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和安阳哪个才是商朝最后的都城?考古显示:或都在王畿之内
我觉得很可能朝歌和安阳都在王畿之内。安阳小屯一带(殷墟)发现了宫殿基址、大型王陵区、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居住区,还有王室占卜的甲骨卜辞,似乎很有王都气象。

根据《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年更不徙都”。《尚书》、《史记》里都有类似“盘庚迁殷”、“更不徙都”的记载。可见这套说辞的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那么,“盘庚迁殷”的“殷”指的是现今的何处?——洹北商城。
20世纪初,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王国维、罗振玉等人认为安阳小屯即盘庚所迁之“殷”。这一说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可是,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安阳殷墟作为都城的证据明显有些不足。
①在殷墟没有发现盘庚时期的甲骨文。
②考古发掘结果显示殷墟一期(盘庚时期)缺少重大遗存。
③西北岗王陵区的大墓应该是武丁至帝乙时期的王墓,盘庚、小辛、小乙的墓似乎并不在此地。
④这里没有发现城墙遗迹,而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均已有城墙。
⑤殷墟内的布局混乱,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则有一定的布局规划。
⑥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均无墓葬。殷墟宫殿宗庙区墓葬有264座之多。
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相比,殷墟更像是商王室的宗庙祭祀王陵所在地,而不像是一座宫城。

而和对岸的洹北商城年代晚于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而又早于大司空一期(武丁时期),与盘庚在位时间相当。城内发现了大城、宫城,和许多小城。城址范围内发现了宽广的商代道路与车辙痕迹。
《史记·殷本纪》里说“盘庚渡河南”,“河”可能指的并非是黄河,而是洹河,盘庚由洹河北迁到了洹河南。据推测,洹北商城遭受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因而不得不迁到了河对岸。如果真是这样,殷墟就是商都。
什么是都城,早期的都城又该是什么样的?甲骨文中没有“城”或“都”,而有“邑”,“大邑”、“大邑商”、“天邑商”。
“邑”的意思是聚族而居。“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商民的所有居住范围都称“邑”。“大邑商”的范围即是后世所称“都城”的范围,它比我们想象的范围要广,这个范围包括殷墟、包括洹北商城、也包括朝歌,从两周,到汉代应该都是这一认知。所以,才会有文献记载上的模糊不清。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帝辛后期的一些活动,田猎、酒池肉林、鹿台,都发生在朝歌。这里也是帝辛的葬身之地。武王、周公先后两次所伐也是朝歌。
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帝辛放纵,大兴土木,其实朝歌的军事地位也很关键。殷墟一带,北有洹水、彰水、西有太行山,东面也有大河阻拦(或许也是它未作城墙的原因,利用天然的防御屏障,加之人工的壕沟来进行防御),但是它的防御在南面出现了漏洞,南面是开阔的大平原,而朝歌恰好就处在它的南面。朝歌城内的一切兴建,或许也是为了防御,朝歌实为军事重镇。

朝歌,一般认为在如今的淇县,境内发现了很多晚商遗存。可惜的是这里同样未发现商代的城墙遗址。此处的摘星台遗址实为西周、东周遗存。据推测,朝歌的确切所在在淇县东北部地区的可能性较大。这里有西周至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墓地,距离西周卫国都城不远,符合文献中卫康叔封于“殷墟”、“商墟”的记载。
“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商代的都城问题实在是过于复杂了,目前尚未建立起体系来。预知真相如何,还需等待日后的考古发掘了。
包公墓被红卫兵挖开后发现了什么?盗墓圈有关棺材的黑话
“棺材”黑话——“等外套”是说没钱买棺材本文作者倪方六棺材,是葬具的统称。早期人们下葬时,并无葬具,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使用葬具才渐渐开始流行,并成为一种丧葬习俗。如从材质来看,主要有金属棺、水晶棺、石棺、木棺。图:金棺(1964年甘肃泾川大云寺地宫出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5:510001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尊 有着怎样的魅力(鸟尊)
鸟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山西省博物馆作为中国的一座重要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珍贵文物。其中镇馆之宝鸟尊更是备受瞩目。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充满了神秘感。在古代,青铜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鸟尊更是其中的珍品。它的发现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文化、艺术和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造型与艺术价值我要新鲜事2024-01-05 20:15:060004特供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供宫廷消费,大臣强烈反对,理由挺吓人的
古人冬天吃不吃反季节蔬菜?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虽然是深冬时节,但菜场时的新鲜蔬菜应有尽有,与夏季几无不同。如果在古代,甚至在几十年前,这个时候想吃上点时鲜蔬菜都是一种奢望。但是古人也有反季节蔬菜,不过古人很忌讳吃反季节蔬菜。为什么呢?秦汉时冬于吃新鲜蔬菜已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这一时期的史料上多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的记载。秦始皇主政时搞的“坑儒事件”,便涉此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7:430000如何用筷子测试饭菜里是否被下毒?古人想到了一种法子
筷子如何验毒?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来,“小棍子”成新闻,上了热搜榜。这小棍子是老外的叫法,中国人称之为筷子。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做的,这从筷子各种写法的偏旁部首上即能看出来,木筷竹筷至今都是家常用具。用动物的骨头来做筷子,在早期较流行,这在现代考古中也多有发现。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上,便曾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骨制品,其中就有骨箸,箸即现在流行的筷子古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9:000001青铜火锅 大型蒸馏器、博山炉 图说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青铜器
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这些令人心动的财富无疑是引人瞩目的,刘贺的珍宝远不止于此。他的收藏之中,还包括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西周的青铜提梁卣、东周的青铜缶、青铜钮钟、青铜鼎,这些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反映了刘贺对艺术和生活品味的追求。我要新鲜事2023-09-11 18:57: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