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起源:甲骨文印证历史 难怪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不仅是一部集合了许多春秋时期之前诗歌的杰作,而且具备着深厚的历史文献价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诗经》所包含的信息不仅局限于诗歌的艺术表达,还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历史的线索。

一、《诗经》中的历史线索
《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域和时代的诗歌,它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古代人们的情感、思考和价值观。然而,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诗歌的美丽,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与古代历史相关的线索。
以《诗经·文王》中的一句诗为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诗表达了文王的崇高地位和周朝的新命运。然而,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一表述。这句话似乎指示着周朝的前身曾经是一个“旧邦”,但通过某种方式注定了新的命运。这样的表述激发了人们对周朝起源和历史的好奇,同时也启发了对甲骨文等文献的进一步研究。
二、甲骨文中的周国:谁的周国
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记载方式,它出现在商朝晚期和西周初期,记录了大量关于祭祀、卜筮和国家事务的信息。在甲骨文中,我们发现了有关“周国”的记录,然而这些记录却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周国”究竟是谁的周国?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在商王武乙时期,古公亶父将部落迁徙到岐山周原,并将族称由“豳”改为“周”,从而建立了周国。然而,同样的甲骨文中还显示,在商王武丁时期,周原地区也存在着一个“周国”。这一发现引发了疑问,究竟哪一个周国才是真正的周国?

三、山海经中的周国:台玺的贡献
要解决这个谜题,我们可以翻阅怪诞书籍《山海经》。这部古代文献提供了有关中国古代地理和部落的详细描述。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我们找到了关于“西周之国”的记载。这个“西周之国”位于周原地区,由姓姬的人们建立。台玺,后稷的弟弟,是这个国家的创始人之一。他们在周原地区进行农耕,并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
这一发现对于解释甲骨文中的“周国”问题非常重要。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商朝时期的周国曾多次与商朝发生冲突。武丁时期,商朝的将领崇侯虎多次率军征讨“周国”。这一军事冲突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印证,说明“周国”确实存在,而且与商朝关系紧张。
四、不窋族人的去处: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然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后来的周国似乎与商朝建立了更友好的关系,这与甲骨文中的敌对态度不太相符。这一问题可能可以通过不窋族人的流浪轨迹来解释。根据史书记载,不窋族人最终流浪到了周原地区,即岐山周原。这一迁徙路径与台玺建立的“西周之国”所在地非常接近。
因此,不窋族人的迁徙过程可能导致了两个周国的存在。一方面,不窋族人流浪后在岐山周原建立了“西周之国”,与商朝发生了冲突。另一方面,古公亶父迁岐后建立了周国,这个周国与商朝的关系更加友好。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同时也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历史线索的文献。通过诗歌中的某些表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历史的一角,激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好奇心。甲骨文、山海经和考古发现为解读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变迁和演变。
俞志元:学术论文写作入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9:530001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展示文物保护工程成果
最近,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作为邀请展商之一,向公众展示了其近年来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成果。在展会期间,中心与其他单位同行交流互动,收获颇丰。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01:210000考古的温度:踏步四季 瓷耀千年
汩汩的遮马峪河水从吕梁山脉深处蜿蜒流淌,嬉戏着四季花草,追逐着固镇炊烟,听着北涧疙瘩,下八亩、上八亩手铲与窑火的淬歌,眺望着远方的禹门口,朝着黄河母亲的怀抱奔去。春之语踏雪寻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8:250002重庆北滨路发现一汉代古墓 部分文物已出土
重庆北滨路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据报道,该墓穴被发现是在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而该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保护。该墓穴被发现后引起了文物保护专家的关注,经勘察确定为汉代崖墓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已经出土部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9:450000至今没有一座能被考古确认,东晋帝王陵“集体失踪”之谜
原题:东晋帝王陵“集体失踪”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俗称六朝故都,东晋是其中重要的一朝。令人奇怪的是,葬在南京的东晋帝王陵至今竟然无一座能够被确认。所谓,1964年在市区富贵山发现晋恭帝的冲平陵、1981年在北郊幕府山发现晋穆帝司马聃的永平陵、1972年在南京大学北园发现晋元帝兴平陵,都是考古界的主观推测,并无定论。而同样的现象,在洛阳的西晋帝王陵身上也同样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06:580001