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发现元代沉船 捞出价值超100亿的文物 韩国 我们的国宝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贸易和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连接了许多国家,这些国家通过海洋频繁进行商贸往来。然而,海上航行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海盗袭击等,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沉船无数,数不尽的宝藏沉入海底。我们所熟知的古沉船大多数都在我国的南海,但其实在东海也有许多古沉船,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文物,但这些文物却被外国人捞走,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新安沉船。这艘古沉船于约1323年从我国宁波庆元出发前往日本福冈,期间遭遇台风,沉没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新安海域。1975年,韩国渔民崔亨根在新安海域打捞出了6件宋元青瓷,被当地文物局认定为文物。但由于无法确定沉船的具体位置,文物局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几个月后,几名韩国渔业潜水员发现了沉船的位置,并打捞出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2万余件瓷器、两千余件金属制品、石制品以及约28吨重的铜钱。这些文物价值超过100亿人民币,成为了韩国的国宝。

韩国将新安沉船打捞起来后,周边的许多国家都对此展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包括香港、汉城和日本。讨论的主题是古沉船文物的打捞和保护工作,其中最尴尬的问题是文物归属权的问题。新安沉船是我国元代的古沉船,船上的古文物当然应该归属于我国,但韩国却坚称这些文物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完全不给我国人员反驳的机会,这着实让人深感无奈和悲愤。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让更多的古沉船的文物能够回到我国。首先,应该加强对古沉船文物的保护,包括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力量和技术支持等。其次,应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和研究古沉船文物,避免文物的流失和被损坏。最后,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沉船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贸易和文化往来的历史悠久,其中的古沉船文物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强文物保护,让更多的文物能够回到故乡,为后人研究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贡献。同时,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尊重文物归属权,共同保护和研究古沉船文物,促进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
特狈路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化石只有牙齿/体型未知)
在地球上,目前发现并命名的恐龙有700多种,但在这里面还有很多因为化石的缺失,只取了名字,并没有推测出其体型,比如特狈路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特狈路龙基本资料体型:特狈路龙是一种欧洲的小型食草性恐龙,食物为植物的嫩叶和根茎,因为化石只有牙齿,所以无法推测其体长,其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暂列710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21:310001鸟脚龙:欧洲大型翼龙(翼展达12米/头部占到体长一半)
鸟脚龙是一种白垩纪初期的翼龙类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体长可达3.5米,不过翼展全部打开之后则可以达到12米左右,是白垩纪初期非常罕见的一种会飞行的肉食恐龙,这主要是它为了自己能够进行长途的迁徙,第一批鸟脚龙化石是在欧洲发现的。鸟脚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8:0600001男4女合葬墓被挖掘 开棺时发现一只“蝉” 考古家却哈哈大笑
我要新鲜事2023-08-04 21:03:100001一起来围观密县打虎亭汉墓
神奇的密县打虎亭汉墓,作为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东汉墓,展现了古代高科技的惊人成就。即使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墓中的壁画和画像石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一、密县打虎亭汉墓-概述密县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区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东汉时期的古墓,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东汉墓,它的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来自河南密县。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29:040001吉林考古专题(一) | 追溯史前渊源——吉林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与研究
作者:徐廷编者按:为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我们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了“吉林考古”专题,全面展示近年来吉林省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突出吉林考古地域特色及在东北边疆考古工作的重要地位,宣传考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支撑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0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