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寿命: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中医果然“管用”
中国古代人的寿命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在一项研究中,学者林万孝指出,商朝时期的人均寿命不超过18岁,而后经历了周秦、汉代、唐代、宋代、清代和民国时期,人均寿命逐渐增长,分别为20岁、22岁、27岁、30岁、33岁和35岁。他由此得出结论,没有现代医学的古人的寿命是非常随机的。然而,这种结论并不准确。古代人均寿命的低下并非完全是因为寿命短暂,而是由于高婴儿夭折率和战乱等因素导致的非正常死亡较多,从而拉低了整体寿命。考古学的发现揭示了正常古人的寿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的尹湾汉墓群中,1993年发现了一份西汉晚期的人口资料《集簿》。根据《集簿》的记载,该地区汉代人口约为140余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33871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11670人。这意味着8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达到了3.26%,而全国在第六次普查时的比例为1.57%;9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为0.84%,而全国在第六次普查时的比例为0.15%。可见,在相对和平的汉代时期,正常人的寿命并不比现代人低。
除了尹湾汉墓群的发现,《集簿》还揭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男女比例失调,男性比女性多将近2万人。这种不平衡的性别比例不仅在该地区存在,而且在整个西汉全国范围内差距无疑更为惊人。这或许也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对唐宋明时期古人寿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人们普遍能够活到60岁以上。以唐代为例,李燕捷的研究统计了2944个唐代人的生卒记录,得出样本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7.55岁。而根据《宋词鉴赏辞典》和郑丽萍的研究,宋代人的平均寿命更高,存活到60岁以上的人很多,甚至有人活过了70岁。此外,一份针对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寿命调查显示,平均寿命在65岁左右。
类似地,在明代,人们的寿命也普遍超过60岁。葛剑雄和曹树基的著作《中国人口史(第四卷)》中列举了明代古人的寿命情况,显示他们的寿命普遍在60岁以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统计数据所涉及的人群大多是富裕阶层,他们不仅享有良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还能避免一些较为危险的职业和生活环境。因此,这些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个古代人口的普遍情况。

古代人的寿命因时期、地区、社会阶层和生活条件等因素而异。一些研究表明,在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富裕阶层和特定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相对较长的寿命,甚至能够活到60岁以上。然而,由于古代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整体人均寿命相对较低。
钱乘旦:发生的是“过去” 写出来的是“历史” 关于“历史”是什么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历史,这不是说每一个时代都会把自己的历史留给后世,而是说每一个时代都会对人们共同的历史提出自己的解释,有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①。0002中华文明起源的浙江回答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由各地、各族群创造的灿烂文化日益融合,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考古发现证明,浙江是稻作、蚕丝、茶叶、漆器、瓷器等的主要起源地,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起源于浙江,在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中扩散开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04:450001走进生态盐城 感受美好时代——盐城市博物馆“海之韵——盐城生态文明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53:160000无人认识的“破瓶”,一举拍卖出5.5亿元,网友:都是为了洗黑钱
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09:100000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恐龙(长11米/1.63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恐龙之王霸王龙,最可怕的恐龙棘龙等。其实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恐龙很多,比如永川龙,它就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而且曾生存在中国,一起去认识看看。永川龙基本资料永川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1米,与克拉玛依龙、蜀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147位,生活在距今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永川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1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