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就是官方盗墓 为啥有人这么认为(考古学)
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37:460阅
考古是为了把历史呈现在大家眼前。即使在今天,许多人仍将考古误解为“官方盗墓”。事实上,考古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寻宝。比如,小骨器、破损铁器、盗墓者丢弃的陶器等,制造成本低廉,但考古学家却视之为宝物,不遗余力地用小铲子、小刷子将它们擦掉才有了我们能够认知历史的现状。

煮汤器皿
2010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清理咸阳机场遗址二期战国秦墓时,在墓室的一个小缝隙中发现了一个高20厘米、直径24.5厘米的青铜鼎。当考古人员打开一个毫无特色的铜鼎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鼎内盛着半锅骨汤,骨汤里还浸着几根小骨头。考古学家十分惊讶地说:“我只知道鼎是古代礼器中的食用器皿,用于烧烤或填肉”,但这次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遗址发现
考古学家胡松梅说,当他第一次从该动物的前壁、鼎上发现较粗的尺骨时,它肯定是一只狗。这是因为他们在龙山东商洛遗址出土了四只完整的狗,属于夏殷时期,而且鼎中发现的尺骨与标本库中的尺骨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为什么历经2400多年,骨汤却奇迹般地没有挥发呢?考古学家推测,这与墓穴内放置的铜鼎干燥良好、密不透风有关。还有,铜鼎的气密性很强,盗墓贼不会来,所以铜鼎里的狗骨头汤会更好。已保存。

考古事业
专家认为,骨头汤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墓主一定喜欢吃狗肉,死后视死如生,埋在骨汤里。那么骨头汤里加了哪些调料呢?现代人类能否重建古人煮的骨头汤呢?考古充满疑问。有发现盗墓后的失望,也有发现历史真相后的欣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金村古墓
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以东10公里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东北隅。1928年因雨后地陷暴露,墓内许多精美文物被盗掘,其中大部分流散海外。据记述,此地共发现8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墓,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6座,第二列2座。其中5号墓的墓坑长宽各约12米,深约14米,墓道长70余米。木构椁室的周围积石积炭,有门与墓道相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6:180000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
昨天发了一篇关于明代服饰的帖子,参考:中国古代汉服制度的巅峰——明代的官方服饰感觉是进了一个新的领域,虽然知道明代服饰制度很重要,但对具体内容还是不大清楚的,我也跟着查查,今儿再补充个知识贴,大家一起学习。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560000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哪里:宝鸡市(青铜器之乡)
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省宝鸡市,在宝鸡地界内发现许多青铜器,在宝鸡市石鼓镇一座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饰等物品二百三十余件。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细密的云雷纹,高浮雕等设计,还发现大型青铜器以及深腹盘等器具。包括在岐山,扶风县,眉县等地区也发现青铜器。一、宝鸡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2:11:040000王巍:百年心语 续写华章——《中国考古学百年史》编写记
#虎年有娱#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中国考古学百年史》的首发式。经过为期三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百年史》终于出版了。此时此刻,作为这部书稿的组织者、主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部在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上文字体量最大,内容最丰富,参加撰写的学者最多的集体项目!回顾三年多来的艰辛历程,我感慨万千,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4:180000手机搜到贵州深山老林有古墓,打飞的相约盗挖,掏出棺内人骨寻宝
现代盗墓的“拉伙”方式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在中国是非常有历史的地下职业。组织盗墓团伙,过去叫“拉伙”或“搭班子”,有的地方也称为“支锅”。盗墓在过去是大罪、重罪,也为社会伦理所不容,这种“缺德事”即使没有曝光,被乡邻知道了也有辱门风,故而拉伙、入伙都非常隐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3:4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