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地宫保存完好,它到底有多深?巨大的封土堆为何没有压塌地宫
根据考古学家勘探,地宫内部完好,墓室宫墙并未坍塌。在地宫墓室周围有一圈特别厚的人工夯土墙,就是这道宫墙支撑起了巨大的封土堆。

外观上,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呈覆斗状,外形作3层波浪式起伏,很像是一座阶梯式的高山。现今秦始皇陵的巨大封土堆只剩下51.668米,但若依据《汉书》上的记载,秦始皇陵的封土堆最初高达50余丈。据说当时的墓室已经挖到“已深已极”,深到不能再深了。李斯上奏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然(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秦始皇才下令不用再深挖,而是开始建造陪葬坑。
50丈有多深呢?秦1尺=23.1厘米,1丈=2.31米,50丈就相当于现在的115米左右。也就是说经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秦始皇陵封土堆的高度已经少去了一半。
这个数字实在惊人,于是有人猜测,“五十丈”可能是抄错了,应该是“三”十丈,这样原高就是70米左右。较为合理一些。
根据勘探,地宫东西长为170米,南北宽145米。墓室中央深约30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在15米左右。模拟的结构图如下:

可以看到,最里处是一道石墙,然后就是人工堆筑的夯土墙。夯土墙是多层的,每层几厘米,然后层层加固。就是这样的结构撑起了巨大的封土堆,历经地震、千年风雨,没有坍塌,也没有渗水。所以,无论是70米还是115米,秦陵地宫的地下建筑的承重能力都是令人惊叹的。
和秦始皇陵地宫的土墙结构类似,陪葬坑的地下部分也是由封土墙撑起来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的道道土堆,那个就是当时的墙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时的承重墙。
秦始皇陵的地宫为竖穴式。华裔物理学家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曾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1500米。但根据近年的最新数据,认为地宫口至底部深度约26米,距离地表最深处约37米。37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除了封土堆,26米的深度,地宫内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构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封土堆的水银是超标的。据测量水银含量是周边土壤的8倍,所以,秦始皇陵地宫内有水银这是板上钉钉的了,但究竟能有多少水银呢?按照几厘米的来算,就有100吨了。所以,对于一些人说的秦陵地宫水银的深度达到35,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很难完成的。不过有趣的是,很多学者认为秦陵地宫内的水银很可能是由一位女子提供的,她就是巴寡妇清。

《史记·货值列传》中提到“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其中“丹穴”就是丹砂矿,古人用丹砂炼制水银,巴寡妇清家的水银生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市场,所以,秦始皇陵地宫内数量巨大的水银极有可能就是巴寡妇清提供的。
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家庭财产安全用具不输四大发明,公元前传罗马
古人门上的锁与铺首本文作者倪方六老话说,锁防君子不防小人。其实君子不需要防的,锁就是防盗贼这类小人的。中国古人发明的锁,称为“汉锁”,与外国人发明的“洋锁”相对应。汉锁是一种金属锁,它的发明开启了中国人家门户安全的新天地,为每一个普通家庭增添了安全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1:220000史景迁:纵横中华,以期透彻理解这个国家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1:500000新发现 | 山东济南高新区发现西晋时期墓葬
作者:邢琪曹帅郭俊峰2020年11月,济南市高新区一工地发现一座古墓葬,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编号M1。该墓虽经盗扰,但墓葬形制保存较好,且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其年代应为西晋时期。墓葬航拍照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49:340002文物三字经(一)
1我中华,立东方。民族多,幅员广。文明早,历史长。古文物,更辉煌。全世界,皆景仰。2周口店,鸽子堂。猿人洞,篝火旺。结群居,斗虎狼。打石斧,辟洪荒。地层深,多宝藏。3新石器,磨制光。烧陶器,作衣裳。建房屋,牧牛羊。造骨耜,种稻梁。塑女神,求丰穰。4有彩陶,有黑陶。造型美,纹饰巧。绘舞人,描花草。画虫鱼,刻符号。蛋壳陶,最精好。5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6:590000《兰亭序》摹本传奇:摹本起拍3800万,41字拍3亿,真迹值多少钱
《兰亭序》摹本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王羲之与兰亭序”展览,仍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中,展期将至2023年4月23日结束,有关《兰亭序》仍是中日网友间有兴趣的话题。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兰亭序》的摹本之谜。《兰亭序》摹本内容,古今探讨甚多,即便在头条号上,也能搜出不少相关文章,但真相到底如何呢,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什么说话都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1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