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山东济南一座佛像开裂,里面的东西不简单
1981年,在山东济南的灵岩寺千佛殿内,一位僧人正在跟往常一样清扫佛像,突然佛像发出“咔嚓”的声音,僧人便闻声寻找,不料佛像里类似器官的东西吓得他惊慌失措,连忙向门外飞快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快来人啊!”

这时寺院内的其他僧人听见了他的呼喊,便朝他走去,彼此碰面后,那位僧人便磕磕绊绊地说出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原来他在清扫时听到的“咔嚓”声竟然时佛像裂开了,僧众听到这话时便双手合十,嘴里不断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害怕会是什么不祥的预兆。
然后那位僧人继续说是佛像的腹部裂开了,他还从裂开的地方看到了佛像的“内脏”,便吓得连忙跑了出来;众僧决定一起前去查看清楚,于是几个人便来到了千佛殿内那尊裂开的佛像前面,确实能从裂缝里看到五脏六腑,众僧吓得连连后退,便派出一人去请来住持,毕竟住持见多识广,肯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众僧在等待住持时议论纷纷,难道这尊供奉了千年的佛像是高僧坐化后的“肉身佛”?

大家都满怀疑惑,这时住持来了,住持见状便上前查看,伸手一摸,便知道这腹内的五脏六腑不是真的,住持便告诉大家不要惊慌,这些五脏六腑都是用布料仿制的,是佛像“装藏”的一种。
"装藏"就是在塑造佛像的时候,在给佛像开光前,会将一些经卷、珠宝、五谷、金属、名贵药材或者布料等等的物品放入佛像内,然后再完全封上,这种就称之为“装藏”,好多地方在塑造佛像时都有这个规矩。
这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一般都以为佛像里面是空着,或者是什么实心的,“肉身佛”倒是也听说过,这种“装藏”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这种由五颜六色的布仿制成人的五脏六腑,而且如此逼真,住持也是第一次见,于是住持便派人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
文物管理部门得知这件事以后,就组成了一个专家队伍前去灵岩寺,当专家们看到这一幕时也被惊呆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逼真的五脏六腑,而且这里面各种器官的构成、位置都和真人的一模一样,可见当时的塑造者对于人体内部结构是十分了解的。
至于是什么布料制作的,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又叫来了专业人员鉴定,最后检测出来是一种名贵的丝绸,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丝绸又很软乎,所以就显得更加逼真了。
专家队伍决定对殿内的佛像进行检查修缮,于是又发现了一尊佛像有裂缝,他们仔细一看,这里面不再是“五脏六腑”,而是一些铜钱、五铢钱和经书之类的,里面这些物品经过考究发现,制作的材质和记载的宋朝时期《营造法式》十分相似,也算初步确定出了他们的朝代。
专家队伍发现,这殿内的佛像从神情到姿态,再到穿着打扮都十分真实,细看就连表面的皮肤纹路都清晰可见,好像真人一般,太让人惊讶了,大家都感到十分疑惑,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到底出自何人呢?大家便带着一丝头绪继续寻找答案。
在后续的检查修缮中,专家队伍还发现了一尊铁胎泥塑的佛像,因为佛像基本都是木胎泥塑的,所以这可是当时的一个重大发现,大家感到震惊的同时也非常高兴,于是对于这个铁胎泥塑的佛像,他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了知道这个铁胎的真实身份,也为了进一步研究真相,专家队伍对这个铁胎泥塑的佛像进行了精细的剥离,从里面剥离了一尊铁铸佛像,这尊佛像栩栩如生,神情非常安详,不仔细看都分辨不出是铁铸的。

随后还在其身上发现了一行字:“盖忠立,齐州临邑,治平三,六月”,意思是这尊佛像是一位叫盖忠的人塑造的,在齐州临邑,治平三年也就是1066年,即当时的宋朝,时间是六月份;这便也确定了当时他们的推断是正确的,这批佛像就是宋朝文物。
这下专家都在惊叹,难怪如此这些佛像都如此逼真,原来1066年左右的宋朝,不仅商品经济十分发达,而且艺术创作技术也十分高超,很有生活气息,所以这就不难理解那些丝绸和那尊铁铸佛像为何如此鲜活,并且那些佛像的衣着是各式各样的,有僧袍、丝绸、佛衣等等,也是非常符合宋朝当时的服装风格。
据统计,这灵岩寺内一共有40尊佛像,但是有8尊不是宋朝的,据史书记载,原来是因为年代久远,而且因为发洪水等原因,导致宋朝的一些佛像被损坏,只留下了32尊,而剩下8尊是后人陆陆续续重新塑造的,所以才有了不同时期。
专家队伍称这40尊佛像在殿内看起来就像正在做法事一样,每尊佛像都有自己的神情和动作,有的双手合十、有的闭眼盘坐,有的侧耳亲听……放眼望去,十分和谐!
1982年灵岩寺也因此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06年,这40尊佛像也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些不仅是文物,更是我国古代历史的见证,古人的这种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后辈去深入学习并弘扬的!
父亲追打儿子时自己跌死,古代如此处罚儿子,现代儿子估计不服
父亲节说旧案本文作者倪方六查一下,每年6月第3个周日是父亲节。今天,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刚好。父亲节是洋节。这个洋节的历史其实并不长,上世纪初才在美国出现。虽然中国人没有过洋节的习惯,但设父亲节的初衷是好的——感恩父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06:22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37:580000新发现丨云梦出土年代最早“第一长文觚”现700余字策问类佚篇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遗址的东南郊,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2020年9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项目负责人罗运兵。发掘工作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时做好工作预案,漆木器、丝织品等脆弱文物得以现场有效保护;同步开展了多学科检测研究。墓地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51:240000谢一峰:破碎与重生:从铜雀台到七宝台
田晓菲的近著《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对曹魏都城中最具政治象征性的景观铜雀台的分析,与巫鸿、郑岩等对艺术碎片、废墟的研究可谓异曲同工。铜雀台从曹魏时的高耸云端俯眺八极,到北齐时让位佛塔被废弃,直至宋时破碎后的铜雀瓦制成铜雀砚,贯穿起的是政治、文学的曲折变迁史,废墟碎片本身不断产生新的意义。而类似武则天时代的七宝台这样融入了新建筑的残片,或许又有另一段不同的新生故事。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18: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