现的两个关键词让他们大吃一惊——“大周”和“慕容”。大周,是武则天执政期间的国号,而“慕容”二字则指向了古老的吐谷浑。公元四世纪初,北方民族慕容鲜卑分裂成两个部落,其中一支部落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踏上了西迁之路,最后抵达今天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地区。从此,他们不再自称鲜卑族,而是以初代首领吐谷浑之名作为部落的名称,也是从这时开始,吐谷浑开始出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据史书记载,吐谷浑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吐谷浑人也成为了东西商队的翻译和使者,直到公元663年,吐谷浑最后一任首领诺曷钵归顺唐朝。至此,吐谷浑告别了故乡,来到中原大唐开始了新的篇章。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几代考古学者在祁连山陆续发现了九座吐谷浑王族墓葬,而这一次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兵兵和同事们发掘的第十座。遗憾的是,之前发现的九座吐谷浑王族墓葬大多被盗掘一空,只留下墓志铭放在今天的武威市博物馆中。透过石板上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墓主人曾经的贵族身份。但让考古人员刘兵兵疑惑的是,为何连绵不绝的祁连山会有如此之多的吐谷浑王族墓葬?而此次发现的墓葬能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呢?
10月8日,现场的发掘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考古队员按照墓道、墓门、墓室的顺序依次进行清理,但清理到墓道底部时,他们意外发现在东西两侧的墙壁上有两个壁龛。当考古队员揭开壁龛的封门砖后,里面的文物让他们惊喜不已,一个个色彩艳丽的陶俑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吹着乐器,有的拱手站立...仿佛一支仪仗队正演奏着乐曲。12日,当考古队员在墓室前部清理时,他们又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随葬品——镇墓俑,它们造型独特并且比先前发现的陶俑要大。通过文物修复人员复原这些镇墓俑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威严肃穆的武士俑和怒目圆睁的镇墓兽正守护着墓主人的灵魂,避免邪祟的搅扰。
从墓葬中出土的镇墓俑来看,这位来自吐谷浑王族的墓主人早已接受并习惯中原文化,以致于他在死后也遵循着中原地区的埋葬习俗。在清理完墓道的镇墓俑后,考古队员终于来到墓室,他们发现墓室的四壁和穹顶粘连着大量的壁画碎片,由于时间的风蚀,很多壁画早已破碎不堪,残片散落在墓室的各个角落并混杂在文物中。为了将壁画残片完整地提取出来,考古队员制定了严密的方案,进行分区域清理。而提取出来的壁画残片被送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壁画修复室,经过工作人员的挑拣、归类与拼对后,两幅壁画出现在人们面前,分别是“三足金乌神鸟图”和“玉兔捣药图”。在1300多年前,中国古代神话被画成一个个具体的壁画,绘聚在一位吐谷浑王族的墓室中。
清理完壁画残片后,考古人员把目光集中在了棺椁上,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棺椁底下竟摆放着一副铁铠甲,尽管已经腐朽但依然可以看到它曾经的威严。如果得以复原成功,它也是唐代墓葬里唯一从出土实物中最完整的一套铁铠甲,而这样的重大发现是每个考古人员执着的期待。然而,想要提取这副铠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古队员们将塑料垫板慢慢插入铠甲下方,使铠甲与地面分离,随后再在塑料垫板下方插入薄木板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最后,三人合力将铠甲抬起,这才取出这套铠甲,整个过程举步维艰。生前,墓主人或者穿着这套铠甲征战沙场,在他死后这套铠甲依旧摆放在棺椁一旁,生死相伴。那么,墓主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何一个吐谷浑王族的墓葬竟按照中原地区的葬俗埋葬?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
很快,考古队员在墓志铭中找到了答案。一开始,考古队员发现墓志铭后不敢贸然打开,因为担心里面的文字或丝绸在打开的瞬间就消失不见。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考古队员决定将墓铭志运送到文物保护实验室中再打开。经过多方面的准备,文物修复人员终于打开了墓铭志,上面显示墓志铭的主人名叫慕容智,是大周故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或许是源于将军的身份,所以他的铠甲才一直没有与他分离。在慕容智的墓志铭中,人们发现他的父亲名叫慕容诺曷钵,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大唐公主。也就是说,慕容智不仅是吐谷浑的王子,还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外孙,这一消息着实把现场的考古人员吓了一跳。
更让考古队员吃惊的是,慕容智的母亲弘化公主的墓葬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发现,其墓葬所在处与慕容智之墓隔山相望,距离仅15千米。因为母亲是大唐公主,所以慕容智小时候深受唐文化影响,在他年轻的时候来到了皇宫里当上了一名侍卫。在这里,他身着铠甲,伫立在大明宫的玉阶前,守卫着大唐。历史学家通过墓志铭发现,慕容智曾在长安生活了至少十年。直到公元691年,这位大唐将军才回到他的故乡,最终和他的家人们葬在了一起。
2019年12月,祁连大墓现场的考古工作终于落下帷幕,保存完好的棺椁也被送回实验室进行研究。历时100多天,国内多个顶级文物保护团队联合考古,最终在慕容智的墓葬中清理发现了800余件文物,而这些文物也记述着1300多年前吐谷浑和大唐的过往。在祁连山上,由十座大墓组成的吐谷浑王族墓群,它们共同见证着后人的相遇与融合。
网名“一线寻宝”,自称摸金校尉有老货,网上买家被骗还以为捡漏
青铜器以真当真骗网友本文作者倪方六如果有人在网上说,从墓里盗出文物要卖,千万小心,别有贪图心念头,因为十有八九都是骗子,剩下一两个不骗的还是吹牛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便来聊一个骗与被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艾顺荣,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人,文化水平介于文盲或半文盲之间。就是这位几乎不识字的“农民兄弟”,却把有文化的山东日照文物爱好者曹大宝骗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1:130000上个世纪重新发现的一座古墓 很多韩国人认为是祖宗(韩国祖墓)
1982年发现的陈友谅的墓,被韩国人认为是祖宗。可能大家在一些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都曾经看到过陈友谅这个名字,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可不是什么江湖草蜢,而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有能力和朱元璋抗衡的军阀,在他最辉煌的时间里,居然能够来到10万以上的兵马,这样的能力可不是吹牛的。而他的古墓也是在1982年的时候在重庆被发现。韩国族谱我要新鲜事2023-03-01 18:49:240002速葬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下葬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题:朱元璋下葬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作者倪方六今天,9月9日,是一代伟人逝世的日子。1976年,中国当年确实发生了许多离奇、至今仍觉得不同寻常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古人迷信说这是帝王与凡人的不同所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古代帝王中最讲迷信的帝王之一,说来也怪,在他自己驾崩后,也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07: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