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宫为何没被盗 考古说:项羽阴差阳错成了“护陵人”
秦始皇陵地宫的遭遇盗墓事件一直是个谜团,只有亲自开挖才能揭开真相。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地宫至今应该保存完好。

一、秦始皇陵地宫为何没被盗的原因
1、考古学家在秦陵封土堆上进行了超过4万个探孔,但仅发现了2个盗洞,且这些盗洞的深度都不及地宫。
2、秦始皇陵地宫的范围已初步确定,并且找到了一些甬道,这些甬道没有受到人为干扰或破坏的痕迹。
3、地宫区域的汞含量远远超过封土的外围区域,这也表明地宫内可能保存完好,否则当初的水银会挥发得更彻底。
4、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发现任何疑似秦陵地宫的文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秦陵地宫尚未被盗。根据这些判断,秦始皇陵地宫未被盗的可能性较大。然而,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很早就已经发生过盗墓事件。其中,项羽被认为是挖掘秦始皇陵的第一人。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另外,《水经注》中也有“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的描述。

二、如何解释文献记载与考古勘探之间的矛盾呢
我相信《史记·高祖本纪》中的项羽“掘始皇帝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其他描述可能夸大了事实。结合其他史料,我们知道秦陵的陪葬坑中有许多被焚烧的痕迹,但并非所有物品都被带走。我认为当时的情况是项羽确实带领军队挖掘了始皇帝陵,特别是对陵寝建筑进行了破坏。然而,项羽出身贵族,并不对挖掘陵墓盗取宝物感兴趣,他的目的只是造成破坏。因此,这次的“掘始皇帝冢”并没有深入地宫,只涉及到陪葬坑和地面建筑。也许,封土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由于其他史料对此事夸大其词,所以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项羽把秦始皇陵盗空了”。盗墓行为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像军阀和起义军那样明目张胆,但人们错误地认为项羽已经将秦始皇陵中的宝物全部盗走,所以后来的人们再也没有去盗取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秦始皇陵地宫。原本是毁坏陵墓的项羽,却意外地成为了“保护陵墓的第一人”。
另一种形式是民间的盗墓行为,这种情况下人数较少。秦始皇陵堆积如山,想要盗墓就像是要移动整座山一样,对于规模较小的盗墓组织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即使后来的人们知道这座山就是秦始皇陵,但他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盗墓的机会。
此外,官方一直严禁盗墓行为,并将盗墓定为与杀人罪相等。从道德层面上看,盗墓行为也是不受欢迎的。因此,巨大的皇陵很难被成功盗取。
除了以上因素,我相信运气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盗墓者试图探寻秦始皇陵,但很少有人能够成功。也许这其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内。

尽管古代文献中记载了项羽盗墓的事件,但考古学家的勘探结果以及其他史料的结合显示,秦始皇陵地宫可能尚未被盗。项羽确实参与了对始皇帝陵的破坏,但他并没有深入地宫,而是对陪葬坑和地面建筑进行了破坏。另外,盗墓行为在历史上一直受到严厉打击,加上秦始皇陵的规模庞大和困难性,使得它很难被成功盗取。因此,秦始皇陵地宫的保存可能性较大。然而,最终的真相只有时间和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揭示。
盗墓贼如何找到古墓?盗墓“祖师爷”无意泄密:这4字绝招不外传
盗墓贼又称摸金校尉,指的是以盗窃先人古墓之中的财宝为职业的人。自曹操设立摸金校尉后,盗墓贼就一直流传到了现代社会,他们一般白天踩点,晚上挖掘古墓盗取文物。自古以来盗墓贼就一直存在了,但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这些盗墓贼到底是怎么找到这些古墓的?对于这个问题盗墓贼“祖师爷”姚玉忠泄密:这4字绝招不外传。那么盗墓贼寻找古墓真正的秘诀是什么呢?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5:48:560000荐书: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 : 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专家评论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许倬云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23:310004陕西凤翔出土166具棺木,古墓面积有2个足球场大,墓主是谁?
在古代,人们对于死亡和殉葬有着非常独特的观念和方式。其中最残忍的一种就是使用活人当作殉葬品,这些人往往是墓主的侍妾、奴隶和修建陵墓的工匠。这种殉葬制度从商朝一直延续到秦朝,因其残忍性质,在明朝时期被正式废除。我要新鲜事2023-04-15 21:39:110000鸟鳄:鳄鱼和恐龙间的过渡生物(长4米/能两足站立)
鸟鳄是一种伪鳄类肉食生物,介于鳄鱼和恐龙之间的一种过渡生物,但更偏向于鳄目生物,它诞生于三叠纪的末期,颅骨和兽脚类恐龙很像,体长可达4米,后肢带有五根脚趾,平时能够以四足进行行走,但偶尔也能够使用后两足站立行走。鸟鳄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00: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