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考证:气候学家发现证据 与史书记载高度一致
20世纪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报告公布后,美国汉学家倪德卫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国际学术界将对该报告进行激烈争议。西方学者普遍否定夏朝的存在,主要原因是缺乏考古证据和相关的史书记载。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朝的存在是可以通过气候证据得到证实的,这使得西方学者的怀疑变得站不住脚。
一、西方学者否定夏朝的原因
西方学者否定夏朝的主要观点之一是缺乏文字记载,没有发现刻有"夏"字或夏朝相关事迹的铭文。此外,他们认为《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对商契和后稷超自然诞生的记载是虚构的,推断夏朝很可能是周人出于政治目的而编造的。然而,现代气候科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周人并没有能力编造夏朝的事迹。对夏朝时期气候的研究与史书的记载高度吻合。
二、大禹治水的气候依据
距今1万年前,地球进入末次冰期之后,尽管整体气候偏干冷,但气温开始逐步回升,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距今5000年前,当时的气温适宜宜人,随后气温持续上升。1972年,竺可桢指出,从距今5000年到3000年的大部分时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约2度。这说明,五帝时期的出现与气温上升密切相关,也为一个个辉煌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距今4000年前,尧舜禹时代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在帝尧时期,"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于是鲧和禹相继治水长达20多年。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当时确实发生了一场大洪水。
三、气候学家发现证据
1、根据气候演变模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冰川融化和降水增加,河流必然会决溢,引发持续多年的大洪水。
2、距今约4500到4000年的龙山文化晚期,比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河南辉县孟庄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上海马桥遗址、江苏吴江梅堰遗址等地,都发现了洪水冲毁的痕迹或广泛存在的灰黑色淤土层,其中梅堰遗址的淤土层厚度可达0.4米至0.9米。这表明,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洪水。
因此,这些气候证据与史书中对大禹治水的记载相吻合,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支持。夏朝时期正值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降水增加的时期,这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描述的洪水情景相符合。
四、还有其他一些与夏朝相关的考古证据
例如,在河南郑州二里头遗址和陕西渭南西庄头遗址等地,发现了与夏朝文化相一致的遗物和建筑结构,这些遗址的年代与夏朝相吻合。这些考古发现提供了物质文化层面上的证据,支持夏朝的存在。
尽管夏朝的历史存在曾受到质疑,但现代科学研究通过气候证据和考古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然而,关于夏朝的具体历史细节仍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来完善我们对夏朝历史的认识。
高原女子考古队:荒野里的“铿锵玫瑰”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8:46:200000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
0005一个考古纪录的消失:盗墓者将中国最早古尸拖出,两月后烂成骨架
中国东部年代最早古尸体的消失本文作者倪方六这几天一直在查阅考古资料,所以文章也没有时间及时更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是一具极可能是世界奇迹的尸体,被盗墓者毁坏的事情。这是近些年来中国考古界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情,考古圈一说起这事,无不惋惜,盗墓者真的该死!盗墓事件发生在2006年9月前后,被盗古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五福村附近,是一座战国晚期楚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8:500004瓜评十大考古: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
前些日子,当大家还沉浸在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人家郑州隔天直接来了个重磅发布会,公布双槐树遗址的发掘成果,令人瞬间忘了2019年的发现,开始展望双槐树了。业界也有传言,双槐树没参加2019年的十大考古,是已经和有些单位商量了下,晚一年不至于竞争太激烈。有同学也跟我约月底想去人家遗址看一下,现在不妨再回顾下,为去学习奠定个基础。总结下双槐树遗址的看点在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9:060000郭静云:解读大禾方鼎背后的秘密
2016-08-04郭静云、刘梦扬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8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做了主题为"商代礼器人面寻钥”的演讲,为我们解读商代巫师形象及造型的文化含义。现将有关内容简述如下,详细内容请参见其新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页310-344,527-574。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40:3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