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朝阶段冲刺:良渚为何给了黄河流域诸文化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石器时代双子星时代的南北交相辉映、良渚文化等因素。我国古代的政治实体经历了古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夏朝作为公认的第一个王朝,以中原为中心,辐射至黄淮流域。商、周等朝代也以中原为核心,通过扩张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夏商周代是王国时代的代表,他们的王国中心都位于北方的中原地区。

一、新石器时代双子星时代的南北交相辉映
苏秉琦先生曾用“满天星斗”来形容新石器时代。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甚至北方的西辽河流域,都分布着成熟的新石器聚落和文化圈。
在龙山时代到来之前,北方发展出了粟作农业,南方则发展出了稻作农业。几千年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交替领先,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决定性的优势。例如,在约7000年前,北方出现了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而南方则有河姆渡文化、彭头山文化;约5000年前,北方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南方则有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后,北方经历了漫长的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半坡、后岗、庙底沟类型的文化,虽然不能说非常发达,但仍然保持着发展势头,继续积累发展要素。与此同时,长江流域迎来了辉煌时刻,在良渚文化时代崭露头角,并且光芒盖过了黄河流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良渚文化是一种容纳并融合的文化体系。它不仅部分继承了本土的河姆渡、崧泽、马桥文化的基因,还大量吸收了来自凌家滩文化的玉文化要素(因为河姆渡文化没有玉器),这种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良渚文化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其高度发达的玉器文化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有庞大的水利系统和规模巨大的古墓发现,表明良渚已经进入了古国阶段,来到了文明的前夜。
然而,就在良渚文化准备冲刺王国阶段的关键时刻,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约4300年前,发生了一次大洪水,中断了良渚文化走向王朝的梦想。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未能再次崛起强大的文化,而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在与经历龙山时代历练的王湾三期(也称中原龙山文化)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长江上游的宝墩-三星堆文化开始发展时,黄河流域已经进入商朝时期,三星堆文化也只是在巴蜀地区小范围存在。商王朝由于铜矿等因素向长江流域扩张,打破了长江流域独立发展的进程。从那时起,长江流域失去了独立发展进入王国阶段的机会。

二、良渚文化给黄河流域提供的超越机会
良渚文化的衰落在龙山时代出现,而黄河流域的文化则在此时超越了长江流域,迅速积累发展,并进入了王国阶段。这一转变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1、长江流域的偶然和必然因素
长江流域的偶然因素是普遍发生的文化衰退。其中气候因素占据了一定比重。若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本可以继续发展,尤其是已经处于古国阶段的良渚文化,从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已经充分发展了近千年,站在了文化与文明、古国与王国质变的边缘。如果没有受到气候因素打断自身发展轨迹,也许长江流域会率先进入王朝阶段,并在与黄河流域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但这只是未知之数。
长江流域的必然因素是其发展模式问题。长江流域一直以来都以神权为主导,缺乏以王权为至高无上的组织模式。例如,良渚文化大量制作神权阶级的玉器,后来的三星堆文化充斥着大量的青铜神像。长江流域以神权为主导的文化过度追求无节制的生产和建设宗教祭祀设施,极大地消耗了财力和民力,损害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黄河流域的偶然和必然因素
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几乎到达了进入王国阶段的边缘,但不幸的是在关键时刻被各种偶然和必然因素击败,黄河流域的文化却如躺赢一般迅速发展。这并不能只归因于对手的原因,黄河流域自身的硬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黄河流域拥有千百年的稳定发展,从早期新石器时代到晚期,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连续的发展。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原龙山文化(王湾三期);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海岱龙山文化;黄河上游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等。由于北方地理条件优越,没有明显的地理隔断,这些文化不仅在自身的文化圈内发展,而且由于相互接壤,它们之间存在竞争甚至战争,这使得它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发展思维,不断进步。此外,它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取长补短,确保不停止发展。这种吸收多种文化优点、兼容并蓄的发展模式,使得黄河流域在“如何走向王国之路”的考验中最终获得胜利。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秋扒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秋扒组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范围内发现的最南端的似鸟龙类恐龙化石,在2011年才正式面世。秋扒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3:170000明朝为何被黑成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三无”朝代?原因有三个
明朝无明君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参与“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一直在途中。好几天没有更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今天一大早起来,就想着这事情。说什么呢?说说明朝的皇帝吧。大家知道一个朝代往往会有一条由盛到衰的线路,做为朝代的掌舵人,皇帝的作用很重要,要是碰上昏君,当然可以来一个中兴,要是碰到昏君,搞不好就亡国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6:560000沉龙:非洲大型鸟脚类恐龙(体长9米/长有巨大拇指)
沉龙是一种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亿2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9米,体重达到了6吨之多,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沉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尼日发现的,前肢上带有很长的针状拇指,和禽龙类恐龙非常相似。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58:020002中国4座金字塔式大墓,最神秘的一座被写进小说,可惜都被盗过
中国四座“金字塔”式大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喜欢考古的头条号的网友都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有世界“第七大奇迹”之称。法老即国王,现在在埃及尼罗河下游,已发现约近百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或金字塔遗址。其中最高的一座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郊区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5米,底长230米,25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3: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