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挖出一口“金棺材”,至今都无法打开,考古队:无一人敢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奇珍异宝在岁月的流逝中都消失不见了,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的稀世珍宝也开始面世,惊艳了世人们的目光。但有一些珍宝就连专家也难以解释,为了保护它们不被外界空气氧化,只能将其封存起来。就比如在龙泉寺地宫中出土的一口“黄金棺材”,这口棺材至今都无法代开,就连考古队都表示:无一人敢动。那么这金棺材之中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2008年5月,山西省龙泉市的僧人为了保证寺里的安全,请来了建筑工人在寺里安装消防蓄水池,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工人施工的过程中无意间在寺庙的角落位置挖到了一块石板,这块石板上刻着许多看不懂的经文,掀开石板后映入眼睑的是一个地宫。工人看到这一幕时也非常吃惊,立马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寺庙的负责人和文物局的专家。在专家的挖掘研究之下发现,这座地宫并不是很大,仅有1平方米,高有10多米。从地面上往下看,这座地宫并没有多繁华,只有地宫两则上描画着的精致壁画尤为吸引人。

但专家在进到地宫的时候,墙上的壁画就因为空气氧化,颜色非常迅速的掉落了,只有石门两旁的守门浮雕嘴上的颜色已久鲜红如初。走过一段较长的路后,映入专家眼前的是一个六边形的地宫,地宫的正中心放置着一个石函。专家猜测这地宫之中最重要的东西应该就是在这石函之中。为了石函内的文物不像壁画一样产生氧化,专家迅速地将其转移到一个没有任何光亮、温度只有10℃的房间内,并且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药水以防万一。

在我国内,因为专家的鲁莽而产生氧化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文物其实出土的时候并不是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的,它们原本的颜色都是非常绚丽、引人注目的。在地底下埋葬了数千年的时间,文物早已经适应了地下的温度,但因为专家在挖掘的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护措施,这才导致了文物变成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其中秦始皇陵墓中的秦兵马俑最有话语权。刚出土时,每一具兵马俑的颜色都非常的艳丽多彩,但因为突然接触空气的原因,颜色迅速地褪去,变成了现如今的黑土了。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我国考古界中的一大重要损失,非常令人惋惜。

正是因为有着众多例子的教训在,专家们才不敢掉以轻心,作出了很多的抢救措施。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专家立马将石函打开。但让人意外的是石函内竟然还有一只木函。由于年代已久,木函的已经腐朽散乱,很轻易就能够看到木函之下的一座鎏金铜棺。在打开铜管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银棺,这座银棺上镶嵌了好几颗很是珍贵的绿宝石和玛瑙。但对于专家来说,棺内的文物比这些珠宝的吸引力要大得多,他们不解努力将银棺打开后,最后一层才是金棺。金棺上还系着一条丝带,打成蝴蝶结的形状。

专家根据两函三棺的埋葬方式和寺庙之下的地点推测,这口金棺之内装着的应该是佛祖舍利,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内出土的舍利也是同样的埋葬方式。但让专家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个舍利子要有丝带绑起来呢?这条丝带又是为什么在千年的埋葬中还保存的完好无损的?这实在是极为罕见的一件事情,就连专家都解释不清这件事的始末。为了保护文物,通过商量后专家们决定将这顶别绑着的金棺保存起来,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打开。就这样,这顶金棺一直到至今都无法打开,至于它能不能面世,就看后人的考古技术了。
路透社率先曝光清东陵被盗案,盗墓者地宫夺宝互相残杀,分拆尸骸
本文作者倪方六图:明代蜀王陵地宫(与本文无关)⊙媒体强烈关注盗案《顺天时报》并不是最早曝光清朝皇陵被盗的媒体,1928年(民国十七年)8月4日(农历六月十九日),路透社驻北平记者率先发出了一条电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5:59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北辛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县东南约25公里处。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博物馆两次发掘。有人认为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属于青莲岗文化,有人则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山东中部、江苏淮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意义。▲陶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58:350000荐书 | 从平民阶层看吴越地域文明特色——《宁国灰山土墩墓》读后
2022年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国市文物管理所编著的《宁国灰山土墩墓》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书中发表的是2012年在安徽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掘的36座土墩,共86座单体墓葬的考古资料。全书共分为五章四十三节以及附表、彩色图版,全书图文并茂,是关于江南地区先秦时期土墩墓研究的重要资料。《宁国灰山土墩墓》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国市文物管理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55:220000朝歌和安阳哪个才是商朝最后的都城?考古显示:或都在王畿之内
我觉得很可能朝歌和安阳都在王畿之内。安阳小屯一带(殷墟)发现了宫殿基址、大型王陵区、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居住区,还有王室占卜的甲骨卜辞,似乎很有王都气象。根据《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年更不徙都”。《尚书》、《史记》里都有类似“盘庚迁殷”、“更不徙都”的记载。可见这套说辞的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那么,“盘庚迁殷”的“殷”指的是现今的何处?——洹北商城。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8:54:110000郑岩:一幅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全景画
“长城,似乎像是一条遨游星空过久因而忽然感到疲倦的巨龙,本想落在大地上暂时卧息,把头伸向浩渺的渤海,以饱饮清凉的海水,驱散旅途的辛劳。不料它太累了,竟然沉睡不起。修长的躯体从中国的东北蜿蜒伸展向西北,绵亘万里,静静地凝固在山峦荒漠之间。”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