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万年前的人都发现了,为啥4000年前的夏朝,却始终得不到证明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从部落,到各朝各代;从甲骨文的诞生,到秦朝统一文字,这些都表明,中国文化是有传承性的。然而,人们耳熟能详的朝代并不一定真正存在过,比如夏朝。
根据资料记载,夏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
但是,除了一些零散的文字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却没有留下任何证明其存在的证据。
就连170万前的人类化石,考古学家们都发现了,却始终证明不了夏朝的存在,这是为何呢?

夏朝的出现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夏就是“中国之人”的泛指。在夏朝建立之前,古人是以部落生活为主的。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夏部族可以往前追溯到颛顼,而颛顼就是黄帝次子,这就意味着夏族是黄帝的后裔。
在部落时期,部落之间采用的是“禅让制”,以此选出贤能之士,那个著名的尧禅让禹的故事就是出于此。
而到了禹这一代,他的儿子启成为了继承人,这就是世袭制的出现。
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是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就是与这场洪水有关。
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再加上之后的讨伐三苗胜利后,大禹就成为了部族联盟首领,夏朝出现。
在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之后,启就将“夏”作为国姓。
在夏朝建立后,一直使用的就是世袭制,这一制度也成为了皇位继承的主要制度。
在夏朝,有明确的官僚制度,比如父权家长制下衍生的各级贵族等级,自上而下,夏王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
当时还出现了最早的历法——夏历,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
除此之外,在刑法和赋税方面,夏朝也有明确的规定。

最值得一提的是,夏初就已经有了文字,这也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从公元前2070年到1600年,夏朝历时472年,出现了姒启,姒太康,姒少康,姒桀等17位帝王。
按理说,有如此详细的史料记载,就已经足够证明夏朝的存在了,但是为何会存在争议呢?
夏朝为何始终得不到证明?
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地区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之后,经过大规模的挖掘,又找到了大量的石器。
这些出土文物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
连170万年前的人类都可以证明,而4000年前的夏朝始终得不到证明的主要原因在于,与之有关的史料太过匮乏。
虽然在《史记·夏本纪》和《殷本纪》等书籍中记载的夏代世系都一致,但至今都没能挖出跟夏朝有关的文物。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文物是最能证明一个时代的证据,这就跟170万年前的那两颗牙齿化石一样。
一些考古学家为了证明夏朝的存在,翻遍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到了夏人曾最有可能生活过的地区,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记载中,这两个地区频繁出现。因此,这也成为了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之一。
然而,很多人仍旧质疑此说法。在经过长达四十年的考古调查后,虽然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殿建筑地基、平民居住点、车辙等痕迹。
但是这些的出现只能证明,在几千年前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较大的国家。至于这个国家是不是夏朝,并没有出现直接的文字证据。
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学家们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可能性。
其一就是,夏朝的存在被人为地抹去了。夏朝末期,君主残暴,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惨不忍睹。
为了推翻夏朝的统治,商汤招兵买马、训练军队,积蓄力量。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国,成立商朝。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或许是为了让夏朝最终消失,商汤便命人故意抹去了夏朝存在的所有证据。
其实在古代,这种毁灭前朝的事情常有发生,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即便商汤真的故意抹去了夏朝的存在,这件事也不会被载入史册。
其二就是,夏朝或许不叫夏朝,只是文字记载出现了问题。在商朝建立之前,真的出现过一个朝代,但这个朝代并不叫夏。
历史是会缺失的
在华夏文明中,夏朝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综合以上的三种说法,夏朝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暂时无法找到其证据。
这也是中国历史研究中常见的情况,那就是断层。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不是所有的事件都会被详细记载下来。即便是载入史册,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很多历史文化都面临过消失的情况。
在中国历史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存在,比如去年火遍全网的“三星堆遗址”。
在这个遗址上,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就包括重达100多斤的象牙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
不过,即便出土了这么多文物,考古学家仍旧无法证明这一遗址真正来自哪个历史阶段。
有了出土文物,却无法找到资料记载,这也是历史的一种缺失。

在历史研究中,只有当文物或遗址与正史记载达到高度一致的时候,才能最终确定这段历史的存在。
在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人们如今接触到的历史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其中还有很多无法证实或者未知的存在,这些存在其实都是最宝贵的历史财富。
虽然夏朝的存在始终遭到质疑,但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完整的国家,并且整个社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未解之谜都会找到答案,夏朝也终将证明其存在过。
在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多少往事仿佛都已随岁月而消逝。但是,历史并不是虚无的,历史看似离人们很远,但它却一直会影响着人们。
当代年轻人需不忘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将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脉中。
安徽考古挖出好东西,河南盗墓者闻风而动,没法下手改盗附近古墓
考古现代发现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安徽六安双堆大墓的考古发掘,故事还有不少。此墓被古代盗墓者光顾了,现代盗墓者也惦记着。就在双堆大墓考古发掘新闻上了电视、报纸后,相邻河南省的盗墓者闻风而动,来到了六安盗墓现场。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就是这段故事。以寻宝为目的的盗墓,都是冲着墓主的随葬品去的。随葬品都放在哪?不同的墓葬等级有不同的安排。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9:170000宋祖英出现时大家都伸了长脖子,为何?凤凰卫视20年庆背后故事
凤凰卫视“感恩之夜”背后故事文/倪方六参加完香港凤凰卫视在北京举办的“开播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回来已有几天,一直想为凤凰写点什么,可一直在忙。真动笔时,又不知道写什么好了。那就把活动现场的照片多发些上来吧,看图说点活动背后的故事。图:2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人称“凤巢”的北京“凤凰中心”。图:2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人称“凤巢”的北京“凤凰中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5:3000015海外国宝:柏景寒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凯特·柏景寒(KateSturgesBuckingham,公元1858~1937年)是博物馆最为重要的捐赠人,为芝加哥豪门柏景寒家族成员,其家族产业纵横银行、房地产、钢铁各界。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50:2400002020年游学:探访苏州春秋木渎古城
咋眼见2020年就要过去了,翻看今年出去转悠拍的照片和事情还有很多没有总结,所以赶紧拾起来。今年11月份下旬到了江浙沪跑了一圈,在上海参加了个会议还看了一个展览,看到了跨湖桥:我国最早的独木舟与海外移民和越风悠悠:越王勾践时代的特产——原始瓷与印纹硬陶。之后,我便连夜跑到了苏州,而去苏州的目的地便是传说吴越争霸时期的吴大城,现在我们称为木渎古城。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310000这位皇帝很传奇,写词不输李煜,梦碎“祖国统一”大业,他是谁?
作者倪方六南唐偏居江南,前后共历三主。为何称“主”?因受到后周威胁,不得不削去帝号,改称国主,这从第二位皇帝李璟开始,故史称李璟“南唐中主”。李璟很传奇,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皇帝,其写词水平不输后主李煜,有的地方甚至超过李煜。“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便是李璟的杰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7:27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