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现的罕见墓葬 难道说主人是韦小宝
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7:38:180阅
北京的墓穴是清代一个四品官员。2006年5月,一座罕见的古墓在北京出土,墓主穿着清朝的龙袍,但戴着明朝的发髻。经过研究和分析,专家们怀疑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众所周知的韦小宝。

清代官员墓
这座建筑位于北京石景山地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座豪华的清代古墓展示了冰山一角。工作人员向当地文物局报告了此事,专家们随后带领考古队前往现场,对古墓进行了考古工作。经过一番努力,考古队进入古墓,清理了墓中的陪葬品,然后聚集在墓主的棺材前打开棺材。之后,一具男性木乃伊映入眼帘,干湿两用都保存完好,面部清晰可见,皮肤甚至有弹性。棺材上有一行字,承认墓主的身份是清代四品官员黄卓武。

古尸龙袍
当专家们清理木乃伊尸体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那就是,它显然是一个平民,却被埋在武官的长袍里。不仅如此,当专家们剥去外面的长袍时,发现里面还藏着一件龙袍。经过专家鉴定,他们发现这绝对是清代真正的龙袍。此外,专家还发现木乃伊的发髻实际上属于明朝。这一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一位专家在研究后大胆猜测了这个人会不会是传说中的韦小宝?

韦小宝谜团
专家们很快推翻了这一猜测,因为他们翻阅了许多清代史料,在其中一份资料中发现了关于墓主黄卓武的记载。记载此人在清初从明末清初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被封为四品官,并被皇帝赠送五爪绣花袍和独角兽捕服。谜团终于解开至于这个人是不是韦小宝的,原型不得而知,事情的真相可能只有小说作者才能理解。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朔知:早期皖江两岸——亚文化区的文化演进案例
2016-08-24朔知、杨林旭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10日上午,在郭立新老师的主持下,来自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朔知教授为参加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做了题为“史前时期的皖江两岸——亚文化区的文化演进案例”的精彩演讲。演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而具体地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皖江两岸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及其与周邻文化区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30:030000朱棣迁都北京时 刘基已经死了28年 为什么说他参与了故宫设计
北京故宫的缔造始于一幅名为"八臂哪吒图"的设计图。据传,永乐帝派遣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前往北京筹划宫殿的设计。十天后,他们同时呈上各自绘制的设计图,结果令他们哈哈大笑:两张图都是八臂哪吒图!刘伯温在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已经去世28年,他不可能亲自参与北京城池和皇宫的设计。但这个传说并非毫无根据。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27:500000甲骨文造假:始于山东商人范椿清,盛于河南文盲蓝葆光
1931年,在《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一个叫汐翁的作者写了《龟甲文》的短文,讲述1899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生病,在北京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在“龙骨”这一剂中药上发现了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发现。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22:26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秦汉帝国的摇篮——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刘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2:2500002020十佳图书编辑说 | 文明星火不息,考古探其究竟——《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推介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向这些入选图书的图书编辑约稿,从编辑的角度,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11:5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