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文化更正统 其实一目了然:中原好“兽面” 四夷多“人面”
根据文物风格来看,中原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中原文化的文物上多见到"兽面纹"或"饕餮纹"的纹饰,而几乎没有"人面纹"的出现。这一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博物馆展品和文物图片得出结论。
在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中,如河南仰韶文化的伊川缸,其纹饰主要以动物为主,比如鹳鱼石斧图。庙底沟和半坡文化也以动物纹饰为主,而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龙形器也呈现出动物的形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以动物形状或纹饰为主,如妇好鸮尊和洛阳兽面纹方鼎等。然而,周边的文化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北方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出现了人面泥塑,被称为红山女神。长江流域的良渚、石家河和三星堆文化则出现了大量玉面或青铜人面的文物。
甚至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仍然保持着使用人面纹饰的习惯。例如湖南博物馆藏有一件名为人面方鼎的青铜器,它是商代后期鼎的常见样式。在这件器物上,四面都雕刻着突出特征的人面,面部形象写实而醒目。
黄河流域除了中原地区,上游的大地湾文化出土了一种名为半神半人彩陶瓶的陶器,其造型是一个圆雕头像,短发齐额,双目圆睁,这样的器物在中原区并没有类似的发现。黄河中上游的石峁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独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其中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的石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的形象。
在中原之外的周边地区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人面文物或纹饰,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属性所决定。中原地区的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注重农耕和蚕桑业,其组织模式以王权和军权为主,神权为辅助。而周边地区的文化,尤其是红山、良渚和三星堆文化,以神权为主导,存在着塑造神像的习惯,因此出现了大量以人形为基础的文物和纹饰。
文物的特征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的属性,中原文化与周边四夷文化的文物特征不同,这正是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所致。中原文化以动物纹饰为主,而周边文化则以人面为主,这突显了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彰显了文物研究在揭示历史文化内涵中的重要作用。虽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但通过对比中原与周边文化的文物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中都城遗址
明太祖朱元璋在其故乡临濠所建都城的遗址。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为中都,于洪武二年(1369)开始兴建,至洪武八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未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包括宫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该址在1949年以前,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1:130001大型食草蜥脚恐龙:大安龙 体长5米(仅在四川发现化石)
大安龙诞生于侏罗纪的晚期,在蜥脚目恐龙中属于腕龙科,外形也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虽然生长达到了5米,但是它的脖子和尾巴就占到了大半,体型非常不算非常庞大,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365位,但是它也是大型恐龙的一种,化石也是在05年才第一次被发现的。大安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7:310000新疆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新疆作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地带,必然也成为众多考古研究机构争夺的一片肥肉,以至于前几年在新疆开会,人家新疆所领导人都抱怨,刚开始是西北大,现在社科院,北大,人大等全来了,而且还专门找好遗址发掘,人家自己倒只能忙着配合基建了。不过回头看看,如下表,人家新疆还真不赖,干出来的好项目真不少,足有11项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比隔壁西藏青海加起来都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9:03:39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