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装备来源:山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难怪纣王不堪一击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武王伐纣时,他的军事力量包括“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这一强大的军队规模表明周人拥有庞大的金属冶炼铸造基地,然而,具体的装备来源一直是一个谜团。而十年前,山西的考古发现解开了这一谜团,不仅揭示了“虞芮之争”背后的真相,还揭示了周武王大军装备的重要来源。

一、虞芮之讼:背后的真相
虞芮之讼是指商代虞国与芮国争夺土地的事件。双方争持不下,决定请一位有声望的人来裁决,但却没有选择商纣王,而是选择了姬昌来评理。虞芮国君前来,却看到了姬周农民之间的和谐相处,男女互不交往,士人礼让,彬彬有礼。虞芮国君感到羞愧,认为争夺土地是不合适的行为,于是双方回国,再也没有争夺土地。然而,这一故事可能是虚构的,因为姬周从农夫晋升为公卿的情节本身就不太可信。虞芮之讼很可能被春秋时期的笔法掩盖了真相。现代考古表明,虞芮之讼背后隐藏着姬昌的战略目标,与周武王大军的装备问题有关。

二、虞国地区的大型冶炼基地
在2018年,山西运城绛县西吴璧村的考古发现揭示了“西吴璧夏商炼铜遗址”。这个遗址占地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位于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塬上。虽然该遗址主要用于炼铜,而不是冶炼青铜,但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由于炼铜后,铜锭通常会被整齐地码放,形状类似于“吕”字,因此有人认为“吕”字原本指的是炼铜基地。古代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在山西西部或西南部有一个名叫吕国的地方,很可能与西吴璧遗址有关。
几年前,山西中条山闻喜发现的“千斤耙遗址”被考古学家确认为采矿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采矿遗址之一。
这一发现揭示了古代产业链的一部分:人们在“千斤耙遗址”采矿,然后将矿石运到“西吴璧遗址”进行铜锭的炼制,最终这些铜锭被送到商朝都城用于冶炼青铜器。

三、战略目标与周武王大军的装备
虞国位于如今的山西南部夏县和平陆北部,与绛县和闻喜相邻。而芮国则位于虞国的西部,横跨如今的陕西大荔到山西芮县一带。虞国和芮国的地理位置与西吴璧遗址接近,这使得姬昌不得不关注这一地区的冶炼基地。
如果姬周能够夺取西吴璧基地,那么纣王就会面临冶炼青铜所需铜锭的短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纣王在牧野之战中的军事装备如此不足,甚至只有少数部队配备了装备。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内奸如微子启通敌,纣王也难以获胜。
因此,虞芮之讼很可能是姬昌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用来掩盖他对西吴璧遗址的战略兴趣。通过获得这一冶炼基地,周武王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诸侯在得知消息后称姬昌为“西伯盖受命之君”。随后的一系列战役,包括伐犬戎、伐密须、败黎国、伐邘、伐崇侯虎等,都进一步巩固了姬周的地位。
虞芮之讼的背后,揭示了周武王大军装备的重要来源。西吴璧遗址作为一个大型冶炼基地,为周武王提供了充足的铜锭,使他的军队得以装备齐全,取得了对商纣王的胜利。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冶炼和军事技术,也为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帮助我们解开历史中的谜团。
2020十佳图书编辑说 | 文明星火不息,考古探其究竟——《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推介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向这些入选图书的图书编辑约稿,从编辑的角度,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11:500004一座古墓的棺椁上写着:开者即死,考古人员冒险打开,结果很意外
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46:410000韩建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吐蕃化因素分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1:110000史前巨兽古杯蛇,体长10米能捕食鲨鱼的巨型海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前,海洋里生存着一种名叫古杯蛇的巨型海蛇,它们的体长能够达到10米,甚至能够捕食鲨鱼,如今已经灭绝了,由于古杯蛇生活在海洋里,且容易被破坏,所以人类发现的古杯蛇的化石少之又少。现代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所以科学家推测古杯蛇也拥有剧毒。古杯蛇:六千多万年前的巨型海蛇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450000唐太宗为何在贞观十七年改葬隋恭帝?这一年民间讹传出怕人的消息
唐朝的杀祭迷信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唐朝,祭祀是禁止使用活人的。但民间不时传出要用人祭祀神灵的谣言,一度影响社会的安定。在唐太宗李世宗、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都曾有过这样的谣言。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旧唐书·太宗本纪下》:贞观十七年(公元公元643年),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枨枨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上遣使遍加宣谕,月余乃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3: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