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分不清的汉字“双胞胎” 你能分清几对 真是太长见识了
我要新鲜事2023-07-02 21:22:082阅
孑和孓、丐和丏、旮和旯等。汉字中有一些字,它们的字形相似,稍不留神就会产生混淆不清,对于中国人而言,认清这些字都十分具有挑战性。

1.孑和孓
这两个字的区别仅在一撇一捺的差距。两个字连在一起构成一个词,表示“蚊子的幼虫”。孑孓由雌蚊在淡水中产的卵孵化而成,其胸部较头部及腹部宽大,游泳时身体剧烈的左右扭动,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2.丐和丏
两个字的区别在于有无一竖。丐指乞求、乞讨或讨饭的人,而丏的意思是“遮蔽,看不见”。
3.旮和旯
这组上下结构颠倒顺序就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方言词汇,指角落、墙角偏僻的地方。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4.片和爿
片是量词或者形容切成薄的东西,另外还有“相片”“电影片儿”等词中的读音piān。而爿则是当以名词出现时,指劈开成片的木柴等,用作量词,一片田地叫一爿,工厂、商店一家叫一爿。
5.毫和亳
毫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指毫毛。而亳则较少见,主要用于地名、古国名、姓氏中。
6.汆和氽
两个汉字的区别在于上半部分是如“入”还是“人”。汆指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方言中指烧水用的金属器具,能很快地把水煮开。而氽则是漂浮的意思,一般用在方言里,油炸也会用到。

7.祟和崇
祟是迷信说法指鬼神给人带来的灾祸,借指不正当的行动。而崇则是高、重视的意思。组词有崇高、崇拜,表示敬仰,也可作姓氏。
8.虿和趸
虿是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而趸则是形容早晨、日出时的光景,也可以用来指“突然、猛然”的意思。
以上是一些汉字中容易混淆的组合,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字的区别可以帮助提高语言水平,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解或者困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妲己到底什么来头,周武王灭商后为何朝妲己尸体连射三箭?
如果不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恐怕很少有人会知道历史上有妲己这号人物,但也正因为《封神演义》的广泛传播,使得妲己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事实上,在汉代以前,史书对于妲己形象的渲染还十分宽泛,对她罪行的指责仅仅局限于她是亡国之君的宠妃。比如《国语》就有一段精辟论述:“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周于是乎亡”。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18:0400001978年考古一处墓穴 出土一件不起眼的文物 但是专家激动不已
1978年考古专家在天星观楚墓中,发现了一件引起他们激动不已的文物。尽管已有铜器、陶器、兵器等2400多件文物出土,但这件文物特别珍贵。它是一把叫做凤翣的礼器,意味着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势。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10:1400023李零:重归古典——兼说冯、胡异同
一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五经,不是九经,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我向读者推荐四本书:《论语》、《老子》、《孙子》和《周易》。为什么我把这四本书当经典阅读的基本教材,我想讲一下我的理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22:430001倾齿龙:巨型沧龙科动物(超过14米长/以2.9米海龟为食)
倾齿龙是一种庞大的沧龙科生物,属于海洋爬行动物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末期,最大体长可以超过14米,有着惊人的强劲咬合力,甚至连长达2.9米的巨型海龟也成为了它的猎物,常年生活于深海之中,化石主要是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倾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7:560000韩国两千年前墓穴被破坏 网友直接被气哭(破坏古墓)
韩国考古队员破坏了世界第一大支石墓。在1月31日韩国的一个电视台报道说在韩国的某一个城市就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侦查之后验证大概是在2000年之前,是当前世界上发现第一大的支石墓,这本来是非常有研究价值,可是当地考古工作者在进行修复的时候却因为一个操作不慎,造成了默学的严重损坏,这一下子让全世界的网友都非常心疼。墓穴修复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49: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