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史多少年,学者研究天文发现:至少已有8000年文明史
前几年,良渚文明终于得到国际认可,推翻此前西方“中国只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结论,证实中国的确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然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天文考古体系建立者冯时教授,却认为“8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即主张中国已有8000年的文明史。
问题在于:8000年的文明史,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是国人自嗨,还是实至名归?其实,以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的确已有8000年文明史。

中国古人眼里的“文明”
对于“文明”,现代中西方都各有解释,但以中国传世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也有他们的认识。
周易记载:“刚柔交错(阴阳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文明以止”,其实就是古人追求不变(相对不变)的可以传承的东西,比如将总结出的斗柄授时规律传承下去,就形成了“人文”。
周易又载:“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二十八星宿的青龙星象,在春天时就会从地平线上升起,故而叫“见龙在田”,夏秋冬时青龙星象各有位置不同,其中冬天时看不到青龙星象,故而叫“潜龙勿用”。因此,“天下文明”与天文是一个因果关系。
尚书记载:“濬哲文明,温恭允塞。”这里的“文明”形容的是帝舜品德。周易记载“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享”,文明就是道德,源于“应乎天而时行”,也就是观天。因此,夏桀、商汤、纣王、文王等的“德与不德”,关键看他们能否“应乎天而时行”,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道德。
由于长期天文观测,古人发现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总是准时如约而来,数千年而不变化,于是产生了“至信如时”的认知,由此诞生了诚信观,要求“人”如天象一样守约。
总之,中国古人眼里的“文明”,源头在于天文,核心内容包括由此形成的道德、诚信等。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中华文明特征的“文明”概念,冯时教授认为理当以此为标准探索中华文明史。

中国天文始于8000年前
现代考古证实,最迟1.4万年前,中国已经开始农业种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农业的国家,但农业种植需要搞清楚“农时”,早了迟了都会造成粮食歉收,那么中国何时开始观象授时的呢?
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以上,考古发现两样东西或与天文有关:一是刻有“目”字的甲骨,现代学者发现在彝族文书上,这个字叫“吉”,而商代祭天玉璧上也刻有“吉”字,因此推测下图文字“目”,可能与祭天有关,背后反映的是可能已有观象授时;二是两根贾湖骨笛,取自候鸟丹顶鹤的腿骨,可能是用来“候气”,即“律管候气”,且正好是“阳律”与“阴吕”各一根,背后反映的是贾湖先民已有刚柔交错的认知。
湖北秭归东门头遗址,距今大约8000年,出土了一块石碑,如今普遍认为是立表测影的“表”。在不远处的秭归柳林溪遗址(距今7000多年),考古发现完整的九宫图形(见下图),十字交叉叫二绳(通过立表测影规划而来),外围四个角叫四钩,四角位置的四斜线叫四维,展现的是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反映当时对天文已有较深的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在九宫图上,其中一个为“文”字(下图红圈之处),在陶寺遗址、甲骨文上都出现过,再算上贾湖刻符,那么无疑证实7、8000年前中国已有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距今73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古墓上,都发现与秭归柳林溪遗址近乎一模一样的九宫图,前后至少相距5000多年,可见中华文明显然是一脉相承的。周易说“文明以止”,就是古人通过几十代、甚至更久的探索,总结出规律之后,就是希望它们能够相对不变的传承下去,九宫图的传承,就体现了这一特征。
距今7000年之后,濮阳西水坡青龙白虎北斗星象图(与战国曾侯乙墓里的星象图一模一样,两者相隔4000年)、双槐树遗址的“北斗九星图”、陶寺遗址观象台等等,反映出中国上古天文观测的不断发展、深入。
其中,现代学者考证发现,陶寺遗址观象台可以测定20个节气,距离后来的24节气已经很近了。学者推测,大概是陶寺先民计算不够精确,出现一些误差,于是算出一年20节气,但这只是时代局限性,不能说古人不聪明。
总之,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天文已有8000年的历史,其中以湖北秭归遗址陶顶盘来看,中国天文出现时间应该还要前推,因为没有足够时间探索,就不会出现如此成熟的九宫图,因此中国天文大概始于距今万年左右,这就与中国农业起源时间大致吻合。

综上,从中国古人定义的“文明”观来看,中国天文起源于距今8000年时,也即中国已有8000年文明史。
最后,以传世典籍中的“文明”定义,来探讨中华文明史,是否适合呢?学者冯时认为:先人早已形成了完善的文明理论,没有必要放弃传统而采用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华文明史,“研究中华文明必须回归己身文明的概念体系。”
石家河古城:三苗集团的龙兴之地兴衰历程
一般各地都会将当地的古文化与华夏靠,比如川西北的西羌之地,传说大禹出生在那里,东南百越之地传说大禹死在那,东周淮夷活跃的淮河流域传说禹会涂山,连三星堆这种非常明显的地域文化,也有人将其与夏朝都城相联系。而当石家河领队刘辉老师讲起石家河古城的时候,却直接将其与四千多年前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族相对立的三苗集团相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5:410000郭静云:长江中游地区是东方的苏美尔
郭静云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摒弃传统的关于中国上古文明与夏商周历史观的既有成见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本着考古材料、历史史实和神话资料给出的线索,提出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见解,重新建构了中国上古史发展的脉络与纲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0002始鸭嘴龙:最古老的鸭嘴龙类(长6米/生于9500万年前)
始鸭嘴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类恐龙,诞生于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为4.6-6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算是鸭嘴龙类恐龙中最原始的一种,有着非常典型的前端无牙鸭嘴,主要以低矮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德州发现的。始鸭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47:500000过去判断一个女性是否结婚为什么不会弄错?只需要看一个地方
过去女性打扮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家现在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就是见到一个年轻女子,你不知道她结婚了没有;看到上了年纪的,又不知道是喊大妈还是叫奶奶。这种情况在过去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已婚与未婚、年轻与年长均有严格的标志,其最为准确的判断依据就是发式。也就是说,只需要看一个地方——头,就能判断出准确情况。如何判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事。(现代女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9: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