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塔角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7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03:410阅
在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恐龙的种类和数量是极多的,而在这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大型食草恐龙,其中著名的角龙类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艾伯塔角龙,它体长可达6米,头上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不仅防御力惊人,攻击力也很强大,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艾伯塔角龙基本资料

艾伯塔角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6米,浑身肌肉结实,头上还有尖角,战力与防御力惊人。就体型而言,艾伯塔角龙与大眼鱼龙、无鼻角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12位,生活在距今1亿-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艾伯塔角龙化石

1923年,艾伯塔角龙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加拿大亚伯达省的老人组,其化石是一个完整的头部化石,以及颅后身体的碎片。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艾伯塔角龙是尖角龙亚科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中期)的北美洲。
艾伯塔角龙形态习性

与其它角龙一样,艾伯塔角龙脸部也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在眼睛上方的两只额角较鼻角为长。艾伯塔角龙浑身肌肉结实,体重惊人,其头上的角也能造成惊人的破坏力,所以它生存条件相对较好。而作为一种四足的大型草食性恐龙,艾伯塔角龙主要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物。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艾伯塔角龙、伤齿龙、准角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小屯宫殿遗址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馀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小屯宫殿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5:250001山东发现诡异古墓 里面有三个小孩尸骨(殉葬制度)
王羲之故居之下发现的墓葬是一个冥婚墓葬。在2003年考过专家们对于王羲之的故居进行维护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们对于这座古墓是非常的好奇,在进行探查之后,则是出现了让专家们都想要骂人的场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大文学家王羲之,但是并不知道王羲之,是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就是在古代比较有名的琅琊王氏。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40:030000早读·日课||No.1
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