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文化更正统 其实一目了然:中原好“兽面” 四夷多“人面”
根据文物风格来看,中原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中原文化的文物上多见到"兽面纹"或"饕餮纹"的纹饰,而几乎没有"人面纹"的出现。这一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博物馆展品和文物图片得出结论。

在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中,如河南仰韶文化的伊川缸,其纹饰主要以动物为主,比如鹳鱼石斧图。庙底沟和半坡文化也以动物纹饰为主,而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龙形器也呈现出动物的形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以动物形状或纹饰为主,如妇好鸮尊和洛阳兽面纹方鼎等。然而,周边的文化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北方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出现了人面泥塑,被称为红山女神。长江流域的良渚、石家河和三星堆文化则出现了大量玉面或青铜人面的文物。
甚至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仍然保持着使用人面纹饰的习惯。例如湖南博物馆藏有一件名为人面方鼎的青铜器,它是商代后期鼎的常见样式。在这件器物上,四面都雕刻着突出特征的人面,面部形象写实而醒目。

黄河流域除了中原地区,上游的大地湾文化出土了一种名为半神半人彩陶瓶的陶器,其造型是一个圆雕头像,短发齐额,双目圆睁,这样的器物在中原区并没有类似的发现。黄河中上游的石峁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独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其中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的石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的形象。
在中原之外的周边地区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人面文物或纹饰,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属性所决定。中原地区的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注重农耕和蚕桑业,其组织模式以王权和军权为主,神权为辅助。而周边地区的文化,尤其是红山、良渚和三星堆文化,以神权为主导,存在着塑造神像的习惯,因此出现了大量以人形为基础的文物和纹饰。

文物的特征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的属性,中原文化与周边四夷文化的文物特征不同,这正是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所致。中原文化以动物纹饰为主,而周边文化则以人面为主,这突显了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彰显了文物研究在揭示历史文化内涵中的重要作用。虽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但通过对比中原与周边文化的文物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30:340006方向明: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鉴赏
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12:240001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6:570000专家1800块买“越王剑” 称博物馆里的是假的 结果被质疑水平
“越王勾践剑”是一把著名的宝剑,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仍然闪烁着寒光,毫无腐锈。这把宝剑的出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大博物馆争相对其进行展览。越王勾践剑不仅剑刃锋利,能轻松划破26层纸,其造型也十分秀气精致。然而,这把宝剑在展览过程中遭遇意外,永久性的划痕使其无法修复。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41:200000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
昨天发了一篇关于明代服饰的帖子,参考:中国古代汉服制度的巅峰——明代的官方服饰感觉是进了一个新的领域,虽然知道明代服饰制度很重要,但对具体内容还是不大清楚的,我也跟着查查,今儿再补充个知识贴,大家一起学习。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